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四
 
{返回 体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2

开示三十四

    修行人一定要善调身心,禅堂里就是善调身心,跑香调身,坐香调心,调身的方法多得很,凡是身一动作,就是调身,你调身要不会调,你调心也调不好,你跑香跑不好,你坐香也坐不好,禅堂里当值、散香、监香、大规矩小法则,这都是调我们的身心,禅堂叫作般若堂,禅堂里会发生智慧,金山叫大彻堂,还有叫选佛场,禅堂里边就是禅宗的一个大学校,你开了悟,见了性,你算毕业了,你善调身心,二六时中有功用,你在选佛场这个大学校算是有点门道了,禅堂以发明心地为目的,善调身心是指在禅堂里边,如法次第跑香坐香,坐香功夫在,跑香功夫在,出了禅堂功夫在,去吃饭上殿功夫在,出去劳动功夫在,你要是这些地方都在,你算是善调身心,道业可成,不这个样子啊,你就是住禅堂也不中,你没有按照禅堂的去做嘛。剃头的时候不是说了嘛:金刀剃下娘生发,脱去尘劳不净身,圆领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又添孙。这是事啊,什么是金刀?就是金刚王宝剑,斩除你的妄想习气,把头剃了,和尚衣服穿上了,看看外表象个和尚,你那个思想上是不是象呢?思想要做到在尘不染尘,染没染?你要是染呀,还等于没剃!法王座下又添孙,就是佛教里面又多了个佛教徒,你自己考虑考虑,你算不算个佛教徒?佛教徒要割爱辞亲,你的亲还在吗?

    我这个思想啊,在和尚里边染了些习惯,什么习惯呢?这出家有出家的习惯,上殿、过堂、坐香、念经、拜佛这是出家的习惯,我现在还是这个习惯,怎么?我昨天我也作个梦.作个什么梦呢?我在云居山当僧值,虚老和尚和大众过堂吃饭,我看大众都吃完饭了,按制度僧值站中间结斋,大家在吃饭的时候我看啊,还不是真如寺那个斋堂,比那个斋堂大得多,人也多,老和尚在上边坐着,我说:今天大家结了斋,不要去绕佛了,外边下着大雨,好深的水,你们慢慢的禅堂的回禅堂,外寮的回外寮,不到大殿去了,雨太大!你看,这梦还是和尚里边的事,那怎么呀?这就是染了,就是在家的习气,染成出家的这一切,这习气虽然也是习气,那跟在家的习气可不一样,这因不一样了。说出家有出家的习气,拜佛是出家的习气,念佛是出家的习气,跑香坐香看话头,这是出家的习气,有这出家的这一切习气,把在家的习气辗转的消除,这也可以说是净缘成就,净缘是向涅槃上面走的,在家的习气是从贪嗔痴那边来的,我们出家要把在家习气去光、去尽,就是做个梦也是出家的梦,这才算染上出家的习气了,你就做个梦也不会穿着在家的衣服,也不会男男女女的、啰哩叭嗦的,不会有这个了,你这个人哪,就是死了,再转个人,也会弄个好地方,这就要在佛教里边深种善根,要踏踏实实的坐香跑香看话头,要上殿,要做出家的这一切事情,这一切佛事,在脑子里边、行动之中都是这个,你这个人哪,就不会堕落了,你死了也不会堕落了,你己经做了佛事了嘛,你有这一个阶段的薰修,八识田中已经种了这个根基,就是死去生来也没有事,跟脱一件衣服一样,那你还是男男女女的在一起,仍然跟在家人一样,那你死了还是搞这一套,还是个在家人。

    看话头怎么个意思呢?古人说一个比喻,一个和尚犯了法,县里叫解差押到府上处理,解差就拿了些衣服,拿了把伞,叫和尚给他背着,他在后头跟着,天亮就走,走到天黑了,解差很累,就叫和尚坐下来休息,这个解差一休息呀,他睡着了,这和尚身上带了把剃头刀子,就把解差的头发剃掉,自己跑了,过了一会,解差睡醒了,他摸了摸头,剃光了,说:这和尚在呀,包袱也在,雨伞也在,我呢?看话头就这么个意思,这叫追思,包袱、雨伞、和尚,我呢?我不在了,怎么送法呢?和尚他不能送他自己啊,我要送,我呢?这是古人说这么个事情,看话头看不上就照这样看。

