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二)大乘起信论讲话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02

自 序

  民国三十八年,有一个时期,我寄住在台湾新北投普济寺,亲近蒙古甘珠呼图克图,除每日学习藏语密咒外,无事时写《大乘起信论讲话》以度日。写至一半,因汐止静修院有事邀我前往,遂致搁笔。至四十年夏,讲《楞严经》于静修院,得赵恒惕、钟伯毅二老居士拥护道场,时来听讲。一日阅示各处讲稿之余,偶读《大乘起信论讲话》,钟老居士以为可益当来,并言最好将此续完,故于编《成唯识论讲话》之时,抽暇续成此编。至于内容如何,余亦不知,不过旨在人人能阅读而已。尚望高明赐予指正!
  时在□□四十一年夏历三月初九日
  晨七时序于台湾汐止弥勒内院(P010)

大乘起信论讲话

  【大乘起信论】
  这题目分做两段来解释:先讲“论”,然后再讲“大乘起信”。佛学有三藏:(1)经藏,(2)律藏,(3)论藏;现在是属于论藏中所摄,故称为“论”。
  “经”虽通五人(佛、佛弟子、诸天、仙人、化人)共说,然大多数都是属于佛说,而“律”完全是佛所制的。“论”则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论”多属声闻所造,“大乘论”则纯系菩萨所造;此论既是马呜菩萨所造,那当然是属于“大乘论”了。
  平常说:“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这是约偏胜方面说的;其实是三位一体,岂有经中没有戒慧,而律中没有定慧,论中没有戒定吗?所以论中也是戒、定、慧三法具足,这在本文下面是会看到的。
  平常说:论是教诫学徒的,其实经和律又何尝不是教诫学徒呢?不过(P011)论的目的是解释经律上的意义,使学徒更容易明白,这就是论的功用。“论”是通名,“大乘起信”四字是这部论的别名。
  现在先讲“大乘”,次讲“起信”。“大”字在本论所指的是我们的真心,这真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始终,无内外,既不是对小而言大,也不是先小而后大。本论中所说的体大、相大、用大,就是大字的意义,也就是真心。
  “乘”是譬喻,有运转和承载两种意义。好像车乘一样,有载人载物,由此至彼的功用。一切众生都可以乘此真心的大白牛车,离苦海的此岸,而到极乐的彼岸——成佛,所谓“凡有心者,皆当作佛”。
  “起信”,就是令人生起信仰,因为真心虽然是人人本有,然而众生迷而不知,疑而不信。马鸣菩萨要令一切众生信得自心本来是佛,只要能够依教修行,是决定可以成佛的;所以综百部大乘经,而造一部最简明的通论,其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起信仰,所以叫做《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P012)
  在印度佛教史中说“马鸣”共有六七个,现在说的“马鸣”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间,并且佛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记过了的。据说“马鸣”得名的因缘,一是这位菩萨生时,群马悲鸣;二是这位菩萨善能弹琴,能令群马悲鸣;三是这位菩萨善说法要,群马听法悲鸣不已。因这三种因缘,所以叫做“马鸣”。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云觉,萨埵译云有情,就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人。菩萨不但自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并且能够说法,化导一切有情同成正觉,所以叫做“菩萨”。
  “造”就是制造或创造的意思。这部《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著作的,所以叫做“造”。

  【梁真谛三藏译】
  在中国翻译的《起信论》有两种,一是真谛法师,一是实叉难陀法师,现在是属于梁译的。梵语是波罗末陀,华言真谛;他是西印度优禅尼国的人,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梁朝元帝承圣三年,在衡州建兴寺译成一(P013)卷。
  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他是于阗国人,在大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在东都佛授记寺译成两卷。现在所讲的是属于梁译。翻梵语转汉文,文法虽然东西不同,而意义是一样。故曰:“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未说正文之前,先说一个皈依“三宝”的皈敬颂,现在先皈依“佛宝”。头一句是总说;能皈依的是身口意三业,所皈依的是尽十方世界的量,就是说:不是单单的皈敬一尊佛。
  “归命”:归是归向或归来,好像从边地归向中央,亦如游子归来家国;今菩萨归向佛陀,也是这样。命是一身之总,命尚归依,何况其他?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诚敬,故总名之曰“归命”。
  “十方”:盖东方过去又有东方,东方无有穷尽;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这可见他所皈敬的心量,太广大了。(P014)
  “最胜业遍知”:这是皈敬佛的“意业”。因为佛的意业能鉴机说法,无所不知,所以佛十种通号中第三号就叫做“正遍知”,超过九法界以上,所以称为“最胜”。
  “色无碍自在”:这是皈敬佛的“身业”。佛的“法身”固然是无相,当然是无碍;就是“报身”,也是无量无边功德所成的;不但“自受用身”是无碍,就是“他受用身”也是自由自在,可以应机说法,当然是无碍了。千丈卢舍那身八万四千相好,还是方便说的,其实佛的相好庄严是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的,所以说不可思议。
  “救世大悲者”:这是皈敬佛的“口业”。佛有三轮,就是身能现通,口能说法,意能鉴机。娑婆世界的众生以耳根当机,所以以音声为佛事,而释迦世尊也就苦口婆心,常时说法,救度众生;悲能拔苦,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称为“救世大悲者”。上来一颂指的是法身、报身、应化身,而佛的身、口、意三业一一皆是最胜,所以叫做“最胜”。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P015)
  这三句是皈敬“法宝”。意思是不但皈敬佛,并且皈敬佛的法,所以说一个及字。佛的“身”就是以法为身,所以叫做“法性身”。佛经上常说:一切事物有体必有相。佛的“体”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体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真如”;因为真者不伪,如者不变,这不伪不变的东西就是“心法”。这心是澄湛不动,深广无涯,所以形容它叫做“海”。
  法有二种,一是法性之法,一是功德之法。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三大阿僧祗劫修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藏”。

  【如实修行等。】
  这是一句是皈敬“僧宝”。僧虽通于凡、圣、大、小、权、实,而此中所云,是指的地上菩萨。盖登地菩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真如,如真如修行,方可名为真实。论主虽云地上菩萨,然而亦兼等于地前资粮及加行、信、住、行、向暨凡小诸位,正显论主的平等无慢的意趣。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上回两首颂是归敬,这一首颂是所为。大凡做一件事,都有它的所为。(P016)试问:现在马鸣菩萨为甚么事要先归命十方三宝呢?当然是有他的所为,他所为的就是欲令一切众生“灭除疑惑,舍弃邪执”。疑惑既除,信仰方生;邪执既破,正信乃起。能够信得人人有真如佛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佛;既然都可以成佛,那么,你成了我成,我成了他成,这样一个一个都会成佛,佛种那??会断绝呢?而马鸣菩萨要造这部“论”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这件事。
  然而造论就造论罢了,为甚么又要先皈敬三宝呢?这有几种原故:第一,菩萨造论要有宗本,显其不是无稽之谈,是有根据的,因为菩萨造论是解释佛经。第二,好像世间的忠臣孝子,有事必先启白于君父;佛为法王、大慈悲父,菩萨是法王之子,所以造论必先归敬。第三,等觉菩萨犹在因位,若不先请三宝加被,作事恐难圆满,故欲善始善终,所以先须皈敬。综上数缘,故先申皈敬,以昭慎重,这也是佛教的仪式。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P017),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在论文前面说了三首偈颂,所以现在来说论文。然而为甚么要说这部论呢?因为有一件东西,能够生起大乘(摩诃衍)的信根,所以要说啊。但是,说起来应当分做五段:第一,要说出造这部论的原因。第二,原因明白了,就要说出这部论的宗旨。第三,宗旨虽然有了,还没有完全明白,所以必须详细的解释,方能透澈。第四,裹面的道理虽然是明白了,不能就算了事,必须从解起行,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要分别发心趣向道果的地方了。第五,马鸣菩萨这部论虽然是造成了,难道是给自己看的吗?不然的话,就要劝人流通!空间是无边,所谓十方;时间是无尽,所谓三世。如果要希望这样多的众生去依教奉行,那就非要说出这部论的好处不可,所以最后必须劝修。这五段,第一段可算是“序分”,第五段可算是“流通分”,而中间三段就是这部论的“正宗分”了。

  【初说因缘分。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P018)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在五分之中,现在先讲第一种“因缘分”。欲明因缘,先假问答。问曰:有甚么因缘来造这部论呢?答曰:说起因缘一共有八种,也可以束为二类,一是“总因缘”,二是“别因缘”。而第一种就是总因缘,总因缘就是马鸣菩萨造这部论的本意。因为要令一切众生,离了一切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快乐;并不是同我们凡夫一样求名求利,或是为恭敬供养,菩萨发心决不是这样的。甚么原因呢?因为世间一切法,都是“有为生灭法”、“有漏杂染法”,是“苦”,是“不净”,是“无常”,是“可破坏的东西”;菩萨澈底明了,所以不求。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上面是总因缘,以下是别因缘,分为七段:如来根本之义是指众生的真心,菩萨若不造论解释,怎样能够令众生生起正当的了解,而不会错谬呢?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众生的善根有成熟了的,也有未成熟的。若是多生多劫已经修习过的,(P019)到现在已经成熟了,那么,令他对于摩诃衍——大乘——的道理,能够担当,堪能任持,永远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种原因。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善根既然成熟了的众生固然能够堪任不退,然而善根微少的众生是不是随他去呢?当然不可以。那么,又有甚么办法呢?就是要慢慢的修习,令他们对于自己可以成佛的真心,生起真实的信仰,这也是菩萨造论的意趣。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还有一种众生,善根虽然是有一点,然而过去时造的恶业太多,障碍重重,所以他的愚痴很重,我慢很大,邪见很深,好像罗网一样,这又有甚么办法呢?所以菩萨造这部论,指示许多很便利的方法,或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礼忏;能够使他的业障慢慢的消除,把他们的信心,好好的保护起来,远离了愚痴和我慢,脱出了邪见的罗网,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个意思。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P020)
  凡夫通身都是烦恼,固然是散乱,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也不过破了“我执”,证到“我空”,破了“烦恼障”;还有“法执”未破,“法空”未证,“所知障”未除,是不是就这样随他们了事呢?当然不可以。那么,要怎样办法呢?只好指示他们去修习定慧。因为“定”是从修止而来,“慧”是从修观而来;凡夫固然是散乱,而二乘亦只有自利的定,没有度生的慧。若要有定慧具足,必须修习止观,才能对治凡夫和二乘两种人的过咎,这也是论主造论的一个原因。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众生的根性各各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有胆大的,也有胆小的;有怕苦的,也有愿意吃苦的。为了这样的原故,所以开示他们专念佛号的方便法门,一生到了阿弥陀佛的面前,必定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一部论既然造完了,不是就算了事,当然要劝人如说修行,所以要说出(P021)许多利益,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假如要问马鸣菩萨:“为甚么要造这部论呢?”他有一个很简单的答覆,就是有了上面这八种利益,所以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这里先来假设一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照上面这八种因缘,那么,修多罗(契经)里面岂不是完全有吗?为甚么要再来重说呢?答覆这个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佛经里面虽然是有那些法门,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和行为不一样,所以领受了解的因缘也各别。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众生遇到如来在世的时候,根机必利,不会像如来灭度后的众生根机鲁钝一样。加以那时能说法的人不同凡夫,不但佛的口能说法,就是佛的身业能够现神通,意业能够鉴根机,各种都比佛灭度后的人殊胜;所以佛的圆音(P022)一演,无论那一种根机,都能够一样的了解,所以不必另外造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如来在世,众生的根利,固然是不必造论。就是佛灭度后,众生的根机也有不同;有一种能用自己的智慧力看经的,又有一种看经看不懂的。能够看经的有一种是广闻,有一种是少闻。现在这里所讲的是在佛灭度后,有一类众生自己有智慧的力量,能够广闻佛经而得了解的。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在佛灭度后,还有一类众生,他也能够用自己智慧的力量,并且闻法虽少而了解很多。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又有一类众生,不同上面两种众生一样,他自己没有智慧的力量,看经能够懂得,必须要看许多广论,然后方得了解。

