《赵城藏》校编启示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赵城藏》电子文本的制作不仅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宏大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涉及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文字处理、传统校对、组织联络、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可以这样说,在我们启动工作至今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学习中摸索着前进。
电子版《赵城藏》的制作包含着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是录文,二是校对和断句,三是检索系统的设置。第三个方面因工作刚开始启动,还没有成为工作的重心。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录文。我们原以为对慧海中心来说这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慧海在这方面已经有十余年的经验,我们拥有十几位在电脑录文岗位上工作了近10年的操作员,但实际情况却出乎我们的意外,《赵城藏》原本中出现的大量手写字、异体字、通假字、生僻字等都打不出来,因而使我们的录文工作举步维艰。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将录文过程中打不出来的字一律检出存档,制作成字表,然后转换为规范体繁体字;无法转换的生僻字则采用造字或组字法处理。但这种办法不仅给录入人员,也给之后的校对工作带来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校对人员要求我们制定统一的校对标准。2006年10月,经过反复研究之后,在慧海中心召开的一次专家研讨会上统一了认识,最终确定了以原藏字形为标准的校对原则,录文和修改也都遵循这一原则。这样,又回到了起点,所有的难题又集中在如何处理电脑无法录入的那些字的问题上。这时,我们得到了中华佛典宝库网站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指点与帮助,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采用了Unicode字库及宝库专为佛典电子化录入研发的菩提五笔输入法。
制作《赵城藏》电子文本,疑难字问题给我们带来很大困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无法输出的字形,我们会随时记录该字在原稿中的具体位置(如出自哪部经书,具体位于第几卷、第几页、第几栏、第几个字等),便于日后查核。同时,我们会查阅各种辞典与工具书,尽量找到与该字对应的通用字,也一起记录下来,并制成电子表格。最重要的是,每个字在原藏中的不同字形都能集中反映出来。暂时无法输入的字形,截取原藏图形记录下来,避免了抄写时的错误和变形,而且更能反映字形原貌。经过三年多的积累,我们的疑难字表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其中包括疑难字的截图,在原藏中的位置,以及它所对应的通用字等。这份字表可以按读音或输入法排序。目前我们已经收录2270个疑难字。
五个校次的工作分别由不同的校对者承担。承担初校者中有招聘的专门校对人员,但多数是在网上结交的热心于弘传佛法的志工,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已经形成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大连等志工校对小组。文字三个校次的任务是校出录文中打错的字词及一切与扫描本不相符合的地方。标点断句二个校次请具有一定古文基础和佛教知识的人士参加,校对人员多为北京高校佛教及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及佛学业余爱好者。他们的任务是给经文加句读,即用“。”这一个标点符号对经文进行标点。这是电子版《赵城藏》新增加的内容,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最后的定稿,我们邀请佛教专业的学者来承担任务。
确立了以原藏字形为标准的校对原则后,我们还制定了更为严谨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抽校。五个校次均有抽校跟踪,不合要求者退回重校,或请他人再校。
二、核红与抽核。修改人员要改正红样中的每个错误,原稿不清之处要找资料查证核实。在发放校样修改时,负责人员先在工作记录表中进行经名、操作方式、发放时间、修改人登记,并交代、督促修改人认真收集、总结疑难字形,制成表格,作为该经的文字信息资料存档。同時,在修改中发现原藏有错、脱、倒、衍等问题时,及时集中在加注信息表中,以备需要时摘用。文稿修改好后,连同文字信息表、加注信息表交与负责人员以备抽核。文字三个校次修改稿,一般按稿件的十分之一进行抽核,错改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一,字形漏改不得超过万分之三,否则,即返给修改人重改;终审稿要全篇核红,确保每一个标红处都准确无误地修改过。有了这些管理措施,校对文稿的质量也就有了保证。
除了校对文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断句,断句工作难度很大。日本《大正藏》开大藏经断句之先河,给读者读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影响很大,但《大正藏》的错断之多也曾带来学界朋友的批评。
为了保证电子版《赵城藏》的断句质量,我们对参与断句的校对人员和志工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为了防止错断,我们提出“宁粗勿错”的原则,即在断与不断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宁可不断等。
电子版《赵城藏》工程已走过了三年多的路程,我们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走到了今天。我们知道,在今后的几年里,还有更多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比如即将面临的经文中悉曇字的录入问题,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虽然已经有了悉曇字库,但却没有相应的输入法;我们还面临着检索系统的设置等许多问题。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我们有信心,在佛教界和学术界朋友们的支持下,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全部工程,向佛教界和学术界展示一份可以在电脑上兼容并国际通行的电子版《赵城藏》的成果,以追赶国际佛典电子化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