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些具体戒相的解释
济群法师
问:1.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
2.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3.被杀者如不被杀,以后也可能变好,若不能预知未来变化,怎样判断他是否应该受到这一惩处?
4.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5.士兵必须以服从为天职,作为佛弟子该怎么做呢?
6.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也抬头让他杀吗?
答:佛教所说的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如果是怕麻烦别人,没吃饭却说吃过了之类,属于方便妄语。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伤害、欺骗他人,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通常是没有妨碍的。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为了利益众生。戒律记载,有位老比丘住在山中,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鹿从他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鹿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中,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但我们必须明确这么做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利己之心掺杂其中,而不是为自己的贪欲或烦恼找借口。自我非常狡猾,会用各种方式进行伪装。如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发心,决不要轻易在火中取栗。
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当你看到别人行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以止息自身恶行为主,是消极的行善。而菩萨戒更重视积极的行善,如放生、救人等。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作为菩萨,看到歹徒将要行凶时,决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发慈悲心,宁愿自己犯下杀戒,也不忍看到有人被害,不忍看到凶手因杀人而遭受无穷苦果。若能如此发心,菩萨虽杀人而不犯戒,且功德无量。但我们要知道,这和侠客式的嫉恶如仇完全不同。菩萨这么做,惟有悲心,不仅是对于受害者,也包括对行凶者。而侠客所以打抱不平,往往只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同情,对于行凶者,多半只有义愤而没有悲心了。
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当下就会危害很多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一回事。事实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最终都是要成佛的。但在当下,在他们造作种种恶业时,如果不加制止,就会酿成悲剧。作为菩萨,应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作罪行,一方面保护大众,一方面也使恐怖分子免造极大恶业。
佛教徒受戒后,戒律规范可能和原有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受菩萨戒。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佛教各项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最终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而酒精会遮蔽理智,使身心浑沌蒙昧,为修行极大障碍。
受戒,是我们的自觉选择。发心受戒后,就应严格按照戒律规范调整个人生活。既然戒律有明确规定,作为受戒者,当然不能再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戒律和法律一样,在原则问题上是没有通融余地的,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尽管戒律有时也会有开遮,譬如虽然禁止喝酒,还是允许作为药用,这就属于开的部分。但若是为了生意,这一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从声闻乘戒律来说,受了戒的佛弟子绝对是不能杀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哪怕是为了保卫国家也不行。而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说,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若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遭受侵略,作为菩萨来讲,为阻止侵略者造下恶业,使更多民众生活安定,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去参加战争,也是可以的。所谓非正义战争,就是为自身利益去侵略别国。作为佛弟子来说,宁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参加这样的战争。否则,将给未来生命带来无尽过患。
6.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别无他求,那怎么做就是个人选择了。但若觉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应以戒律作为行为标准。所以说,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还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还有更高的菩萨戒,不仅要止恶,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菩萨,可以毫无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利他而开杀戒或是其它,这在《瑜伽菩萨戒》中有明确说明。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杀死很多人,可以为保护他人而将之杀死。但这也涉及发心问题,若只是像侠客那样嫉恶如仇,仍属凡夫心态。身为菩萨,不仅要关心被伤害的人,即使对现起杀心的歹徒,也应生起极大悲悯。想到此人将造作深重罪业而堕落恶道,为使其免遭未来苦果,宁愿自己将他杀死,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使他造下重罪。果能本着这样的悲心行动,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所以说,对于外族入侵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所受戒律来衡量。在特定情况下,菩萨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为利益更多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