  【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P023)
  还有一类众生,因为广论文句太多,研究起来太麻烦,他心里很欢喜总持少文,能够摄持多义,就能了解。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现在造这一部论,为的就是要总摄如来广大的深法、无边的义理,所以应当说这一部论。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因缘的一分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来说立义的一分。大乘(摩诃衍)的道理总起来讲有两种,第一种是“法”,第二种是“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说的法到底是甚么法呢?就是我们众生的心,不过这个心不是肚里面的肉团心,也不是思惟的“妄想心”,更不是相宗所说的“八识心”,乃是马鸣菩萨自己所证到的心。这个心能够把世间一切法及出世间一切法,通通(P024)摄收在里面;依据这个心,才能够显现开示大乘的义理。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为甚么依这个心,就能够显示大乘的义理呢?这有两方面说的,一方面是心的真如,那就是大乘的体;一方面是心的生灭,那就能够显示大乘自体上的相用。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上面所讲的是法,现在所讲的是法上所有的义。然义又有三种分别,第一种是真心的“体大”,因为这真心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真如性,是平等平等,所谓“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是真心的“相大”,这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真心的如来藏中,本来就具足无量无边自性本有的功德。第三种是真心的“用大”,就是说,这真心的功用能生一切“世间法”(P025)的善因善果,又能生“出世间法”的善因善果。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上面这一心三大之法也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在因地时本来所乘的“心法”。那么,一切菩萨要到如来的地位,也都要乘此“心法”,方能到啊!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上面已经把立义分说过了,然而立义文中是最简单的,若不详细解释,怎样可以明了?所以现在要说解释分了。解释分要分为三种,第一,要显示本论的正义。第二,正义虽然是显示了,然而还有许多邪执,也不能不想法子去对治。第三,邪正既然都明白了,就要分别发心趣向所行之道。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在三种解释分中现在先讲第一种显示正义。这个心的正义究竟要怎样(P026)显示才能够明白呢?那就是依据一心真理,分做两门来开示,第一种约“心”的体上说,叫做“真如门”;第二种约“心”的相用上说,叫做“生灭门”。真如和生灭两门各各总摄一切法,就是说,真如门是总摄一切法,而生灭门也是总摄一切法。甚么道理呢?因为真如是生灭的体,生灭是真如的用,体虽不变,而用能随缘;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二门既不相离,所以说都是总摄一切法。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是不虚伪,“如”是不变动,甚么叫做真如心呢?真如心就是真实心,这真实心究竟是甚么东西呢?就是一真法界的真心,也就是一个大总相的法门体。平常我们所说的这个真心实性,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众生有种种的妄念,因此,在平等无差别的真心实性中,生起了有种种差别的事相。(P027)假如能离开妄心的一念,那一切千差万别的境界相状也就没有了。因为这个原故,所以一切事物自从无始以来就离开了言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名字,就是用心去思想攀缘,也是不能及的。一切法的本来面目都是究竟平等,法性既然平等,当然没有变异,不可破坏。因为通通都是真心,所以才叫做“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为甚么真如心不能用言说呢?因为一切的言说都是假名无实。例如口裹说火,真有火吗?说刀,真有刀吗?这就可以知道,一切言说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妄念才有,设若追究它的实体,实在是没有的。
  其实不但是一切的事物没有名字,就是连真如这个东西,也是没有相状的。既然没有相状,为甚么又有这个真如的言说呢?那是因为这真如的言(P028)说,是到了极点,再不能用言说了。好像一班小学生在课室裹乱喊乱叫,先生进了课室,叫他们:“不要乱说话啊!”这时候大家通通都静下来了,这就叫做“因言遣言”。然而要知道,言说虽然是可遣除,但是真如的自体,那是不可以遣除的。为甚么不可以遣除呢?因为一切法通通都是真如啊!遣除它到甚么地方去呢?既然不可以遣除,那么,可以建立吗?也不可以建立的。甚么理由呢?因为一切法同是真如啊!我们应当知道,一切事事物物本来就不可用言说,用想念,所以叫做“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这里设了一个问答。就是问:照上面这样说,真如也不可遣,又不可立,亦不可说,还不可念,如果真是照这样做起来,那末,我们一切众生怎样能够随顺得入呢?答覆这个问题,就是说:设若能够知道一切法,虽然是假借言说,然而同时又要知道实在是没有“能说的人”同“所说的法”;虽(P029)然是生起了一种心念,实在是没有“能念的心”和“所念的境”,如果能够这样,就叫做“随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那就叫做“得入”了。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上面所讲的是离言真如,现在再来讲假借言说的真如。因为如果完全不假言说,那么,众生怎样信解修行呢?所以把离言真如说过了之后,现在接着来说说假借言说的真如。
  这假借言说的真如可以分做两种意义来讲,那两种呢?第一种是“如实(P030)空”,第二种是“如实不空”。怎样叫做“如实空”呢?因为能够究竟显现真如的实体啊。怎样叫做“如实不空”呢?因为真如的实体本来是具足圆满无漏清净本性的功德啊。
  现在再来说说空的话,就是说,真如的实体从无始以来,一切虚妄的染污法就是同它不相应的。因为真如是离开了一切法的差别相,这就是没有了虚妄心念的原故。我们再进一步说:应当知道真如的自体,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更不是非无相。那么,难道是有无俱相吗?固然不是啊!真如的自体不但不是有无,连一也不是,异也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也不是,那么,一异俱相当然也不是了。所以,我们可以总起来说一句:一切众生所以看见种种有相的境界,都是因为众生有种种妄心,刹那刹那念念分别。其实这种妄念对于真如的实体,有相应吗?当然是不相应的。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才叫做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真如的本体实在没有东西啊!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P031)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上面讲的是空,现在再来讲讲不空。不空的道理又是怎样呢?就是说,已经把法体显现出来,丝毫的虚妄都没有了,那就是真心,这真心的体性是无始无终常恒不变的。然而为甚么又要叫它是不空呢?因为真心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圆满具足,所以才叫做不空。然而功德虽是不空,但是无有幻相可取,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这是离开了妄念的境界,唯有行人真实去用功,到了亲证的时候,才能够相应。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我们记得吗?在显示正义的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上面所讲的是真如门,现在来讲生灭门。怎样叫做心生灭门呢?我们要知道,说到真心的体,那完全是不生不灭;说到真心的相,才可以说生灭。真心本来是无(P032)相,说有相,也是为众生方便说的。约体,叫“真如”;约相,叫“如来藏”。所以说,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因此,我们也就知道,约体是不生灭,约相是生灭,如波之动相和水之湿性,固不可说它是一,也不可说它是异,因此,就另外安它一个名字吧,就叫做“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约它的相,是有生灭的;约它的性,是不生不灭的。
  这“阿赖耶”的名义先得解释明白。“阿梨耶”就是“阿赖耶”,中国话叫做“藏”。因为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叫做“能藏”。又被前七识杂染现行法所熏染,所以又叫做“所藏”。再加之被第七识所执着为我,所以又叫做“我爱执藏”。此识分开说,有两种意义,它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又能生出一切法的“现行”。云何为二呢?第一种叫做“觉”,第二种叫做“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P033)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怎样叫做“觉”义呢?就是说,真心之体是离开了一切妄念。试问离开了妄念的相状,好像甚么样子呢?没有法子来形容它,只好比方同虚空一样,没有一个角落不普遍啊。十方法界同是一相,这就是如来平等清净的法身。
  我佛依据这一切众生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的法身,特别同它安一个名字,叫做“本觉”。甚么原故呢?因为这本觉的名义是对“始觉”说的,而始觉到本觉,觉的是甚么东西呢?就是觉的本觉啊,所以同本觉是一样。也可以说,离开了本觉,就没有始觉啊。我们再来说说始觉的意义:依据本觉的原故,一切众生从来不知,所以又叫做“不觉”。依据不觉的原故,今日听教明理,所以说他始觉。在这觉义中又分出两条路,第一条是觉悟了心源,澈底的明白了,这叫做“究竟觉”,那就是佛陀所亲证的境界。第二条虽然是觉悟了,但是没有觉悟到心源,没有澈底明了,这叫做“非究竟觉”,(P034)统统叫做菩萨的境界。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这非究竟觉的意义,分开来又有三种,第一是名字觉,好像一般十信的内凡,他们虽然是觉知了前一刹那妄念生起了恶法,马上就能够止息后念令它不起。这虽然可以叫做觉,其实还是不觉。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是“相似觉”。前面是讲十信的内凡,现在是说声闻、缘觉和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初发意”是初住菩萨,叫做初发心住。“观智”是能观之智。我们要知道,无明有四个阶段,就是生、住、异、灭。前面的十信是觉到了灭相无明,现在的三贤是觉到了异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异”,也就是觉到了异念。然而仔细观察起来,这无明的妄念也就不见得有异相。甚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舍弃了粗的分别,而没有了执著相,这叫做“相似(P035)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往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是“随分觉”。甚么叫做“法身菩萨”呢?就是初地菩萨,破了一分无明,便显现一分法性,登地以上的菩萨都是以法性为身故。三贤菩萨是觉的异相无明,十圣菩萨是觉的住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住”,也就是觉到了住的妄念。然而再进一步去观察,住相的妄念也是了不可得,这又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离开了粗的分别妄相,也就是随各人所证的深浅不同,所以叫做“随分觉”。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前面的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都在始觉中算数,唯有要到菩萨地圆满的时候,才算究竟觉,也就是佛果。一切功德通通满足,一念“如如智”和“如如理”相应了,只要觉心一起,而用智慧去观察这真心,实在没有最初(P036)的始相。这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把最初一品生相无明,破干净了,所以微细的妄念都远离,然后亲见真心实性;知道从前所用的都是生灭妄心,现在明白心性是不生不灭常住真心,这才叫做“究竟觉”,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这一段是引经来证明佛和众生究竟在甚么地方不同。就是说,众生不离妄念,而佛是完全用智照境,不起分别思量,所以叫做“无念”。因此,大乘经中常说:设若有一个众生,能够发心去用功观察无念的话,那就是向佛的智慧上去行。
  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要知道:前面所说的“心起”这一句话,实在是没有初相可知,那么,为甚么又要说知“初相”呢?这是说,能够证到“无念”(P037)的境界,才能知道。所以一切众生都不能叫做“觉”,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刹那刹那在那儿念念相续,一向就没有离过妄念,所以说,此即“无始无明”。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设若能够得到无念的人,才能知道心相的生、住、异、灭四相但有假名,本无独立的自体,那么,同无念的境界岂不是相等吗?这样说起来,就实在没有本觉同始觉之异。因为生住异灭的四相都是对待的假名,同在一刹那间,没有各别独立的自体,本来是平等平等,同是一个觉性。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P038)】
  本觉之体虽然不变,本觉之相可以随缘。“随染”即是随缘,也就是熏习的意思。现在再来说说本觉随熏习的分别,有两种义相,这相和本觉的理体当然是不相舍离。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智净相”,第二种叫做“不思议业相”。
  现在先说智净相,甚么叫做智净相呢?就是说,依托佛陀大悲心,流出来的正法力量,常常去闻思。然后依照闻思的熏习,就去真真实实的修行,用种种很便利的方法,把一切功德悉皆满足;然后把这阿赖耶识的和合相破除了,生灭相续心相也灭除了,当然清净的法性身就会显现。这种智慧是纯粹的无漏清净,所以叫做“智净相”。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现在要把这和合识相,破除了之后,它的状况是怎样,要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意义是怎样讲呢?因为一切众生心识之相完全是“无明”,但是,(P039)我们要知道,无明之相虽然是染污,然而,它的本身是虚妄无体,不能离开觉性,而无明自己也没有独立之体。这里有一个最要紧的关键,我们不可不先知道一下,就是说它可坏也不是,说它不可坏也不是;因为可以破坏的是染污相,而不可以破坏的是本来清净的体。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给你听,使你容易明白。譬如大海裹面的水,本来是湛然不动的,后来因为有了风,所以生起了波浪,就有动相了。试问这时水相和风相,有分离开吗?当然没有。然而,水不是动性,设若风止息了之后,当然就没有动相,然而,水的湿性丝毫是没有坏灭啊!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如果明白了上面这个譬喻,这法上的意义自然会明白了。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众生的自性真心本来是清净,因为被无明的风鼓动了,所以生起了念念生灭相续的波浪。然而要知道,真心和无明都是没有形相,而这两样东西在众生分上是不相舍离的。但是,真心不是动性,设若无明的风灭除了之(P040)后,这念念相续的妄心当然会灭,然而如如不动的智性是永远的不会坏灭。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前面讲的是智净相,现在讲“不思议业相”,其实就是真心的妙用。不思议的业相是依甚么东西起的呢?是依托上面的智净相生起的,所以能作一切说法利生殊胜微妙的境界。就是说,真心体上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之相,是恒常永远不断绝的,可以随从众生各各不同的根性,自然相应,种种显现而得利益。故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也。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前面所讲的是随染本觉,明离染功能;现在来讲性净本觉,是显在缠功(P041)能。也就是性净本觉未现时,就具足这种功能。
  现在再来说本觉性净的体相,分开来有四种大的意义。这四种大义同虚空一样广博,可说是无所不包;又好像清净的明镜,光明照澈,无所不现。
  在四种之中现在先来讲第一种“如实空镜”。怎样叫做空镜呢?就是说这本觉心中,根本上就没有一切妄心分别的境界相状。本觉心中既然是空空如也,纤尘不立,一无所有,当然是无法可现。这是本来就是这样,并用不着甚么觉照的功用,然后才有,因此说不上甚么始觉之智。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第二种是“因熏习镜”,是说如实不空,因为真心中能够如实空,所以才能够如实不空。这是甚么理由呢?例如假使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容纳山河大地;假如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建筑亭台楼阁、房廊屋舍。所以真如之体虽然一法不立,然而真如之用确是万法全彰。一方面由真如内熏之力,再加上(P042)闻思修外缘之助,所以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如镜现象,一照则现。真心与万法本是一体,既无内外,那裹有出入?万法既是真心本有,那裹会坏灭?因此,是常住不生不灭,所以才叫做一心。一切法既然都是真如实性,那么,一切染污法能够染污真心吗?当然是不能!因为真如的智体本来是不动,圆满具足无漏的功德,来熏习众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前面两种是讲在缠不染之自性清净功能,以下两种是讲离垢清净的功能。甚么叫做“法出离镜”呢?就是依佛陀的等流教法,去闻思修起行,然后才能出离两种障碍。这不空法就是依法修持,破我执,证我空,破烦恼障;破法执,证法空,破所知障。智碍就是为劣慧所障,如世智辩聪之人,不能入道。如果把我法二执一破,当下就离开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那就显现淳净的光明。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P043)随念示现故。】
  第四种就是“缘熏习镜”,这是说本觉中“不思议业相”之功能。因为如果能依法出离了两种障碍,得了出世间无漏清净的智慧,就可以作度生之缘,现身说法,令修善根,如云开日现,普照众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上面一大段都是讲的“觉”义,现在再把不觉义来详细说一说。甚么叫做“不觉义呢”?不觉就是对于真如平等无差别之理法,不能如实了知,糊裹糊涂在无差别中,妄见差别,这都是因为不觉的原故而起心动念。然而这不觉的妄念它本来是虚妄无体,不能自立,所以它完全依靠本觉,不离本觉。这好像空本无花,因目病所见,目病若除,花于空灭;故狂花不能离开虚空而有,所以不觉也是不离本觉。你如果再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有(P044)一个人,把东方当做西方,一把方向弄错了,就叫做迷人。然而这迷人是因方故迷,设若离开了方,也就没有迷了。“本觉”譬如“方”,“迷”譬如“不觉”,“人”譬如“众生”,这就很容易明白。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上面的譬喻如果懂了的话,这法上的道理自然容易明白。所以说,我们众生就是这样。依本觉之理体,众生不知,故说有迷,设若离开了觉体,说个甚么不觉?因为有了不觉的妄想心念,能知道名中所含的意义,才说一个真觉,其实这个真觉的名义也是对待假立的;设若离开了不觉的染污心,也就没有真觉的自相可以说得出来。因为真觉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的,试问从何说起?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P045)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前面是讲的“根本不觉”,现在来讲“枝末不觉”,不过是从细至粗而已。现在就依不觉方面,先分三种相,这三相是同不觉相应不离的。那三种呢?第一种叫做“无明业相”,“无明”就是“不觉”的异名,心动故造业,不动不造业。甚么叫做“无明业相”呢?这就是因为不觉故心动,心动所以叫做“业”。如果能够觉悟了的话,当然心就不会妄动,妄心如果不动,就不会造业。既不造业,就不会受报,那裹会有苦呢?设若妄心动了的话,那一定就会造业,造了业就要受报,受报就有苦恼了,这是甚么原因呢?这就是佛教常说的“果不离因”啊!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第二种叫做“能见相”,“能见”就是众生见、闻、觉、知的妄见。试问这妄见是从何而有呢?这就是因为动了妄念,才有妄见;如果妄心不动,自然也就没有妄见。为甚么不见,不闻,不知?这就是没有动念的证明啊。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P046)
  第三就是“境界相”。试问这千差万别种种的境界,究竟从甚么地方现出来的呢?这就是因为依托上面的妄见,所以才会妄现境界出来的,如有病目,才会现出空花。如果离开了妄见,当然也就没有妄境,例如病目若除,空花自灭,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佛法所以和其他的宗教与学说不同的地方,也就在此。因为其他的学说都是说先有境而后生心,是主张“心外有法”;而佛教所说的是先有妄心,而后才现出妄境,是主张“万法唯识现”。你把这两种学说,仔细去比较一下,你自然会知道那一种理论高超和认识正确了。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平常有两句话:“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意思是说,由无明的原故,所以不觉而生出“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种细相出来;因为这三种相都还在阿赖耶识中,没有显现出来,所以叫做“细”。现在是由境界的助缘,生起下面六种粗相,这六种是已经显出来的,容易知(P047)道的,所以叫做“粗”。在这六种粗相中先来讲第一种“智相”,甚么叫做“智相”呢?就是依于顺逆好丑的境界,妄心生起了,就去分别。若是遇到了顺的境界,觉得是好,就生起爱来;若是遇到了逆的境界,觉得是不好,就生起不爱的厌恶心,起了惑,就造业,必定会受苦报了。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第二种是“相续相”。甚么叫做“相续相”呢?因为妄心不动,不起分别则已,如果一起分别,必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对于爱境就生“乐想”,对于不爱境就生“苦想”。前面的智相是“俱生的法执”,现在的相续相是“分别的法执”。这相续相是依于前面的智相,然后生起苦乐的感觉,刹那刹那起念相应,无有间断。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第三种叫做“执取相”。甚么叫做“执取相”呢?就是不明白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在苦乐等幻境上念念相续,起执着故。(P048)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第四种叫做“计名字相”。甚么叫做“计名字相”呢?就是依托前面颠倒的执取,非实计实,分别一切假名言说,生种种烦恼。前面执取相是“俱生我执”,现在计名字相是“分别我执”。从无明业相至计名字相,虽然有粗细不同,但是总名都叫做“惑”。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第五种叫做“起业相”。甚么叫做“起业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名字,不了解名字完全是假立的,而跟著名字去种种取着,造下种种的“有漏业”,这就叫做“起业”。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第六种叫做“业系苦相”。甚么叫做“业系苦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起惑”“造业”而感受的果报,业果之报苦多乐少,故不得自在:不但生在欲界六道中是苦,就是生到色界和无色界天中去,还是免不了坏苦和行(P049)苦。因为没有超出三界,总是“有漏”,在生死中不能作主,所以不得自在。我们说了这半天,都是吃了“无明”的大苦,因为无明能够生出一切染法,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染法都是不觉的相故。反过来说一句:假定是觉悟了的话,那里还会起惑造业,去受果报呢?所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只有“惑、业、苦”三道,无始无终在那儿流转,决定没有一个什么创造者在那裹主宰和管理。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现在再来谈谈“觉”同“不觉”都有两种相,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同相”,第二种叫做“异相”。甚么叫做同相呢?好像各种不同的瓦器,杯盘壶碗,形式上仅管各式各样,而它的原质都是微尘所成的,没有什么不同。这个道理如果明白了,那无漏的种种幻业和无明的种种幻业,染净的性质虽然是有两种不同,如果找出它们的本来面目,同是真如的性相,那是一(P050)样的。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前面说的觉与不觉同一个真如的性相,恐怕大家不相信,所以马鸣菩萨引佛陀所说的经典来证明,在佛经上有这样的话:依据这真如的道理,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常住,已经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要知道菩提这件东西,是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所谓“天真本具”,决定不是可以修的,可以作的。如果真是可修可作,那变了有为的生灭法,那还成个甚么佛?所以说修说作,那都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叫做幻修幻作。归根究底,正如《楞严经》上所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才是正知正见。既然说毕竟无得,当然是无色相可见,这就是法身如来。然而有许多经论上,又说有色相可见,这又是甚么意思?这就是随无漏的幻业所成,就(P051)是功德的报身如来和示现的应化身,并不是智色不空之性。这“智色不空之性”六个字要注意!“智色不空”那是指“报身”,“之性”的“性”字那是指“法身”,所以重在“性”字。意思就是说,不但是法性身看不到,就是报身佛的自受用身也是看不到的,唯有如来自受用的法乐。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前面所讲的是“同相”,现在再来讲“异相”。异相好像甚么东西呢?好像种种瓦器,杯盘壶碗,形式当然各各不同。这个道理明白了,那么,这无漏的染幻差别和无明的染幻差别,当然是不可以一体同观啊!然而为甚么这觉与不觉有同相和异相呢?要知道,设若不知道“同相”,众生就永无成佛的希望;设若不知道“异相”,众生就不去修行,睡下来等候成佛吗?当然是不可以。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是这个意思。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P052)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这一段我先来打诸位一个招呼,就是研究和阅读的人,切切不要拿唯识法相上的名词来分析,说甚么“心”是属于集起的第八识,“意”是属于思量的第七识,“意识”是属于了别的前六识。《起信论》的章法倒不是这种布置,还是老老实实,照本文的解释稳当,请读者先注意一下。
