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返回 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7
   耕
  
  自古中国以农立国,与「耕」的关系密切。耕田、耕地、耕耘、耕种,什么都要靠耕,才有收成。
  
  其实,不但是农业要靠「耕」,现在的人生也是要靠耕耘。从小出生之后,直至长大成人,他耕耘了多少知识的田地,收获了多少知识的花果,甚至还要向社会耕耘人情世故;你耕种了多少,社会自然会回馈给你相等的报酬。及至创业,更要靠辛勤的耕耘事业;士、农、工、商的成就,都是靠自己一铲一锄,慢慢的耕耘,才有收获。
  
  人生需要耕耘的还有很多。文人要笔耕,也是靠辛勤爬格子,著书立说,用思想的花果,充实社会的芬芳;作家的果实,跟农夫的秋收,应该是同等的重要。
  
  在政治上耕耘的人,可以做官;在学术上耕耘的人,可以教书;在人情上耕耘的人,能够让人称道他会做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有的人把信仰说为是耕种福田,有的人把读书当做是耕种智慧之田。甚至有所谓「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所以医院、救济,各种的慈悲结缘,也靠人生耕耘、播种,才能有所收获。
  
  讲到耕与田的关系,田有良田、莠田之分。好田,一亩地可以收获二千斤;不好的田,土地贫瘠,就是勤于耕种,收成也不高。所以佛教讲:「供养一百个凡夫,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持五戒的人;供养一万个持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须陀洹;供养百万个须陀洹,不如供养一个斯陀含;供养千万个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个阿那含;供养一亿个阿那含,不如供养一个阿罗汉;供养十亿个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辟支佛;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用佛法教义,救度自己今生的双亲;以佛法教诲亲人一千亿,不如供养一个佛陀。」可见得人生需要耕种、需要笔耕、需要耕耘。我们算一算,什么样的耕种,才合乎成本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人耕种外面的世界,不知耕耘内在的心田;心田里的宝藏丰富,为什么不耕种呢?
  
  古云:「书中自有黄金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今说:「田中自有黄梁粟,田中自有万钟谷」。其实用这种世间上利诱的方法耕种,毕竟还是小小的收成,假如能像禅门的禅师们耕种无心之田,他们的收获就更加丰富、圆满了。《人间福报》2002年11月28日

{返回 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毒蛇喻
下一篇:大家乐
 迷思
 勇气
 面子
 花语
 毒蛇喻
 饭桌上
 为夜生活辩白
 遗产
 知音
 让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五一、超度亡者感应录[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觉贤的禅学思想及其传承[栏目:蔡惠明居士]
 至道嫌拣择[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无忧无喜(尘洁)[栏目:佛网文摘]
 修行与能量摄取[栏目:传喜法师]
 永恒的佛陀(阿姜·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No Ajahn Chah《01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第八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随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净土宗特色〉之「补充说明」[栏目:慧净法师]
 何为有德有能[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