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8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壬四、依所作之业

  任何善恶,若加行、正行、结行三者皆善,则为白业;若三者不善,则为黑业;若意乐、加行,善与不善混杂,即为杂染之业。若意乐善而加行恶,如为救护众多有情而杀死一作害者。若意乐恶而加行善,如回遮施咒于他人般。以意乐而言,则应前为所取后为所断。】

  若加行、正行和结行三者都是善,则一切皆为白法,也就是善法;若加行、正行和结行都是恶,则一切皆为黑业,也就是恶业。如果发心和行为混杂善与不善,就是杂染之业。若发心为善,行为是恶,如往昔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了拯救五百罗汉而诛杀短矛黑人一般,仍然是善,因为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如今汉地有一些不懂的人,认为在汉传佛教大乘教法中没有烦恼即为菩提的说法。有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明闻思还不够广博。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为了救度五百个罗汉、避免短矛黑人因杀害五百罗汉而堕入无间地狱,而杀死短矛黑人,释迦牟尼佛因发心为善的缘故而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这个公案在大乘教法中有讲解。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也说:“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一切都在于自心。大乘教法以菩提心作为一切法之根源,以调伏内心作为主要的教法,就是因为心在支配一切。如果内心为善,完全不掺杂一点点私心,即便行为是杀生或者破梵净行,都会积累福报。往昔嘎玛拉修在化缘过程中,一个施主的女儿见到他的庄严威仪而心生爱慕,希望和他结秦晋之好,并扬言,如果嘎玛拉修答应,她和她的家族都会跟随嘎玛拉修一起学佛,否则就自杀。为了救度这位施主的女儿,嘎玛拉修在清净心下还俗了,并因此积累了四十劫的福报。这些公案都是大乘教法中讲解发心为善的功德。

  现前汉地也有很多人在不懂的前提下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要记住,我们讲解发心为善的前提是没有丝毫私心,比如释迦牟尼佛在杀短矛黑人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拯救五百罗汉和短矛黑人,而没有想到自身安全。如果有私心,即便你当时讲得多么冠冕堂皇,一切都是恶业。

  如果发心为恶,做的事情是善,就好像念诵回遮咒语,但却希望回遮他人般,所做变成恶业。比如有一个人对你很不好,如果直接伤害他,可能会触犯法律,怎么办呢?就想到用回遮的方式来夺取他的性命。这样,由于你的发心是恶的缘故,即便念诵的咒语、仪轨是善的,最终还是会堕入地狱,所以一切取决于意乐。

  当我们坐在这里闻法的时候可能觉得,当今这个时代是最幸福、最快乐、最和谐的,但是当我们步入生活、社会,各种压力就会纷至沓来,甚至可能会遭遇很多指责。由于我们内心烦恼没有消尽的缘故,难免产生一些情绪,这时口里念诵回遮的时候可要仔细问问自己,是否在针对某些对境?如果是,那你就在造业,还不如到山上去游玩。

  我们平常讲解烦恼对治的方式,小乘为断除,大乘为转变。在遇到令自己烦恼的对境时,应该把他观想成父母(大乘)或本尊(密宗),细致想一下,谁会回遮自己的父母或本尊呢?可能有些人又有疑问,如果不能回遮,为什么平常还要念诵心经回遮仪轨、大白伞盖修法仪轨和狮面佛母修法仪轨呢?要记住,我们所谓的回遮,是回遮贪嗔痴烦恼,可不是针对某个人啊!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必须以菩提心摄持,即便是魔王波旬等一切眷属,也在我们救度的有情众生的范畴之中,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佛子行。即便我们不像观世音菩萨般有四只手,也不像文殊菩萨般天天拿着一把宝剑,但只要心怀菩提心,你就是真正的菩萨。

  作为修行者,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发心和行为,特别是初行者,如理如法地守持清净戒律,时时调伏内心,非常重要,绝不能欺骗自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八)引业与满业
 圣者言教 第一课(九)大圆满方便教授乃针对次第根机者之修行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一)实执与境执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二)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三)有漏功德和无漏功德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七)已经听过前行教言,还有必要再听一遍《圣者言教》吗..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八)密法于根机不相应者应保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五)听闻解脱教法应尽量避免语言障碍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一)成办解脱的要点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一)了知禅定逆缘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九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月灯·三摩地之本质·第五章 声德如来[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