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白文殊仪规》传修法会上的开示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49

《白文殊仪规》传修法会上的开示
 
  来到多宝讲寺没二天,有幸参加了《白文殊仪规》的传修法会,真是三宝的慈悲加持,吾自忖过去不会有培下这幺大的善根的。

  和尚先是介绍了海公上师本人,以39岁进藏地求法,对学习教理尤其是学习藏语一关,不无困难。为了增长记忆,请得了白文殊法,以三月安居期,闭关专修,但不巧,所居之室,臭虫满布,不但地下,墙上会爬过来,天花板上还会像伞兵一样降下,真是无可奈何,避不胜避,又不能杀生,除了任它们咬以外,更无良策。同室一僧,整天以被单全身连首一齐裹住,终于受不住而移住他室。在这难忍能忍的三月安居里,终于修成了殊胜的白文殊法,增长了智慧念力,为嗣后学法,铺平了道路。

  海公上师是康萨上师亲自传法的继承人,当时许多藏族喇嘛不理解。他们很多是童少出家,学通五大部,经过辩论得格西位的也不会少,怎幺传给一个藏语不太流利的汉喇嘛!他能全部承受康萨上师的法吗?康萨上师在法会上当众宣说:"能海法师对吾说的法,句句都能领会其深义。(影衬有些虽熟悉法相但仅流于文字,不达精义)。他是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这简单几句充分说明了所以得法的原因。后面这句话份量更重,学法人虽多,修菩提心的也还不少,但真正能发起菩提心的,却是不可多得而稀若麟凤的,这些就是学修成就最重要的条件:出离心(包含在菩提心内)、菩提心、中观甚深空性见--圣道三要。

  修一种法,要得成就,先检查自己成就之缘起是否够,如菩提心未生起,应追索自他平等舍心,知母,念恩等心是否生起,复次欲度父母出离三界,自己出离心是否真正生起,此复对三界之苦是否真实观起。此则先应有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此复应先如理依止善知识。佛说诸法从缘起,海公上师常说:要吃饭,先要有米,有水,有锅,有柴,有引火柴,然后将米淘洗,合适量水,置锅内加盖、架柴以火引燃,则半小时余决定成饭,任少一缘则不行。修行亦复如是,条件具足,决定成就。设不成就应检查自己缺少何缘,这是非常科学的。

  所以修法的人要自成法器,如果自己不是法器,不要说遇不到善知识,即使遇上了最好的善知识,他也没法使你"即身成佛"。就象一块朽木,再好的匠人,也不可能使它成为栋梁。佛法要向内求,多从自身着眼,打好基础,才会成法器。

  密法修持最重依止,对依止师,传法上师,讥毁不信,而又想从中取得一些珍贵的法、修得成就,这完全是徒然的。又修密法,对人对法要有信心,本道场四众弟子,修法得感应的也有不少,都是由于自心净信虔敬,获得三宝加持所致。再则修法要有重点,专精而修,就像打仗一样,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个个地取得成就,一下子什幺法都修,既然精力分散,就会落个什幺法都不成就。

  昔日西藏,康萨仁波卿的法流是无比珍贵的,海公上师座上曾说,康公有一次传法,内部人已挤满,门外不断来人,欲挤入内,司门者即闭门,时有一活佛,一腿已伸进门内,誓不欲退出,遂猛闭门,乃至腿骨折断。信众向往之诚,乃至如斯!

  目前藏一带提起"云登嘉措"(藏语能海)皆翘大指以赞,海公上师从五台山广济茅蓬南下,住太原某寺,后返四川创建近慈寺,上师先行,照通上座等留后处理结束事宜,每晚殿前后,有鬼神嚎叫,三天不断,依依不舍大德之离去。这一清净法流现在却被人忽视、蔑视,甚可叹也!更有甚者,认为此法流没有五大部传承。海公上师以中年进藏,经康公培育,道次、现观传承众所周知,戒律传承亦不能说无,其余虽未见明说,然总说经论之学习,皆所以借指见月,海公上师系康公上师当众宣示见月之人,古德云"见月遣指,得鱼忘筌",今斤斤苛责指筌之齐全,而弃月鱼若弊屣,亦衹可云"人各有志" 了!

  以上所述,于心颇有憾憾,故记成文,以飨同好。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敏公大和尚对香港居士团的开示
下一篇:般若韵音——春节法会恩师答问
 三主要道
 俱舍论颂疏讲记 业品二
 敏公上师谈念诵
 多宝讲寺培养僧才的点滴经验
 《定道资粮颂》讲义 及思考题
 俱舍论颂疏讲记 智品/定品
 俱舍颂疏作业题
 出家在家的比较
 三转*轮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二十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涵芬集 跋二[栏目:徐恒志居士]
 装饰庭院的草[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临江仙(将春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放生随想[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小和尚浇花[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生活禅是大法门[栏目:净慧法师]
 修行人的本分:达摩四观[栏目:南怀瑾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三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十二、广三受差别[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