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人身宝贵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8

  人身宝贵

  伟大的西藏上师宗喀巴大师,是一切觉者无量智慧的化身,他曾经说过以下这段话:

  圆满的人身,比珠宝更加可贵,
  我们只有这一次拥有,
  它非常难得,却容易朽坏,
  如同闪电般消逝空中。
  想一想,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我们必须日夜撷取人生的精华。
  身为瑜伽士的我,已经这样修行了,
  想要得到解脱的人们,
  请以完全相同的方法修行吧!


  我们已经指出,为何现在的人身,远比珠宝或其他财富更可贵。唯有此种具备适当智能的躯体,及充分的闲暇,才使我们有可能解脱轮回,达到完全觉悟的佛果,并获得全世界所有财富都买不到的利益。

  人身的宝贵,不仅因为它本身非常有价值,也因为它很难获得。宗喀巴大师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我们只能保证得到人身一次,就“这一次”。这句话强调,集合所有合适的业缘的暇满人身,十分困难才能得到。

  我们必定累积了许多善业,才能生而为人。这是得之不易的成就。在我们所处的现况下,行善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处于恶趣(畜生、饿鬼、地狱)、完全被痛苦占据的生命来说,根本不可能行善。生于较高的善趣,也没有太多时间行善,因为他们完全专注在享乐。

  而且,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每个人所拥有的,都是宝贵的人身。我们必须具备许多不同的条件,才能称得上充分发挥生命的目的。从外在的情况来说,佛法必须在一片我们能够到达的土地上兴盛,而且必须有具格的上师来引导我们。从内在条件来说,我们必须具有充分的兴趣、愿望与依止心,寻求佛法,并加以实修。除此之外,在心理与身体两方面,都必须没有严重的障碍使我们无法精进修学。我们必须具备大量功德,才能产生以上所说的条件。我们无法保证,未来是否能够具足善业,获得这样的人身。因此,宗喀巴大师劝我们,必须把此生当作最后一次机会,好好利用这难得又宝贵的生命。   我们获得完满人身的机会,可能很容易就失去了。生命飞逝,如同“天空中的闪电”。我们随时都可能死亡,这是十分正确的事实。但是,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审察自己的内心,或许会发现自己有一份直觉的信心,以为自己会活得很久。即使在今天结束之前,出现许多导致死亡的情况,我们还是坚持着荒谬的希望,以为自己还会永远活下去。

  这种错误的见解,是修行无法成功最重大的障碍之一。因为它导致懒惰与拖延。我们假设自己还会活很久,便给自己藉口拖延,不肯认真学习禅思与修行。“我现在累了,情绪不好,还是等明天再学习佛法吧。或者,下礼拜或明年再学吧”。这种想法,使我们所获得的一切理解都变得无益了。   或许,我们已经听闻了所有正确的教导,并且对某种禅修方法也非常熟悉,如果不断拖延,不花时间实修,便无法从所学中得到利益。日子过得很快,但我们的行为将没有改变,也得不到新的体悟。我们还是陷于原有的负面态度中,在佛法上没有长进。然后,不知不觉中,生命已经到了尽头。我们失去了解脱轮回的难得机会,带着很大的遗憾与自责死去。或许,我们能够活一百岁或是更长,但如果在修学佛法上没有进步,死亡的来临仍如闪电一般。   在深入禅思人身多么宝贵、难得与脆弱的时侯,应该想到轮回的活动就像谷子的壳一般没有价值。观察自己及熟识朋友的生活,并多加禅思,将愈发体悟到只有修行佛法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唯有真诚努力调伏自己的心,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

  这些讨论又把我们带回动机的问题。一旦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语言与行动时,就能避免恶业,不至于转生到剧苦的恶趣。但是,我们已经发现,即使投生在比较幸运的善趣,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某些转趣里的“苦苦”可能比其他转趣来得轻,但是“行苦”却遍布整个轮回的宇宙。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克服所有的痛苦,一定要彻底脱离轮回。但是,这也不是最高的动机。还有数不尽的众生陷于轮回中,他们和我们一样惧怕痛苦、求快乐。当他们还这么烦恼、无助,缺少老师带领他们走上脱离痛苦的有效道路,我们又怎能只想得到个人的解脱呢?因此,学佛的动机,至少要发菩提心。我们必须努力得到完全证悟。这种成就能使我们最有效的帮助所有众生脱离痛苦。如此,即使是来此听法,只要是抱着纯悴的菩提心来聆听,就能转化为有效的佛法修行。仅仅生起菩提心,就会对我们最终的完全证悟,产生不可估计的效果。
 


{返回 智慧的能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出离心
下一篇: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修行的殊胜
 智慧的能量 第六章 为众生受苦 运用困难生起菩提心并销毁自喜心..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净除恶业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了解痛苦与驾御心念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结论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洞察实相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出离心
 智慧的能量 序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修行的殊胜
 智慧的能量 第七章 教示要旨 大乘转念的利益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利用问题来长养慈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301问~350问[栏目:李炳南居士]
 与生命相约 现在也是由过去构成的[栏目:一行禅师]
 楞严八十分义 遮照圆妙分第三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二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学徒性格[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七届:戒律的精神与特色(净因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潜意识跟阿赖耶识有什么关系?如何厘清?[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不以凡夫衡量佛法[栏目:达真堪布]
 大悲咒的灵验 太神奇的无法形容[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