  上面讲的染净生灭之相,现在来讲生灭的因缘。意思就是说,为甚么好好的不生不灭而会变成了生灭呢?这里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就是依托众生心、意、意识,转变生起的原故。这个道理怎样解释呢?因阿赖耶识杂染的意义才说有一个无明,因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生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所以这个“意”不是单单指的第七识,而是合“三细”“二粗”五相而成,试看下面的问答,就显然的明白。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现在把这一个意,分开五个名字来解释。那五个名字呢?第一个叫做(P053)“业识”,甚么叫做“业识”呢?就是由无明的力量,不觉而起心动念。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第二个叫做“转识”,甚么叫做“转识”呢?就是依托不觉的动心,妄见一切境界的相状。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第三个叫做“现识”,甚么叫做“现识”呢?就是说,此识能现出一切境界,好像明镜一样,能显现一切色像。这现识的功能就是这样,能够随顺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一对就现,也没有什么前后的分别。好像照相一样,一照即现,因为一切时都是任运自然而生起的,所以常常现前。以上“业识”、“转识”、“现识”也就是三细的异名。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第四个叫做“智识”。甚么叫“智识”呢?这“智”倒不要误会是智慧(P054)的智,乃是不觉妄生分别的邪智。因为它不能了达一切法本来是自心所现,非实计实,在那儿妄生分别,在没有染净平等法中,而妄生分别种种差别不平等之法。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第五个叫做“相续识”。甚么叫做“相续识”呢?就是同前面的妄念相应之后,念念不断。对于过去无量世以前所造的“善”、“恶”等业能令不失,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所受的“苦”、“乐”等报又能成熟,一点也不会差错。还有一种功能,对于现在已经之事,忽然间会起念;就是未来之事,它也就能够使令他不知不觉的去思虑。因为这种原故,所以才知道三界所有的一切根身和器界,完全是虚假,都是由众生的妄心所造成的,如果离开了心念,也就没有六尘的境界。这相续识和上面的智识是属于六相中的前两种粗(P055)惑,连上面三细综合起来,都叫做“意”,这个“意”的意义和范围同平常所说的“意”是大大的不同啦!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这一段是解释上面的“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的注脚。这道理是怎样说呢?因为一切法的幻相都是从众生分别心而起,妄念所生。同时还要知道,所有一切的分别,并不是外面真有个什么东西给我们分别,其实分别还是分别自己心中所现之影像。然而妄心是不能看见自心,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妄心也是没有形相可得,好像指不自触,刀不自割一样,所以妄心是看不见自心。因此,我们就知道,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依托众生的无明虚妄心念而得住持。因这个原故就知道,一切法如镜中像,那里有实体可得呢?妄心所现的一切法完全是虚妄,怎样知道它是虚妄(P056)呢?因为妄心生起分别,才生起种种法的差别;如果妄心不起分别,到了一念不生的当儿,那真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那裹还有甚么千差万别的境界呢?所以知道它是虚妄。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这里所说的“意识”那实实在在是说的第六意识。不过这意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同时意识,又叫五俱意识,还有叫明了意识;一是独头意识。如果和前五识同时缘境者,那就叫做“同时意识”;假若不和前五识同起者,那就叫做“独头意识”。
  这里所讲的意识就是六粗中的相续识。它是依着凡夫的执着,越转越深,或执为我是有主宰,或执是我所有的物;前者是执为根身,后者是执为器界;一切法上生起种种妄执,随一切的事物上,用种种攀缘心,去分别六尘的境界,这就叫做“意识”。因为它能够分开来帮忙前五识起作用,所以(P057)叫做“分离识”,也就是“同时意识”。又因为它离开了前五识,也能够有独起的作用,所以又叫做“独头意识”。这个染污意识是依托我见和我爱,增长许多烦恼,所以叫做“染污意识”。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前面是说明染法生起之因缘,以下是讲净法生起之因缘。现在再把染法生起的意义说一说:设若是依托无明熏习所生起的“阿赖耶识”,这个道理是很深,当然不是凡夫和二乘的智慧所能知道,因为凡夫和二乘只能知道前六识的境界,七、八二识,未梦见在。要依托菩萨根性的人,从最初发起正信去观察赖耶微细的境界,设若证到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方能得少分知,因为他破了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身。就是到了十地菩萨,还是不能够尽知,因为他还有一分无明没有破尽,要到佛果的地位,把一切无明统统破了,才能究竟啊!(P058)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这一段是要说明这阿赖耶识甚深的道理,为甚么凡夫和二乘不知,就是菩萨还不能究竟的明了所以然。现在先来征问;为甚么佛能够究竟明了阿赖耶识的道理呢?答:众生这个真心从无始以来本来是清净,因为套上了一件无明的外衣,以致没有显现。这“真如”和“无明”都是无始以来本有的,好像矿中的“金”和“砂”,是没有先后的。真心既被无明所熏染,于是才有染心的阿赖耶识。然而要知道,外面虽有染心盖覆,而内在的真心还是常恒不变。这个道理别人都不知道,唯有佛陀才能究竟明了,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由此就可得到以下两种结论:(1)真心的体性是恒常没有丝毫的妄念,这就叫做“其体不变”。(2)因为众生不能了达真心的平等法界,它的相状完全同真心不相应,所以忽然生起了妄念,这就叫做“无(P059)明”。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以下是说明转染成净之次第,分为六种:第一种叫做“执相应染”。甚么叫做“执相应染”呢?“执”就是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染”就是染污,“相应”就是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境相符执着。这个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要到甚么时候才断呢?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极果,以及十信满心、十住菩萨才断了。因为他们都是破了“我执”,断了“烦恼障”的原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第二种叫做“不断相应染”。甚么叫做不断呢?“不断”就是“相续相”,它是依着“苦”、“乐”等境,念念不舍,相续执持,是分别起之法执,要到初地菩萨才断了。老实说,从十住以去,要经过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慢慢用种种方便去修学,一到了净心地,破了一分无明,见到了一分真理,才(P060)可以叫做究竟离了这个相续染。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第三种是“分别智相应染”。甚么叫做分别智呢?就是六粗头一个“智相”。它是依托妄境而去分别,所以弄得下面去相续执取。要从二地菩萨起,直到第七地菩萨才断除了。在七地以前用功观察的时候,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到了第七地,完全是用无相观,所以叫做“无相方便地”。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P061)
  第四种是“现色不相应染”。甚么叫做现色呢?就是三细中第三种“境界相”,这境界完全是无中生有,由妄见而生。它也算是染污法,不过它还没有发现出来,还在赖耶识中,心境还没有相对,所以叫做“不相应”。它是由根本无明而熏动净心,所以妄现境界,要到第八地菩萨才能断了。因为他能够变瓦砾而成黄金,所以叫做“色自在”。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第五种是“能见心不相应染”。甚么是能见心呢?就是三细中第二种“能见相”。它是由无明熏真心而生妄见,至九地菩萨方断。因为他能变浊世成净土,随心转变,所以叫做“心自在”。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第六种是“根本业不相应染”。甚么叫做根本业呢?业是动作的意思。根本,是由根本无明的原故,所以妄心才会妄动;因是根本上妄动,故名为“根本业”,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无明业相”。要到十地菩萨以后,金刚喻定进入如来妙觉的时候,才能最后断了这生相无明,名为成佛。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甚么叫做“不了一法界义”?就是众生因为有了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不明了真如法性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叫做“法界”。这裹有三个次第,第一是“相似觉”,从初住至初地,所以说“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第二是“随分觉”,从二地至九地,所以说“入净心地随分得离”;第三是“究竟觉”,(P062)那就是如来地了,所以说“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这里是解释相应和不相应。现在先解释相应,怎样叫做相应呢?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法,虽然是不同,但是心境是相对的,同时染净差别的境界是分别得清清楚楚,所以叫做“相应”。又说“心”是心王,“念法”是心所,所以叫做异。王、所虽异,缘、境同时,所以才叫做“相应”。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上面是解释相应,现在再来解释怎样叫做不相应。不相应的意义,就是这“三细”的境界,尚在赖耶识中,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尚且未分,所以叫做“不相应”。又说“王”“所”既然未分,当然不同时缘境,所以才叫做“不相应”。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这里是说明两种障,一是“烦恼障”,一是“所知障”。烦恼障是障甚么?(P063)它是能障真如的根本智。真如本来是平等,没有能所,因为有了阿赖耶识的染污心,所以在无差别之中而分出有差别的能所,所谓能见之心与所见之境;妄心妄境,如一目有病,妄见空花,所以叫做“障根本智”。
  所知障是障甚么?它是能障后得智。因为宇宙万有事事物物,但有一法皆应可了知,然而所以不知者,因为智慧不够,或者有一点小慧,坐井观天,在佛经上叫做“劣慧”;或世智辩聪障碍深入大乘的佛法,所以叫做“智障”,前面叫做“障真谛”,后面叫做“障俗谛”。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以下是说明烦恼碍和智碍的状况,这意义是怎样说法呢?因为烦恼障是由阿赖耶识的染污心,而生起能见的心和所见的境,去妄取彼此的境界,这就违背了真如的平等性。至于智障他是不知道一切法本来是常住寂静的,那里还有甚么生灭?但是因为无明不觉,妄与一切法相违,所以不能够(P064)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都能够知道,这就是智慧下劣,没有证到“差别智”啊。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上面所说的是生灭因缘,现在再来说说生灭的相状。也要分两种来说,那两种呢?一种是粗,一种是细。粗相是心境相对,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四种粗惑,与心相应;细相是心境没有相对,不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细惑,与心不相应。在这粗细两种相之中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粗中之粗,那是凡夫的境界,就是六粗之中的执相应染。第二种是粗中之细和第三种细中之粗,那是菩萨境界,也就是六粗的不断相应染和分别智相应染,以及三细中的现色不相应染和能见心不相应染。第四种细中之细,那是佛陀的境界,也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根本业不相应染。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P065)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现在我们要研究这粗细两种生灭,究竟是从何而有。推根究底要归于无明熏习,“依因”“依据”而有。甚么叫做依因呢?就是平常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甚么叫做依缘呢?也就是平常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论文上说的:“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设若因如果灭了,那末,缘当然也就会同时灭了;根如果坏了,枝叶当然也会枯萎。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无明的因灭掉了,那么,前面的三细不相应心当然会灭了。境界的缘灭掉了,那么,后面的六粗相应心也就会灭了,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因果定律”。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P066)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上面这一段问答和法喻,我们研究佛学的人是要特别的注意,因为是学佛的人一件很重要的事。问的意思就是这样说:设若心体真是灭了的话,那么,为甚么又说相续呢?既然说是相续,那么,为甚么又说是究竟灭呢?因为这两件事是不能相容的矛盾律啊。
  试看他答得真巧妙!我所说的灭但是心的生灭相上说灭,并不是说心的不生不灭体性也有生灭啊!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风的话,它是依托水才有动相,设若水也灭了的话,那么,风相自然就断绝了,因为它没有依托的地方啊。但是,水性完全没有断灭,所以风相照常是相续的;可见是风灭了的原故,动相当然随着它灭,并不是水也跟着风一齐灭掉了。这譬喻如果真是懂了的话,那么,无明的风也是这样,它是依托心体而动的,设若心体也断灭了的话,那么,众生岂不是也断绝了?因为没有心体去依托啦。但是,心体既然没有断灭,所以心相可以相续。最后的结论是:(P067)愚痴的无明灭掉了,心的生灭相当然停止了它的作用,并不是连心的光明无漏智也跟它灭掉了,它是巍巍不动的。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现在再来讲讲四种法的熏习义,无论是“染法”或“净法”,才生起不至于断绝。那四种呢?第一种叫做“净法”,那就是真如的佛性。第二种叫做“一切染因”,那就是不觉的无明。第三种叫做“妄心”,那就是阿赖耶的业识。第四种叫做“妄境界”,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染尘。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如果不懂熏习的道理,可先来说个譬喻给你听。好像世间上人的衣服本(P068)来是没有香气,设若有一个人用香水常常去洒在上面,那么,自然就会有香气。这个譬喻如果懂了的话,“真如”和“无明”互相熏习,也就是这样。因为真如本来是清净的东西,实在是没有丝毫的染污,但是,因为常常有了无明去熏习,所以才有染污的相状。反过来说,无明的染法实在也是没有净业,但是,又因为有了真如去熏习,所以又有清净的业用。假使没有“无明”来熏习,我们也就不会来做众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真如”去内熏,我们也就永远不能够成佛。这道理是很要把它弄清楚啊!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上面这一大连串读起来真有兴趣!这里先说染污的熏习。怎样熏习才生起染污法不断呢?就是说,最初还是要依托真如,才有无明。这真如同无(P069)明都是无始,没有谁先谁后,好像矿中金同沙一样。平常说“妄依真起”,不可说“真能生妄”。譬如空花,只可说“花依空现”,不可说“空能生花”。真如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的染法去熏习真如,虽然不能作“亲因缘”,但是,也可作“增上缘”。因为有了无明常常去熏习的原故,就把好好的真心,而变成了妄心。这妄心就叫做阿赖耶识,也就是开头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所成的。老实不客气讲啊,无明既然可以熏习真如,那么,妄心也可以熏习无明。好像你既然可以忤逆父亲,那么,你的儿子当然也可以忤逆你,所谓“檐前滴水,点点无差”。总而言之,病在不明了“真如”是“人人本具”的原故,所以“不觉妄念”生起,而现出许多的“虚妄的境界”,上面就叫做“无明不觉生三细”。现在又因为有了虚妄的境界,就成了染污法的助缘,又反过来去熏习妄心,所谓“一代不如一代”啊!这样一来,令其念念执着,既已起惑,当然造业,那裹有不受果报的呢?这“惑、业、苦”三道的生死流转,无始无终,轮回不息。这是佛学上的“缘起正理”,并没有一个创造者或主宰者于其中执政啊。(P070)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这里有三种熏习义,第一种是“境界熏习义”,第二种是“妄心熏习义”,第三种是“无明熏习义”,而每种之中又各分二种。境界熏习义有那二种呢?第一种叫做“增长念熏习”,什么叫增长念熏习呢?就是说,这阿赖耶的业识因为有了虚妄境界资熏的力量,就能够增长意识中的微细分别,也就是智相和相续相两种法执的分别。第二种叫做“增长取熏习”,什么叫做增长取熏习呢?就是增长前五识事识中的粗分别,也就是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两种我执,见和爱两种烦恼。
  妄心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业识根本熏习”,就是说,这阿赖(P071)耶的业识去资熏根本无明,不能离开妄念,对于无明和真如之理迷惑了;它们所执着的法相以为是真实不妄,所以能令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一班菩萨,去受“变易生死”的苦恼。第二种叫做“增长分别事识熏习”,就是说,资熏见和爱两种无明,它们不明了一切境界统统都是不实,去分别执取,因此,所以去起惑,造业,而随业受报,这就是一般凡夫所受“分段生死”的苦报。什么叫做“变易生死”?就是“进化生死”。什么叫做“分段生死”?就是“轮回生死”。
  无明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根本熏习”,就是说,因不觉所以心动,因心动所以造业,因造业所以受报,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就名为阿赖耶识”。第二种叫做“所起见爱熏习”,这就是所起的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种种熏习,妄生执着,而成就第六意识的分别事识。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P072)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谁要了生脱死,只要把上面这一段看了,也就很容易明白。怎样熏习就可以生起净法不断呢?就是说,因为有了真如的东西,所以就能够常常去熏习无明;因为有了真如熏习无明的力量,所以能令妄心厌离生死的苦恼,去要求涅槃的快乐。
  又因为有了妄心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的缘故,因此又常常去熏习真如。工夫久了,最后自己能相信有真如佛性,才知道我们日用之中,所动的都是妄心;除了妄心分别之外,那里有实在的外境?由此,就可以修一切远离的方法,这是甚么原故呢?就是因为它能够照它真真实实的了知没有前面的五尘境界,修种种方便,而生起随顺的功行;对于一切境界不去执取,也不去忆念。能够这样一直的做下去,久远久远的熏习力就会把无明灭掉了。无(P73)无明既然灭了之后,妄心也就不会生起,妄心既然不生起,而一切虚妄的境界自然也会消灭。这“无明的因”和“境界的缘”统统都灭掉了,“心的生灭幻相”自然会没有了,这样就叫做得了“不生不灭的涅槃”,成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设若依他的位次排起来的话,就是:自信己性,当十信位。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当十住位。修远离法,当十行十向位。如实了知无前境界,当初地位。行种种方便而度众生,当二地至九地位。起随顺行,无执取与计名等念,当十地至佛果位。又,无明灭,心无有起,是灭前三种“相应染”。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下,是灭后三种“不相应染”,即“三细”也,如文可知。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这“妄心熏习”四字我们倒要很留意,并不可一概而论,统统都是不好。(P074)若妄心熏无明,那是加增无明之力,而令众生流转生死。若妄心熏真如,那是加增真如之力,而令众生速得涅槃。现在所讲的是属于后一种。
  然而妄心熏习也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一班想修行的凡夫,以及一般已得圣果的二乘,他们不知道有“七识”和“八识”,都是以第六的“意识”(叫做“分别事识”)去用功。他们都看到轮回生死是很苦的,发起一种厌离心,随各人的能力,广修福德智慧,慢慢也可以证到无上的佛果,这是属于渐进的。第二种是一类菩萨根性,他们发心是非常的勇猛精进,都是以前面“五意”(叫做“三细二粗”)来熏习,所以趣向涅槃是很快的。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现在再说到真如熏习的意义,也有二种,第一种叫做“自体相熏习”。甚么叫做“自体相熏习”呢?自体就是真如的理体,自相就是真如体上的智(P075)相;从体起智,由智照体。这样的互相熏习,自从无始以来,就具足无漏的法性,并且完备了不可思议的业用,来作观智所缘之境。依这境、智两种熏习的意义,所以有了力用,能令众生厌离生死的苦恼,而要求涅槃的快乐,自己相信本身就具有真如法性,所以发心修行。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这里有一个问答很有趣,问的意思就是说:设若照上面这样说“一切众生都有真如”,每人都可以同等的熏习,照这样说起来,人人都要一样才对,为甚么有相信的,又有不相信的呢?无量无边种种差别的不同呢?都应当大家同一个时候自己知道有真如这样东西,来精勤修习利益众生的种种方(P076)便,同等证入佛的大涅槃才对啊。
  试看他答得多巧妙啊!不错,真如本来是一样有,那里知道同时也有无量无边的无明呢?从无始已来,一切众生各各的根性也有差别,而业障也有厚薄不同啊。我们那里知道,超过恒河里面的沙以上的烦恼,这是依无明生起种种的差别;还有“我见”和“贪”、“爱”种种烦恼,也是依无明生起的差别。因此,我们就知道了,这样的许多烦恼都是依托无明生起的,所以前前后后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唯有如来才能够知道。除佛之外,谁也不能够知道啊!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P077)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这里有一个譬喻,说明佛法所说的要有“因”、“缘”具足,方得成办。譬如木中火性,才是火的正因。但是,木中虽有火性,设若没有人知道裹面有火性,又不假借一种方便,或钻木,或燃木,而木头自己能出火烧木吗?那决定没有这个道理。
  这个譬喻如果真明白了的话,那么,众生也是这样,一方面固然要众生具有真如佛性向内熏习之力,然而设若不遇到诸佛菩萨及一切善知识等,来作助缘,同他们开示指导,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成佛,教导许多法门,劝他们修习,都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设若不是这样,众生能自己来断烦恼、证涅槃的话,也决定没有这个道理。同时还有一件事情要知道:设若虽然有外缘之力,而裹面真如的净法本身没有熏习,这样也不能究竟厌生死苦,来乐求涅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设若“因”“缘”都已具足,真如本性自己熏习的力量,又能诸佛菩萨等慈悲的愿力来护持,然后才能生起(P078)厌苦之心,信有涅槃,来修习善根。因为修习善根成熟的原故,所以又能值遇到诸佛菩萨来开示教导,利益一切而令众生欢喜,才能前进趣向涅槃的道路。上面这一大段都是解释第一种“自体相熏习”的道理,现在再来谈谈“用熏习”吧。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前面说的“自体相熏习”,现在来说“用熏习”。甚么叫做“用熏习”呢?这就是众生的外缘之力。但是外缘虽然是很多,如果把它束起来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差别缘”,第二种是“平等缘”。怎样叫做“差别缘”呢?就是这一类众生,依托诸佛菩萨等,自从最初发心求佛道的时候起,一直到(P079)成佛的时候止,在这中间或者同诸佛菩萨见过了一回面,或者念过了一次,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的用人,或为知己的朋友,或为冤家仇人,或者做过了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的人,乃至一切所作无量无边的行缘,以生起大慈大悲熏习的力量,能生起善根,令众生增长慢慢成就,或者看见,或者闻到名字,都可以得到利益。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讲到“差别缘”,也有二种,第一种叫做“近缘”,马上就可以得度。第二种是“远缘”,那是要很久远的时间才可以度脱。在这近、远两种缘中分开来又有两种,第一种叫做“增长行缘”,意思就是增长菩萨的方便行缘。第二种是“受道缘”,那是由方便接受佛道而入正理。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P080)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上面所说的都是诸佛菩萨各各不同的“差别缘”,现在来说诸佛菩萨的“平等缘”。甚么叫做“平等缘”呢?就是说,一切诸佛菩萨他们的“愿力”都是要度脱一切众生,自然去熏习而恒常不舍。因为诸佛菩萨是了达“生”、“佛”一体,因同体的“智力”,所以能够随一切众生应见应闻的,而诸佛菩萨就现身同他们说法。这样说起来,就是众生依各人的“定力”,才能够平等一样见佛。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前面讲的“体用熏习”设若对机说起来,又分二种,第一种是前面的三贤菩萨以及二乘和凡夫,他们都是以第六识去修行。他们的长处就是信力,但是不能观察七、八二识。根本智的体既没有证到,后得智的业用当然没有(P081)显现,所以叫做“未相应”,就是未与真如的理体相应。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上面说的是未相应,现在来说已相应,“已相应”是甚么呢?就是说的法身菩萨。甚么叫做“法身菩萨”?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都证到了真如法性,他们都是以法性为身,所以叫做法身菩萨。因为登地以上的菩萨他们已证到了无分别的根本智,所以同诸佛的智用可以相应。他们都是依托证到了法性平等之力,而自自然然不加勉强,无功用行去修行,用根本智去熏习真如的理,无明自然也就不能存在。到这时可以同诸佛的体用平等相应,而广度有情啊。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前面所说的是染熏净习义,现在来说染法有尽而净法不尽。复次,现在(P082)再来说说无明的染法,它是从无始已来,一向就熏习不断,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才会完全断了。至于真如的净法,它虽然也有熏习,然而一直到了成佛,它还是照常的熏习,尽未来际,是永远的不断。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真如的净法是恒常的熏习,所以妄心一灭,而法身就会显现;因为从初地菩萨以后,他们都是随顺法性修习,所以无始无终,是没有间断的。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上面把立义分中的“是心生灭因缘相”一段讲完,以下再讲“摩诃衍自体相用三大之义”。现在先说“体相”:我们要先明白:真如的体相,一切凡(P083)夫、声闻、缘觉、菩萨以及诸佛都是没有增减,过去既然不生,未来当然不灭,究竟是恒常的。从无始已来,它的自性就满足一切功德:
