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译序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1

译序

郑振煌

    佛法博大精深,常令人有望洋兴叹之感,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二门。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则是理论的应用。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修瞎练,有的着火入魔,有的极端偏锋,甚至身毁人亡;没有实践的理论是说食数宝,煮沙欲成饭,终不可得。因此,古来大德无不两者并重,如明代槃益大师在《教观网宗》书中,开门见山就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教(理论)观(实践)双美才是释迦本怀、学佛鹄的。

    但是在时空流变中,教观双美的佛书并不多见,教失之玄奥,观崇尚神秘,致使平易近人、旨在治疗身心问题的佛法,沦为士子清淡的资具或佛棍欺世的魔术,岂不可悲!

    西藏佛教在佛教各传承中最难理解,也最常被误会,因为它“即相为真,即事为理,即身成佛”的主张,本来就不拒绝世间法,反而要透过世间法的观照,悟证一体不二的真理,汇归万法殊相于真如空慧,当下解脱自在,无黏无缚。不识者但着于相,嗜药成习,未得其利先受其害。幸而四十年来西藏佛教诸大师宣流法音于全球,契理契机,高树法幢,密教精髓方得拨云见日,为世人所知。

    凡是生而为人,必然有人的问题,不因种族、国籍、性别、年龄、背景、时空等背景而有所不同。问题出在方寸之间,由于妄想执着,衍生心理、身体、情绪等事端,根治之道当以治心为主,“心净则行净,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国土净”,故而治心又成为天下太平的不二法门,这与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争相辉映。

    治疗的力量不是来自外物,而是出于内心,这是大乘佛教的精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自我治疗的最佳保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明心见性及成为一切修行的重点,心性一明则万法炳现,问题顿除。

    本书提供非常详尽和明心见性法门,有理论有实践,堪称契合时代需要的上乘之作。我花了十天功夫把它译出,以报佛法长我慧命之恩。十天之内,足不出户,无分昼夜,埋首案头,神交菩萨,其乐何如;仰望窗外,或白云苍狗,或雪花片片,或芽月悬空,或飞鸿掠日,景致多变,饶有趣味,只堪心明性见者消受。

    回顾这一生,难偷半日闲,“长恨此身非我有,问何时忘却营营?”勉藉春节遁迹异邦,舍俗事抛尘念,家人短暂团聚,聊作天伦之乐,东坡云“不应有恨”,我只能长叹“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感谢诸同事为此书的出版费尽心力,他们都在修“忍辱波罗密”,痴痴地等了一年,才盼到我在夹缝中挤出来的十天。虽然如此,我还是深感愧疚,愿一切众生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一九九八年二月七

    于加拿大多伦多云水居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绪论
下一篇:
 第二部 利用火、风和地来治疗
 第一部 感觉
 第一部 平衡
 第二部 风
 第二部 清除能量障碍 1.纾解紧张的枷锁
 第一部 以开放性看待问题
 第二部 说话
 第一部 我们为什么受苦
 第二部 地
 第一部 选择地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如肮脏器难填满,皮饰遮掩亦不净。(亲友书)[栏目:对治方法]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栏目:真正的快乐]
 Why Meditate?[栏目:Buddhist Article]
 洗漱时如何修持摧破金刚修法?[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亲友书 第二十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华严经讲话 三、世界之庄严——卢舍那佛品[栏目:鎌田茂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栏目:圣者言教]
 佛学的真面目·18:什么是“五毒心”?[栏目:妙泽居士]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李广良)[栏目:唯识学研究]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七章 无常的自由气息[栏目:黄威南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