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直接体验之路 高深莫测
 
{返回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47

三、直接体验之路 高深莫测

    没有私心是有道之士显著的特性之一。大家认为的有道的人,若是少了这样特质,就不是真正的有道之士了。有位著名的大师宁·卡罗里·巴巴(NimKaroliBaBa)。孩提时代,他还照顾过我。他住在拿尼陀,这是喜马拉雅山区他常去的地方。他这里住住,那里也住住。有人慕名来访的时候,他往往说:“好了,现在我见过你了,你也见过我了。走,走,走,走。”这是他的习惯。

    有次我们坐在一块儿谈天,一位印度大富翁,带着一大捆钞票来见他。这个人说:“先生,我把这个带来给您。”

    巴巴把钞票铺开来,坐在上面。说道:“当垫子坐并不舒服,我又没有火炉,不能烧来取暖。这些我没有用处;该怎么办呢?”

    这人道:“先生,这是钱哪!”

    巴巴把钱还给他,要他买点水果。这位富翁道:“先生,这儿并没有市场。”

    “那你怎么能说这是钱呢?”巴巴问道,要是不能买水果,在我看来这就不是钱了。”之后巴巴又问道:“你想要我给你什么呢?”

    这人道:“我头痛。”

    巴巴答道:“那是你自己弄来的。我能帮点什么忙吗?”

    他怨道:“先生,我是来求您帮忙的。”

    巴巴动了怜悯心。“好吧,你以后不会再头痛了,但是从今以后,别人会对你头痛。你会有钱得使整个社区的人,对你感到头痛。”果然他社区的人对他很头痛,甚至于今天还是如此。

    有点儿钱能使人在世上过得舒适,这是不错的。但是多余的钱,也会成为痛苦的根源,这话也不假。聚藏钱财是种罪恶,因为我剥夺了别人,造成社会的贫富悬殊。

    宁·卡罗里·巴巴敬爱上帝的化身——上主喇玛(LordRama)。他总是在诵念着梵咒,却没有人听得懂。这位圣人在北印度广受人尊敬。民众使得他连休息的机会也没有,他们跟着巴巴一村又一村,一山又一山的旅行,他的作风神秘。

    我跟巴巴一起,有过许多喜悦、奇特的经验。说来你或许不信,但是一些见过他的美国人就会懂得我所说的事情。每次有人来见他,他就会说:“你在某地方树下,跟某某人说我坏话。”他还指出确实的日期时间。他又说:“现在你也见过我了。走,走,走。”然后他就用毡子把自己围了起来。

    一天,有位药剂师从他里陀(Talital)送药到马里陀(Malital)。他是巴巴的信徒,所以送药的路上便来探望巴巴,当时我也在场。

    巴巴道:“我饿了,你带了些什么东西?”

    药剂师道:“这是砒霜。等一下,我帮您拿些吃的。”巴巴却把药粉抢过来,吃下了一大把,然后又要了一杯水喝。药剂师认为他会毒死,第二天他却安然无恙。

    巴巴对外界很不在意。要是你问他:“吃过饭了吗?”他会答:“没有”或是“吃过了”,但是他这话并没有意义。人若专注在其他的事情,即使一天吃过很多次饭,仍然肚子饿。而跟他在一起,我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吃过饭才五分钟,他就说:“我饿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已经吃过饭了。

    我告诉他:“你吃过饭了。”

    他就会说:“好吧,那我就不饿了。”

    要是我不向他说已经吃过了,他还会再吃的。有一天我心想:“何不看看他一天能吃上多少餐饭。”那天他在好几个家庭,总共吃了四十顿饭。他一整天都在吃,我们想知道他有多厉害,而他也知道我们的盘算。所以只要人端上食物,他便来者不拒。

    他们会问:“还要吗?”

    “好啊。”就这样一整天他吃个不停。最后,我才跟他说:“你吃够了。”

    他道:“哦,我吃够了?”

    我道:“是啊。”

    人在这样高的境界,都像个小孩子。他并不完全熟悉世俗的事物,但是他一直知道真理。


{返回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直接体验之路 瑜伽圣女
下一篇:三、直接体验之路 吐火的异人
 十二、上师的恩典 三摩地的祝福
 二、上师的教诲 越过洪流
 三、直接体验之路 无妄之灾
 七、四方参访 鼎鼎大名
 二、上师的教诲 真金不怕火
 三、直接体验之路 误用咒语
 六、出世之路 未脱三界外
 六、出世之路 诱惑
 六、出世之路 虚名的烦恼
 二、上师的教诲 学习给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我论 Anatta: The Teaching of No-Soul[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佛法里面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什么意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弥勒五论》的特色(净戒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060-003 普陀洛迦新志卷三(灵异门)[栏目:04 传记]
 因果的真相 第十章(五)重要的不是得失,而是你对他人是否真的有帮助[栏目:因果的真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的人生境界论(袁方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华雨集第五册 二一、『慈航大师纪念集』序[栏目:印顺法师]
 修学「心的管理」[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福德日记8月7日-体验清净心[栏目:福德日记]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开场白[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