  第一种是因为它本觉智慧的光明,能常常照了一切,所有的无明惑染都不能遮障,这叫做“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
  第二种就是无论它的方便智和真实智,若理性,若事相,都是双照,没有不穷尽透彻的,所以叫做“遍照法界义”。
  第三种就是因为智慧照了一切法的时候,丝毫都没有颠倒,了知心外无一法可得,万法都是唯心所现,所以叫做“真实识知义”。
  第四种就是因为真如本体,是永远离开了一切染污和障碍的垢秽,所以叫做“自性清净心义”。
  第五种就是真如自性不会迁移,也不会变坏。并且离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种苦恼,能够得大自在;无论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统统都断尽了,所以叫做“常乐我净义”。
  第六种就是能够永离一切的热恼,不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变,业(P084)障亦不能系缚,所以叫做“清凉不变自在义”。
  这还是略说几种而已,设若真是完全说起来的话,那真是还要超过恒河沙数的功德。试看:真如的体相它是不离的,并且是常恒相续不断的,平等一味没有异相,染净无二,性相融通。这种道理当然是不能用心去思,用口去议,只好总说一句“满足一切胜义”罢了。设若依真如本具的德相上来说,因为凡夫日用不知,只好叫“如来藏”,就是如来的宝藏裹面藏了有如来。这是约凡夫在缠的方面说,设若在诸佛出障圆明方面上讲,那又叫做“法身”。试问“如来藏”和“法身”有甚么地方差别?从相上说,叫“如来藏”;从体上说,叫“法身”。其实是一体,不过是“在缠”和“出缠”的分别。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这里有一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前面你不是说过了真如的体性,是平等平等,离开一切相的,为甚么现在又说前面这许许多多的差别的功德(P085)呢?答的意思更为巧妙!就是说:不错,功德实在虽然有这样多,然而还是没有差别之相,是平等一味。因为同是一个真如,既然同是真如,当然是没有差别,既然没有差别之相,所以叫做无二。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说两个譬喻给你听。譬如波浪的相,虽然是有大小起落的不同,然而水的湿性是没有两样的啊。又好像黄金的器物,虽然是有种种不同,钗钏瓶盘,而金性还是一样的啊。“真如”的体相也就是这样。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P086)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这一段文,我们一看就知道,就是把前面所说过的意义,正反两面来说明。先来说一个问题:你前面既然说真如是平等性,那么,又有甚么意义而说有种种差别呢?
  答覆这个问题,就是说,因为阿赖耶的业识生灭相来显示的,怎样显示法呢?因为一切法本来是没有,完全是众生的真心所现,实在是没有丝毫的妄念;后来因为有了这阿赖耶识的妄心,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起了妄念。有了妄念,就生起了妄见,然后才见种种妄境,所以叫它是“无明”。假定心性不起妄见,这当然就是大智慧的光明义。
  设若心中起了一种妄见,那所见的都是幻境,如翳目见空花一样,全是虚假,而真实的境界他当然是见不到的。如果心性能离开妄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遍照法界义”啊!
  设若心中动了妄念,那他的知见就不是真实,因为他所见的境界都没有自体,既然不是常,并且又是苦;既不是真我,当然是不清净,种种的热恼(P087)衰变,那里有丝毫的自在呢?其实说也说不尽,只好总说一句:超过恒河裹面的沙数以上的染污。因为对于这种意义说法,假使心性不动妄念,那就有超过恒河沙数以上的功德相义来示现。
  若心又起了妄念,看见前面一切幻境,那又不能遍知法界,只能看见一少部分的幻境。由此我们就知道,一切净法无量无边的功德完全是一种真如心所现的影子,再没有其他的妄念夹杂在其中,因此,一切功德统统都满足了,所以才叫做“法身如来之藏”。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密,摄化众生,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P088)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上面讲的是“真如体相”,现在来讲“真如用”。真如的功用是怎样呢?就是说,诸佛如来从前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起大慈大悲的心,来修行种种的波罗密行,去摄受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广大的誓愿,要把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一切众生统统都度尽了,并且亦不限定多少劫数。总而言之,尽未来际,摄取一切众生同自己的身体一样,但是还要不取着众生的相状。
  这是甚么意义呢?因为能够真真实实知道一切众生同我自己的身体是一样,真如佛性是平等平等,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不同。因为有这样大方便的智慧,来除灭“无明”,得见本有的“法身”,自自然然有不可用心思和言说的种种业用,这就是“真如佛性等遍一切处”的证明。虽然是有这样大的用处,然而没有种种相状可得。
  这是甚么原因呢?就是说,诸佛如来唯是无相的“法身”同一切功德所成的“报身”,叫做“智相之身”。这是第一义的真谛,没有世俗谛的境界,当然是离开了种种有为的施作。不过,但是随顺一切众生,或见到佛的相(P089)好,或闻到佛的法音,就可以得益,所以叫做“用”。这个道理好像“皓月当空,千江皆印”。如果我们众生的心水清净了,菩提之影自然会显现的。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记得吗?现在所说的是“真如用”。然而此用又要分为二种,第一是凡夫和二乘人所见的佛,是“应化身”。因为不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各人自己六个识所变的“相分”,他们都是以为见从外来,取着一切六尘的概念,所以不能完全尽知。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密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P090)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佛有三身,前面讲的是“应身”。现在来讲“报身”,也有两种,一是自受用报身,二是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是佛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的功德所得的报酬,这种法乐唯有佛自己受用,等觉菩萨也不能知道佛的境界,所以叫做“自受用身”。他受用是菩萨的功德各各所见的不同,二地菩萨所见的和初地菩萨不同,等觉菩萨所见的和十地菩萨也是不同,所以叫做“他受用身”。
  现在要讲到第二种,他们所依托的识不是前六识的“分别事识”,乃是依托第八阿赖耶的“业识”所见。是甚么人见的呢?是从最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他们自心所见的,这叫做“他受用报身”。
  这种身色是无量,相也是无量,好更是无量,平常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样及得上呢?不但正报如此,就是所住的依报,也是无量种种庄严,随所在都示现,那里有边际呢?当然是不可穷尽,也就没有一定的齐限,随其所应住的地方,都是常住不坏的。这样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六波罗密无漏的善行所熏生的,以及不可思议熏习成就的,这种相好具足无量无(P091)边,所以叫做“报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应化身有三种,一是“大化”,千丈之身;二是“小化”,丈六金身;三是“随类化”,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之类。所以凡夫所见的佛相是其粗色,随其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众生,所见的各各不同,而佛相也转变成了异类的苦相。好像畜生见佛和象一样,而提谓长者见佛又好像树神,所以知道六道众生见佛各各不同,这就是“应化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这里分做三类:(1)地前菩萨,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资粮四加行的(P092)菩萨,他们所见的佛相。因为他们深信真如法性,所以知道佛的色相庄严等事,都是无去无来,那里还有甚么大小的齐限?都是依托自己的真心所现,怎样离开得真如?然而地前的菩萨还是有分别心,因为没有登地证入法身。(2)初地菩萨能够分身一百个世界去作佛,那所见的佛身真是相好微妙。(3)菩萨地尽,就是等觉菩萨,那才能够究竟见佛圆满的相好。设若到了业识通通都尽了,能够摄相归性,唯一平等的法性身那里还见得有甚么差别呢?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里假设一个问答,问曰:设若照你上面这种说法,一切诸佛的法身是离开了色相的话,那诸佛就是无相,既然是无相,那又怎样能够示现有色相(P093)呢?答曰:这个“法身”就是“色体”,为甚么法身就是色体呢?因为它能够现色。平常不是有一句话吗?所谓“从本以来,色心就是不二”,因为“色性”就是“智”啊!怎样色性就是智呢?色体能够用智慧去观察是无形,那不是“智身”是甚么?因为“智性”就是“色”,所以叫做“法身”。又,法性是普遍到一切法上去,试问所现之色,有没有齐限呢?随心能示现十方世界,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也是无量,各各都是不同,那里还有分齐呢?好像一室千灯,光光可以相照,不相妨碍啊。这一种事事无碍的境界,当然不是凡夫的心识能够分别了知,因为这是真如自在的功用。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再来说说:我们切切不要误会,“生灭门”和“真如门”把它分成了两(P094)个。要想知道“真如门”,就在“生灭门”中显,不是离开了生灭门之外,有一个甚么真如门可得。须知水外无波,波能显水;金外无器,即器观金,生灭真如亦复如是。所以显示从“生灭门”,就可以悟入“真如门”。怎样可以悟入呢?我们只要用智慧去观察一下,推求这五阴的身体,色法和心法以及六尘的境界,它们本体上有妄念吗?当然是没有的。甚么原因呢?因为真心本来就没有形相,你就到十方世界去求它,也是求不到啊!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好像一个人,走到旷野中去,忽然间迷起来了,东南西北的方向都分不清楚,因此就把东方当做了西方,然而方向实在还没有转移,这方向就是比喻真心。我们众生就好像这样,因为被愚痴的无明所迷昧了,它把真心当做有妄念可动,其实真心那里会动呢?设若能够观察到真心本来是无念,那就可以随顺证入真如门啊。阅者至此,切须注意!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
  这种“我见”有二种,在五阴中计著有自在,有宰制之权衡,这叫做“人(P095)我见”;计着五蕴各有实性,这叫做“法我见”。以下是对治邪执的文。一切邪执都是依托我见而生起,设若离开了我见,邪执也就无从生起。这两种我见是初学大乘的人,因为迷教妄起,并不是外道所起的。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外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在二种我见之中先解释“人我见”从何而起?若依据凡夫方面说,分为五种原因。第一种就是:一般人听了佛经上说,佛的法身究竟是寂静的,好像虚空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佛说法身同虚空相似,是破一般人的执着,他说虚空就是如来的智性。这一种执着的病到底用甚么方法去对治呢?对治(P096)的方法先要明白虚空的相是虚妄,虚空的体是不实在。怎样知道虚空的体是不实在的呢?因为虚空这个名字是对色法说的,既然是对色法说有,所以也是可见的,令心去分别“这是色法,这是虚空”;因为不知道一切色法,本来就是心所显现,除了自心之外,那里有什么实在的外色呢?明白了这个唯心所现的道理,当然就没有色法,既然没有外色,那也就没有与色法对待之虚空了。所以说,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因为自己的虚妄心去分别才有,设若离开了妄动的分别心,那一切外面的境界当然就会没有。到这个时候,唯是一个真心,这个真心是普遍在宇宙万有一切法上的,这就是“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怎样可以拿虚空来作比例呢?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从本已来自空,离一切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第二种,就是闻到佛经上说:世间所有一切有为法,它的法体究竟是空(P097)寂的。不但世间是空,连出世间所说的真如性德和涅槃断德,这许多无漏的净法毕竟也是空啊!这种空不是现在才空,也不是死了坏了之后才空,是从本以来自性就是空,离一切相。因为不知道佛说这话时,他是为破除一般人的执着,所以说真如和涅槃的体性,都是空寂。那么,怎样去对治这病呢?要明白,真如涅槃体性上妄念染污法虽然是不可得,然而真如涅槃自体上的无量无边性功德还是照样具足的。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第三种,他闻到佛经上说:如来藏真心中,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真如之体就备具一切功德之法。因为他们不能了解佛说的原故,他就说如来藏真心上,实在有甚么色法和心法,体的自相和义的差别。怎样去对治这种执着呢?只要知道只有一个真如的体义,再没有其他染污和清净的差别。说染污,说清净,那都是对待的名词,与真如法是不相应的。(P098)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故。】
  第四种,闻到佛经上说:一切世间上所有生死的染污法都是依托如来藏真心而有,说一切诸法,都不能离开真如而有。因为他不了解佛所说的原因,所以他说如来藏真心的自体,就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染污法。怎样对治这种错觉呢?因为真心的如来藏,从本已来,只有超过恒河沙等清净的功德,这功德和真如是不离,不断,不异的。因为一切烦恼的染污法唯是虚妄而是,本性是没有,从无始以来,就和真心相反的。设若真心体上也有虚妄的东西,而能够使它证真会实,虚妄永息的话,决定没有这种道理。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P099)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第五种,闻到佛经上说:依如来藏才有生死的染污法,也是依如来藏才有涅槃的清净法。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了解佛说的原因,他谬说众生有始。因为他看见众生有始,调回头来又说:佛所证得的涅槃也有终尽的时候,将来还要堕落再做众生,这真是邪说啊!怎样对治这邪见呢?因为如来藏本来就没有边际,就是无明之相,也就没有最初的起相。设若说三界外有众生始起的话,那是外道经上才有这种说法。又如来藏也就没有后际,因为诸佛所证得的涅槃同如来藏是相应的,所以没有最后的边际。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对治?以五(P100)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前面是讲的“人我见”,现在来讲“法我见”。“人我”以为有一个主宰,“法我”以为有实在的事物。为甚么佛对二乘人但说“人无我”而不说“法无我”呢?因为二乘人他们看见五阴身是苦,是空,是无常,是不净,是无我,是生灭之法,所以对于这生死很怖畏的,而妄求涅槃的快乐。这病根用甚么方法去对治呢?要先知道五阴法的自体,本来就是不生,不生那里还有甚么呢?不生不灭,不是涅槃是甚么?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对治邪执中,上面是说“对治离”,现在是说“究竟离”。怎样叫做“究竟离妄执”呢?应当先要知道,“染污法”和“清净法”都是对待的假名啊!(P101)如果离开了对待的假名,那里还有甚么染净的自相可说?所以我们就知道,一切法的本体,从本已来,就没有这许多噜噜苏苏的色呀、心呀、智呀、识呀、有呀、无呀。你如果不相信,你去恭恭敬敬请问它一声,看看它回答你是甚么?可见最后还是一句不可说相,而在不可说相之中又生起言说。那还要知道,是如来慈悲,用善巧方便,在无可言说之中来假以言说,是为着甚么事呢?因为要引导众生。其实佛的旨趣要众生离了妄念而归于真如,因为念一切法,就会令心念有生有灭,不能证入实智啊!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趋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
  现在要讲到“分别发趣道相”。“发”是发心,“趣”是趣向,“道”是一切诸佛所证之道,“相”是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趋向之义相。这“发心”略说有三种,即为四要,就是“信解行证”。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P102)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现在于三种发心之中先讲“信成就发心”。这“信成就发心”是甚么人呢?是在十信位的人。在未得信位以前,不信善恶业果的人叫做“邪定聚”。入信之后,或进或退的,叫做“不定聚”。在初住以上决定不退信心的人,才叫做“入正定聚”。这种“不定聚”的众生要修何等法,才能够入正定聚呢?(1)内有本觉智种,(2)外有教法闻熏,发起善根,才能信业果报。得信心成就,堪能发心,要多久时间呢?要经过一万大劫才可以。所以:(1)向依何等人?(2)向修何等法?(3)向得信成就,堪能发心。在答案中:(1)依托十信位的人。(2)因为他们有熏习善根的力量,能够相信善恶业果,生起十善的心;(P103)同时,厌离三界生死的大苦,欲求无上佛果菩提,所以多生多劫都能遇到诸佛出世,来亲近,承事和供养,修行这信心。(3)要经过一万大劫,信心才可以成就。下面就是发心几种因缘:(1)诸佛菩萨教他发心。(2)或因大悲自己发心。(3)或因护法能自发心。这样的信心已经成就了的人,能够发心的,那就可以进入初住以上的正定聚。到这时才是永远都不会退转。(4)“习种性”和“性种性”两种都有了,就叫做“住如来种中”,和“正因相应”。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前面所说的人善根厚,烦恼轻,遇缘胜,满万劫,故得决定不退。这种人善根薄,烦恼重,遇缘劣,万劫未满,故或有退堕。所以说,设若有一类(P104)众生,善根很微少,从久远劫已来,烦恼又非常的深厚,虽然是遇到了诸佛,也得于供养,然而所起的是人天的种子,或者起二乘的种子;设若有求大乘的人,根性也就不定,有的时候进,有的时候又退。还有供养诸佛,没有到一万大劫,在其中如果遇到了好缘,也有发心的:(1)有的人看见了佛的相好而发心的,(2)或者因供养出家人而发心的,(3)还有遇到了二乘人劝他发心的,(4)或者学别人发心。这样各色各样的发心不同,通通不定。最坏的就是一遇到了恶缘,又退失了堕到二乘裹面去了,这就是比较前面那种人根机次一等了。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P105)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怎样去发心呢?(1)要有“直心”,要能一心正念真如法性。(2)要有“深心”,要欢喜修集一切的善行。(3)要有“大悲心”,要想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前二心是自利,后一心是利他。行门虽有无量,三心摄尽。这里有个问答很好啊,问曰:前面不是说过“法界同是一相,佛体本来无二”?那么,为甚么不单念真如就够呢?还要假借求学种种善行做甚么?答曰:你这个问题我可说个譬喻,来明白这道理:譬如有一个大摩尼宝,它的本性虽然是明净,然而因为藏在地下很久,而有垢秽,设若有一个人,虽然是念宝的清净本性,不去用种种方便去磨光刮垢,究竟不得清净。我们众生的真心虽然是本有光明,然而因无始已来无量烦恼的垢秽,障蔽了它的本来清净,若人虽念真如,不用种种方便去熏修善法,也就不能够清净。因为众生烦恼的垢秽无量,普遍到一切法上去了,所以要修一切善行,才能够对治。设若一个(P106)人能够修行一切善行,自自然然就会归顺到真如法上去。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要把信心发起来,也要有种种方便。首是“行根本方便”:要用般若的正智,去观察一切法,自性本来是无生,离开了种种妄见,所以不住生死。再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作的善恶业果那是丝毫都不会漏失。这样就能够发起大悲心,多修无量无边的福德,去摄受教化一切众生,不同二乘人一样,沉空滞寂的住在涅槃窠里面,这就是因为能够“随顺法性”的原故。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第二种方便就是“能止方便”。因为这种人对自己有惭,对人家有愧,自己知道有过失,赶快的去悔除,所以对于一切恶法能够止息,不会使令它(P107)增长起来。因为能够“随顺法性”,所以可以离了一切过失,正所谓“诸恶莫作”。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佛教裹面所讲的道理虽然是很多,然而总括起来,不出两种:(1)在“恶”的方面要努力去止,(2)在“善”的方面要努力去作。在作善的方面又有两种:(1)没有作过的善固然要发心去作,(2)就是已经作过了的善,还要常常增加才对。但是作善以甚么为标准呢?如供养可以离“悭贪障”,礼拜可以离“我慢障”,赞叹可以离“毁谤障”,随喜和劝请可以离“嫉妒障”。所以说,第三种最要紧的是要把自己的善根发起来,还要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用这种种的方便——要精进供养三宝,要礼拜三宝,要赞叹三宝,要随喜人家所作功德,要劝请诸佛及高僧大德讲经说法,常住在世间上度生,不要入灭,能(P108)够这样去做,因为爱敬三宝的缘故,心中非常的淳和厚道,信心才可以增长;他们的志愿是求无上的佛果,这是得生智慧的利益。同时又因为仗佛、法、僧三宝威力的所护,所以业障一天一天的消除,善根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永远的不退。这都是“随顺法性”的缘故,所以能够得灭障的利益。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发心的人要具足三个条件:(1)要有长时心,(2)要有广大心,(3)要有第一心。因此,所以说第四种是发心的人,要有大愿平等的方便。先要发大愿,要到未来无穷无尽的时间,去化度一切的苦恼众生。要统统都度完了,不可以留下来一个,令他们一个一个都要证到无住涅槃。因为是“随顺法性”的缘故,所以令它永远不会断绝。同时,法性也是普遍广大,是遍于一切众生分上,都是无二无别,那里有甚么彼此不同的地方呢?都是究竟寂灭的啊。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P109)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槃。】
  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发了上面“长时心、广大心、第一心”这三种心的话,到了初住的时候,虽然没有到深位,能够多分而见法身,但是少分法身也就能见。这见不是用肉眼见,而是用般若的慧眼。这身不是肉身,而是一切法的空性以及功德法为身。因为他能够亲见到法性,所以随各人的愿力,能够示现应化身八相成道,而利益众生。八相例如释尊:(1)下兜率天,(2)降王宫,(3)住摩耶胎,(4)出胎降生,(5)出家,(6)成道,(7)转*轮,(8)入于涅槃。大乘不说“降魔”,加“住胎”,因为大乘了达“魔佛一如”故。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这一段文是说这一种三贤的菩萨,因为他尚没有登到初地,所以还没有亲证法身。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他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所作的一切有漏业种,还没有完全断除,不但变易生死的微苦还是存在,就是分段生死还是要(P110)随他受生,所以有生死的微苦相应。然而和凡夫确大大的不同,因为凡夫完全是随业受生,而菩萨不是随业,而是“乘愿度生”,因为他有大愿自在力的原故。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这里有一个问难:照你前面说的,这种菩萨不同凡夫一样,因为他不是随业来受生的。那么,《璎珞本业经》上为甚么又说“七住菩萨还要退堕”呢?好像舍利弗一样,遇到了恶知识,还是有堕缘。所以说,经上虽然有说退堕的话,其实是方便说的,不是真会退堕。不过是为了初发心的菩萨,他们还没有入正定聚,怕他们生起了懈怠心。因此,说有退堕的话,是为了恐怖他们,令一班初发心的菩萨,勇猛精进罢了。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P111)
  上面所说的这一种菩萨是信成就发心的菩萨,这一种菩萨工夫也就很好。他们一发了心之后,就远离了胆怯和懦弱的心念,无论怎样,他们只有往前进,决定不会再退堕到二乘的地位,何况退堕人天以及四恶道呢?他们纵然听到佛经上说的“行菩萨道不容易,要经过无量无边阿僧祗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种种苦行,才能够证到佛的涅槃”,他们也不会胆子小,怕起来,为甚么呢?因为他们已经相信,知道了一切法的法性,从本已来它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啊!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祗劫将欲满故。】
  “解”,能解法空,“行”,顺行十度。十行圆满,位在十回向,比前面十信满心,入初住时,功行转胜。因为这种菩萨从最初正信已来,发心修行,至十回向的时候,已经有了第一个无央数的长时,现今到了“向”位,要进入“十地”位,所以叫做将满。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P112)随顺修行檀波罗密。以知法性无染,离五谷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密。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密。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密。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密。】
  真者不伪,如者不变,法即法性。异前位,故曰深;异后位,故曰解。六度通于人天二乘所修,皆未离相,故云事六度,不名波罗密。今修六度,一一皆能离相,所谓“三轮体空”。如布施,不见有能布施之我相,亦不见有受者之人相,更不见有中间所施物之法相,故《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若能如是布施,则名菩萨。布施离相,五度亦然。波罗密即到彼岸,究竟圆满之义。檀那即布施,尸罗即持戒,羼提即忍辱,毗黎耶即精进,禅那即静虑,般若即智慧。六度若能离相,故皆名到究竟圆满佛果之地位,否则,不过人天福报而已。因真如法性本来无贪,无染,无瞋,无懈,无乱,无痴,故修六度方能离相。(P113)所谓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如幻而修,非空非有,不断不常;菩萨之中道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幻修幻证之悲智双运,大方便善巧之菩萨也。深解真如,即了因解胜;所修离相,即缘因行胜。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证”,亲证真如。“净心地”即初地菩萨,“究竟地”即金刚后心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由初地二地以至等觉,他们所证的境界就是“真如法性”。真如理体既然没有能、所,为甚么又说有境界?这是因为在菩萨位时,业识尚未全空啊!既有业相,当然有能见相;既有能见相,一定有境界相,这是因识说有境界。至于如如智契如如理时,那是能所双泯,因为理智不二,更无智外的如,亦无如外的智,如宝石之光照宝石之体,故曰“无有境界”。智相之身名为“法身”。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P114)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上面是明它的体,是根本智亲证真如的体;现在是明它的用,是后得智起化他的用。所以说,这一类菩萨他证到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性,所以在一念的时间就能够到十方所有的世界裹面,去供养十方所有的一切诸佛,并且请十方诸佛,常转*轮。这种菩萨的工作,他们的言行只是开导一切众生本有的真如佛性,来利益众生,连文字的形迹也不要落着,所谓离文字相。

  【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祗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这种菩萨既然证到了根本智和后得智之后,那他们方便善巧的方法也就很多很多啊。有时候,不依位次,不假阶级,可以从初地一直超至佛果,这是为一班胆子小的人,说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他倒怕起来。然而有时候又相反的说,成佛是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三个大无数劫,这又(P115)是为了一班懈怠和轻慢的人说的,他们以为成佛若是这样容易,那倒不希奇了。他们能够开示这样许许多多的方便,无论是说迟说速,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祗劫故。】
  印度话叫做阿僧祗,翻成中国语的意义,叫做无央数,三阿僧祗即是三个无央数。照释迦佛自己说:他供养七万七千佛圆满了,才叫做第一个阿僧祗。又供养七万六千佛圆满了,是第二个阿僧祗。再供养七万五千佛圆满了,才算是第三个阿僧祗。劫,印度话叫做劫波,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做长时。(1)增减劫。从人寿十岁起,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名一增。又由八万四千岁,过百年减一岁,一直减至十岁,名一减。这样的一增一减,名一小劫。经过二十次增减,名一中劫,四个中劫才叫做一大劫。(2)芥子劫。四方上下百由旬(一由旬八十里)城廓,满中芥子,有长寿人,过百年取一粒出,将芥子已取尽,名一大劫。(3)方石劫。四方上下百由旬有一石,取天(P116)衣袖(六铢重),过百年在石上拂一次,将此石已扫尽,名一大劫,由此可知三大阿僧祗劫时间之长远也。前据方便,或速或迟;此据实行,无论种性,都是大乘根机。发心行菩萨道,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所证的真如也是一样,决定没有甚么超过的方法。我们把这一段文看过了之后,应当如何策励自己,才可以圆满佛果?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上据实行,此约应机,因为众生的根机、好乐、秉性各各不同,所以所见的和所闻的也就不一样。菩萨要随顺众生,所以示现的行门也就有种种的差别。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登地菩萨虽然是证到了法身,因为有三种心微细起灭之相,所以不能同(P117)佛德一样。那三种心呢?第一种是“真心”,那是根本智所证的理体。第二种是“方便心”,那是后得智,能观机逗教,利益众生。第三种是“业识心”,就是阿赖耶识,其实还是有能见的转相和所见的现相,有微细的生灭,所以不同佛地的净德。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前面是明菩萨的“因德”,现在是明佛地的“果德”。所以说,菩萨的功行既然圆满了,就在色界顶上色究竟天成报身佛,示现最高大之身。“一念相应慧”就是始觉智,已经觉至心源,始觉的智和本觉的理体合一,所以叫做“相应”。无论是根本无明以及枝末无明,通通破尽了,能够照了诸法,所以叫做“一切种智”。这是自利行圆满,也就是前面说的智净相。自然而有无漏不思议的业,这是从体起用,自然而有。就是工夫纯熟,用不著作意,能现三轮(身能现通,口能说法,意能鉴机),能普遍到十方世界,去利益(P118)众生,这是利他的用胜,也就是前面说的不思议业相。因为佛果的功德是不可以用凡夫的心量去思惟,也不可以用凡夫的语言去议论,所以叫做“不可思议”。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 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这一段问答就是:因为虚空有这样大,世界又有这样多,众生的心量又各各不同,可说是无量无边的境界,有心去思量,尚且难解难知,何况把“无明”一断,心想都没有了,怎样能明了一切法,而叫做“一切种智”呢?这是把“无明”当作“心想”的错误啊!

  【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
  答复这个问题,就是先要知道,一切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实有,本来是一个真心,就要离开了虚妄的想念。因为众生妄见境界,所以不能同法性相(P119)称,因此,就不能决断明了一切诸法。

  【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我们平日都是以有分别为有知,以无分别为无知,这是大大的错误啊!要知道有分别是妄知,无分别才是真知。这无分别不是同土木金石的无知,乃是去??亲憎爱的妄知,而得到法性平等清净的真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无漏真净涅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佛如来既然破了业识,当然没有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即无能所,心境一如,无自无他,无彼无此,当然是无所不遍。既无妄念,所以叫做真实。“真实心”就是一切诸法的实性,这实性的自体能够照了一切妄法(即前面所说的虚空、世界、众生种种诸法)。诸佛既然证了真心之体,则从体起大智用,有种种方便,随顺一切众生根性、好乐、智慧有大小深浅利钝的不同,诸佛都能够观察他们所应得解的,来开导指示他们种种法义,所以叫做“一(P120)切种智”。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前面所问的是一切种智,现在所问的是自然业用。意思就是说,若是照前面说的,一切诸佛都有自然的业用,出现一切处,都能够利益众生的话,那么,一切众生无论是看见了佛的身体,或是看了佛的神通变化,或者听了佛说法,没有不得到利益,为甚么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看不见诸佛呢?

  【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答覆这个问题,非常的明显。就是说,诸佛的法身本来是平等,普遍一切的处所,因为他所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都是任运自然的,丝毫都用不著作意,所以叫做自然。这好像一月在天,普照大地一样,但是要依托众生的(P121)心才能够显现。因为众生的心好像镜子一样,设若镜子有了垢秽,那色像就不能显现了。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众生的心垢设若没有消除,那诸佛的法身也不会显现。所以佛经上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就是这个意思。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解释分前面已经通通说过了,现在再来说说“修行信心分”。前面是对已入正定聚的人说的,现在是对未入正定聚的人,故说“修行信心”这一分。这是依下劣的根机,发心没有坚定的人,信心还没有圆满,恐怕他们会堕落在二乘裹面,所以特别说这“四种信”、“五种行”,使信心圆满之后,能够入正定聚。再问:信心要怎样才算是真心?信了之后,又怎样去修行?所以下面答覆,信心略说有四个条件,那四种呢?

  【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P122)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信心虽多,不出两种:一者“内因”,二者“外缘”。内因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够好乐忆念,这叫做“信根本”。外缘就是“佛、法、僧三宝”:佛如良医,法如药方,僧如看护者。因信“佛”有无量的功德,所以能够发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要同诸佛一样,愿求一切种智。因信“法”有大利益,所以常念要修习六种波罗密。因信“僧”能够称真如之理而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地上菩萨,所以常乐亲近他们,都是为的求学和如实修行。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前面是说信,现在是说行,有信无行,信力不充,遇缘便退。“门”是通义,由此五门能通至佛果。“五门”即是“六度”,止即是“定”,观即是(P124)“慧”,“止观”就是定、慧,合说故。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的行门,也是老生常谈的法门。现在来先说布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怎样呢?就是看见一切众生来求索的人,此菩萨都能够将自己所有的财物,随自己的力量去布施;因为一方面能够令自己舍弃悭贪心,另一方面又能够令众生生大欢喜,这叫做“财施”。第二种是怎样呢?就是看见有灾厄苦难的人,在惊慌恐怖危害逼迫的时候,若尽己力堪能任持做得到的事情,菩萨都无所畏地去做,这叫做“无畏施”。第三种是怎样呢?就是众生有来求佛法的人,菩萨随自己能够了解的佛法就方便同他说说,不应当贪着求名利恭敬的心,来裨贩如来,唯有念自他成佛度生的希望,将所有的功德,来通通回向觉道,这叫做“法施”。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瞋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戒有三种:(1)“摄律仪戒”——不伤害众生的生命,不侵占别人的财物,不损害他人的名誉,不搬是非,不骂人,不骗人,不说秽污的话,没有贪心,没有嫉妒,不欺人,不奸诈,不谄媚,不歪曲,没有瞋恚心,邪见更没有,这都是律仪戒所摄;(2)“摄善法戒”——例如已经出了家的人,因为要折伏自己的烦恼,所以要远离愦乱热闹的地方,欢喜常住在寂静的处所;并且修习少欲知足的苦行,在十二种头陀苦行之中随择几种来抖擞尘劳,振起精神破除烦恼,这叫做摄善法戒。乃至无意中做了一点小小的罪,自己心里面就生起了大的恐怖,自惭自愧的要想时时刻刻的改悔,以后再不犯了。所以对于如来所制定的禁戒,一丝一毫都不敢随便的违犯,并且有讥嫌的事情,都(P125)常常卫护;本来是没有这件事,然而因为要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所以不得不时刻留心,这就是(3)“饶益有情戒”。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第三是修忍辱。能忍受别人家种种诽骂捶打污辱,而心中不怀想去加报于他,这叫做“生忍”。如果能够对于利益、衰败、毁谤、赞誉、称扬、讥讽、苦痛、快乐这八件事,临到我的身上时,都好像若无其事,那就叫做“法忍”,所谓“八风吹不动”,就是这个境界。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第四是修行精进,“精”是不杂染污心,“进”是为善不退心。其实就是四正勤——“已生恶令断”,如除毒蛇;“未生恶令不生”,如防流水;“已生善令增长”,如灌甘果;“未生善令生”,如种嘉苗。也就是努力为善,和(P126)努力断恶是也。“精进”的定义,对于善事方面,第一,要有不懈怠及不退堕的心;第二,所立的志愿要有很坚固强硬的心;第三,还要远离怯畏劣弱的心。同时,还要有一种方法,应当常常想起:你看我们过去从无始已来,因无明的原故造诸恶业,枉受一切身心上的大苦恼,没有丝毫的利益。至于今生应当勤修无量无数的功德,不但是自利,并且能利人,令自己和他人,大家都通通出离众苦。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我们再来说说,设若有一个人,他虽然修行信心,然而因为从过去已来,有很多的重罪恶业障蔽住了,所以被邪魔诸鬼种种来恼乱;还有一种人,又被世间种种俗事牵缠住着;还有被病苦所恼害的也有。有了上面这许(P127)许多多的种种障碍,这时候只好用勇猛精勤的方法:(1)礼拜诸佛,是求佛加被。(2)诚心忏悔,是对治恶业障。(3)劝请说法,是对治谤法障。(4)随喜功德,是对治嫉妒障。(5)回向佛果,是对治贪欲障。能够对于以上几种善法,常不休息去做的话,那就可以诸障消灭,善根增长啊!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第五是“止观”,把定慧合为一谈。今约因位修行,必须止观双运,定慧均等。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怎样修“止”?就是见到一切六尘的境界,用智慧去观察,丝毫都没有外境,知道若我若法,都是“遍计所执”,本来是空无;这是用“根本智”的“真空观”,所以叫做奢摩他的止。梵语毗钵舍那,华言观,怎样修“观”?就是观察一切境界,只要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如幻如化,依他起性,无论是心法色法,都是假有;这是用“后得智”的“假观”,所以叫做毗钵舍那的观。(P128)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虽然修行有“五门”,然而前四门但是助成方便,唯第五止观一门最为紧要!因为修行要“寂”“照”均等,不住“空”“有”二边。修行最大之病,不是惛沈,就是妄想;“寂”能破妄想,“照”能破惛沈。有两句话,可以做成我们学佛的格言,所谓“居空不舍万行,涉有不染一尘”,好极了啊!怎样来随顺呢?用上面止观二义,慢慢去修习,一步一步的增长。这“定”“慧”二法如车二轮,如鸟两翼,相辅为用,不可相离,两法并行才对。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为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
  这一段文,修大乘定者应当留心。依气息,是数息观;依形色,是不净观。以上二种是小乘人所修的,依空是四空天之凡夫所修的,依四大是婆罗门外道所修的。见闻觉知是依六尘而有,是六识分别。故修大乘定的人最初下手工夫:(1)要住在寂静的地方,(2)要端身结跏趺坐,(3)要一心正念,不可(P129)惛沈,不可妄想,调摄身心。不但是凡夫、外道、小乘的方法不能用,连止恶行善的念头都要除,再进一步,连“除”这一个念头都要除。为什么要这样用功?试看下面说的理由。

  【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为什么连心境都要俱遣呢?因为一切法的本身就无有相,既然无相,那里还有心生和心灭呢?用功的时候,固然不得随心去想念外境,其实连以心去除妄,也还是妄念。不过正用功的时候,设若有奔驰散乱的当儿,当然要赶快的收摄回头,安住在正念真如法上,这就是观照的工夫。所谓正念者无他,就是知道一切法总不出唯心,心外决定没有实在的境界。其实,不但是没有心外的境界,连心也是没有自相,念念是不可得的,这是约第六意识思惟攀缘心说的。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P130)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修行不单是“坐”,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可以用功。所以设若从坐而起之后,无论是去、来、进、止,只要凡是有所作为的时候,在一切时都是常念方便去随顺观察法性,心境无相,能、所双泯,一刻都不要松懈,久久的修习纯熟了后,那用功的心才能够安住不动。因为心住的原故,所以渐渐的猛利起来,能够随顺得入“真如三昧”。定力现前,当然就会深伏烦恼,信心也会一天一天增长起来,很快的可以成就不退。不过有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这六种人,实在没有办法得入。因为疑惑的人对于真理怀了犹豫,不信的人就是断善根的阐提,诽谤的人当然是邪见外道,重罪业障的人那是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杀生、偷盗、邪媱、妄语),我慢的人是自恃贡高,懈怠的人是放逸不勤。如果修行的人只要有了一种,那就不能入道。(P131)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再来说说:能够依托这个真如三昧,那么,也就能够知道十法界(佛、菩萨、辟支、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同是一样的真如相。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的法性身都是平等无二的,所以叫做“一行三昧”。要知道,这“一行三昧”就是“真如三昧”,这真如三昧就是三昧的根本。设若能够修行这三昧的根本,渐渐就能够生起无量无数的三昧。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以下是在定中所现之境界,或有众生,因为没有善根的力量,所以被诸魔、外道、鬼神来惑乱。或者在坐禅的时候,现种种恶相来恐怖他;不然的话,又现出美丽的男女形相,来引诱他,总而言之,无非想破坏他的禅定。(P132)行人如果能够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现,不久,所现的境界就会灭了,到底害不着你。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上面的境界或者容易识破,至于现天像、菩萨像、佛像,以及说法,设若没有智慧去观察,那一定会被魔鬼恼乱啊!“陀罗尼”译为“总持”,即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空、无相、无愿叫做三解脱门。至于说无因无果,把断灭当涅槃,那完全是魔说。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
  前面不过是现身说法,现在还能够使人得神通。“宿命”是宿命通,“他心智”是他心通,包括在“五通”内。并且还有辩才说法,能令众生,贪着(P133)名利,所以知道他是魔事。

  【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这一来,越弄越坏了!好好的人发发脾气,又笑一笑,态度无常。又好像有慈悲心爱护人一样,同时又欢喜睡,又多病;本来很懈怠,忽然间又精进起来,不久又歇下去了。尤其是对于三宝以及因果,怀疑不信,种种颠倒思虑。本来从前有受持一种法门,现在又丢了不修,去做种种的杂事,耽着世间上的俗事,被它们缠绕。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P134)远离是诸业障。】
  这种魔境现前,方法很多,也能够使人得种种禅定,还有少分相似,这都是外道所得,并不是真实的三昧。或者,又能够令人一日二日三日甚至于七日,住在定中,得到一种自然香美的饮食,身心非常的适悦,能令人也不饥,也不渴,使人贪爱着。有的时候饮食也没有限定,乍多乍少,然而颜色倒也变得很好看。因有前面种种的原故,修行的人应当常常用智慧去观察,不要令用功的心,堕落在邪网裹面去,应当精勤正念。最要紧的,就是所现的一切境界,不论它是好的坏的,都要“不取不着”。这四个字是远离一切业障的秘诀,阅者至此,切记切记!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佛教和外道的三昧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同呢?应当知道外道的三昧,都不离邪见、贪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上的名利和恭敬。如果是真如三昧的(P135)话,第一没有能见之心,第二没有所见之境,第三没有甚么入定出定,因此,所有的烦恼渐渐就会微薄起来。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若诸凡夫,不去修习这个真如三昧,要想得入佛的种性,决定没有这个道理。因为如果去修习世间的各种禅定,一定会生起许多耽着,他们所依托的都是有我见的,所以系缚在三界里面,同外道修行是一样的结果。设若离开了善知识护持的话,那一定会生起外道的邪见。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P136)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再来说说:如果能够精勤专心,去修习这一种真如三昧的话,不但是来世,就是在现世也可以得到十种利益。那十种呢?第一种:常常的能够得到十方诸佛菩萨护念你。第二种:不会被诸魔同恶鬼来恐怖你。第三种:又不会被许多外道同鬼神惑乱。第四种:对于甚深的妙法不会诽谤,纵然有重罪障,也就渐渐的减少。第五种:心中有疑,以及一切不正当的思想,通通会灭除。第六种:对于诸佛如来的境界能够信得增长起来。第七种:对于生死中的忧悔通通能够远离,勇猛精进而不会怯畏。第八种:行者之心非常的柔和,一点骄慢心也没有,所以不会被别人恼害。第九种:虽然是没有得定,但是,无论在甚么时候,对于一切境界处都能减损烦恼,不会贪着世间之法。第十种:设若得到真如三昧的话,就不会被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P137)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现在再来说说:用功的行人如果但修于止,“止”就是静,静久必落惛沉,一定会起懈怠心,对于利益一切众生的善法就不欢喜去做,远离了慈悲心,所以要兼修观。“观”要怎样修法呢?应当观察一切三界世间,无论是正报依报、色法心法,只要是由因缘所成的有为之法,例如世界有成住坏空,根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异灭,都是在刹那刹那不停的,不得久住,须臾之间即刻变坏,这是“无常观”。同时,一切所有的心行念念都是生灭,因此,知道它是“苦”。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过去法如“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这是属于“无我观”。(P138)欲界一切众生所有之身都是不净,这是属于“不净观”。以上四种观法是对治凡夫四倒:(1)众生以无常计常,(2)以苦为乐,(3)以无我计我,(4)以不净计净,故以“四观”来对治“四病”。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这一段是“大悲观”,是对治众生懈怠病的。这方法就是要常常观察一切众生都是从无始以来,通通给愚痴的无明所盖覆住了,所以令心生灭。过去固然是受了许多大苦,不但是现在要受苦恼的逼迫,若不了生脱死,未来的大苦还不晓得要受到那一天为止呢。这种生死的大苦真是难舍难离,而一切众生自己还不能觉知,诸佛菩萨真是可怜他们啊!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P139)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
  把上面对于一切众生的苦恼,观察了之后,就应当勇猛精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开了人我彼此的分别,众生即己,所谓“同体大悲”,所以能够普遍到十方世界,去修一切诸善功德。不但是现在一生,尽其未来,用无量无数的方便,去救拔一切苦恼的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的快乐,这是“大愿观”。因为生起这样的大愿,所以在一切时、一切处,所有的众善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到,都是不肯舍离去修学,心中没有一点懈怠,这是“精进观”。

  【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四威仪中,唯在坐时多修于止,至于行时、卧时、住时、余一切作务之时,多修观察。虽行住坐卧,要止观双运,然有时候可以偏重。前面所说的(P140)离念的诸法,老实说,就是法性无生。然而因缘和合,自己所作的善恶之业以及苦乐等报,那又是不失不坏,丝毫不爽。不过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念性又实不可得。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为甚么要修“止”呢?因为一者,能对治凡夫耽着世间上的五欲;二者,又能够舍离二乘人怯弱的偏见。为甚么又要修“观”呢?因为一者,能对治二乘人不起大悲心狭劣的过咎;二者,又能够远离凡夫不修善根的过咎。因为这一种道理,所以“止”“观”二门是要互相助成,不相舍离的。设若“止”“观”都没有的话,那就不能够证入佛果之道。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P141)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还有一件事,就是有一类众生,初发心修学这一种法门,想希望得到正信,然而心中又非常的胆怯,因为住在这个堪忍世界,自己很怕不能够常常遇到诸佛,来亲近承事,供养。他恐怕信心不容易成就,心中很有一点退堕。这应当知道,如来有一种最殊胜便利的方法,来摄受你,保护你的信心,就是用专心想念佛的因缘,随从自己的愿力,可以生到他方国土裹面去,常常能够见到佛,岂不是永远离开了四恶道吗?好像佛经裹面说:设若有人能够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的一切善根通通回向发愿生到极乐世界中去,就可以往生。因为能够常常看见佛的原故,所以永远不会退堕!设若再能够观想到彼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去精勤修心,毕竟可以得111111生,(P142)安住在正定上。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正宗三分前面通通已经讲过了,现在来讲讲流通的功德。因为这种大乘论是阐扬诸佛的秘密宝藏,所以我现在已经把它总说了。设若有一类众生,想要对于如来甚深的境界能够生起正信,远离诽谤,证入大乘之道,应当受持此论,去思量,去修习,最后,究竟可以得到无上佛果的大道。设若还有一种人,听过了这种大乘法门之后,心中不会生起怯弱的心,你应当知道,这种人一定能够绍隆佛种,也必定为十方诸佛同他授记成佛。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复次,若人受持此(P143)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欢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假使有一个人,能够教化三千大千这一个世界裹面的众生,通通都能够广行十善,这功德固然是很大;然而,另外有一个人,在食一餐饭的时间,能够真正思惟这真如称性的法门,就超过前面行十善的功德,那是不可以譬喻来显得出的。
  如果还有一种人,能够受持这大乘的论藏,然后去观察思惟,照这论裹面所说的道理去修行,不要说时间要很长久,就是能够一天一夜修行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不可以用言语说得了。就是假令十方一切所有的诸(P144)佛,每一位佛各各都在无量无边无央数的大劫长时间,来赞叹这受持此论人的功德,也是不能穷尽。甚么原因呢?就是说,这法性的功德本来没有穷尽,所以受持此论人的功德也是这样,没有边际的。
  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对于这部《大乘起信论》,生起一种诽谤心,不能生起仰信是成佛作祖之言论,那这所获得的罪报,要经过无量无边大劫,在那儿受大苦啊!所以我奉劝一切众生,但应当仰信,不应当诽谤。如若诽谤,不但深深害了自己,同时又害了别人,把继续三宝的种子通通断绝了!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依此大乘妙法,得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就是一切菩萨,也就是因为这样修行,才能够证入到佛的智慧啊!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P145)
  我们应当知道,过去的菩萨他们是已经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到了一种清净的信仰。而现在的菩萨也就是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成立这净信。那怕就是将来的菩萨,也是应当依照此大乘的妙法,得成立这净信。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精勤的修学啊!
  上面长行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最后还有这一首结尾的回向偈,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所证所说的一切经典,裹面的义理当然非常的甚深广大,然而我马鸣比丘随顺佛说的道理,来总持一下这部短短的论文。如果有一点功德的话,我都是回向同法性真如这样大;这功德不是为我个人求人天二乘的福慧,为的是普遍利益一切众生通通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生生为法师
  说法度众生 同成无上果】(P146)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三)十二门论讲话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拾、真唯识量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柒、六离合释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一、灯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五、佛教伟大的三种精神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一、一个任劳任怨的模范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七、谈生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七、佛教与佛学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五、佛教的人生学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五、佛制不食肉的原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九一、《秀峰山闻法纪》序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四、美色动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陈柏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龙护珠远离尘垢[栏目:传喜法师]
 有时修法却感到内心毫无动力,似乎只是走了个过场,此时该如何调整?[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佛法不坏世间法[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什么是涅槃?[栏目:洪修平教授]
 略述五戒十善与精神文明[栏目:三皈五戒]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栏目:郑石岩教授]
 五百罗汉 179、德顶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关于出离心、信心的开示[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二项:八十九心的不同分类[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