    天气热冷没有形象,不是青黄白黑,我们的自性也是这样,那就是用这个分别心、妄想心知道了这是热,你要是没有识心,这个热就不会知道,禅堂里功夫得力,就能够不知冷热,不被冷热所转,现在我们都是妄想,为什么人们都东走西走呢?那不是这个身体东走西走,是你的心在走,与你不合适,与你不如意才走,确确实实现在也有地方、走到哪儿都容易,你说现在到哪个地方你都不用走路啊,都有车,你要有钱还能坐飞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都不是修行,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才是修行人.今日三明日四,这不是修行,观察这不对那不对,这也不是修行,这饭不好吃,饭不好吃,这不是修行,怎么才算修行呢?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这是什么?这是定,他功夫得力了,专注一境,没有这个定啊,见不了性,你说的再好还是妄想执著,执着自己的一切,对于佛法的清规戒律不管,只管自己想怎么就怎么,不如自己的观点就东走西走的,都为这个原因,说这个地方热,不行,你在这个娑婆世界太阳所照的地方,这个热天都热,你跑吧,你不要说娑婆世界了,就一个中国你都跑不完,你跑哪个地方不热?五台山很凉快,只有一个月不下雪,热是不热了,冷又来了,其它的不如意事情还多,弄不成,这就叫凡夫知见、凡夫的做法,你想去掉,非见性不行。

    这现在要说靠得住的坐香地方,我看还没有,就是有一个地方坐香也不想坐,为什么不想坐?或者是与他不相应,一进禅堂不准说话,眼睛不准乱看,他不愿意接受,这枝香他能不坐呀,他就不坐了,上殿他能不去就不去,能够不上更好,这都不是修行,这都是懒惰,这都是堕落,这都违犯了常住制度,出家以遵守清规戒律为原则,是我们的本分事,要消归自己,与妄想执著那个道路断绝,只有遵守清规戒律,走上修行道路,这才是出路,这才是了生死,不这样就不行。

    用功啊,不是说到禅堂里再用功,那不是的,虚老和尚说:你要是等着到禅堂里再用功啊,你就是哄鬼的!怎么呢?到禅堂才有多少时间呢?没有好多时间,更多的时间在外面,去睡觉的时间也多,你不要等着到禅堂里去用功,你在禅堂外边不用功,你还是在那空过,就是你到禅堂里来了,跑香坐香之中,你是不是有功用啊?可能乌七八糟的什么念头都提出来了,那还是不行。这个用功啊,你说是容易也还不容易,止了静,你坐下来了,你的功夫是不是现前了?或是念佛的,你这个阿弥陀佛还在不在?你坐这一枝香,仔细觉照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是打妄想,你有多少时间是用功?你在禅堂外头跟这个说长说短,你根本没用功,有的人可能用过一个时间的功,只有到禅堂里才能用一下,在外边,这个境那个境一现前用不上了,这真正的用功了生死啊,还就是在这乱七八糟之中才能锻炼出来!

    坐下来用功,话头要在,你这话头要不在,你就是没有昏沉,没有妄想了,这功夫不是很好吗?这有什么好啊?你还是在那空过呀!没有昏沉,没有妄想,也没有功夫,这叫冷水泡石头,虽然不好,能做到这一步还不容易,现在社会上出现这个道那个道,就是没有昏沉、没有妄想,就这个不是真功夫还办不到,问问他们又是*轮功,又是菩提功,你能不能到这样?道教提出来“三花九炼”他们都办不到啊,三花九炼还属于生灭,想了生死啊,梦都梦不到!这今天吉安来的萧居士,他以为他们做了好多功德,我说你还不如在家念阿弥陀佛,你以执著心、妄想心,印经造佛像,虽然这是佛教的事情,你这还是生灭,你就是做的很好,也是来生的一点人天福报,你想了生死,没有你的份!你们在家的好好念佛,庙上的事情你不要管,你管你也管不了,别人也不会听你的,你就安安心心在家念阿弥陀佛,都退了休了,你东走西走,现在也不太平。他在那里紧磕头,说我说的对,我说你要说我说的对,你就照这样办,不要出来,没有很好的什么大事情不要到青原山来,就在屋里念阿弥陀佛,或是念观音菩萨。他们三个人都是大学生,工作多少年了,就是光想弄点有相的功德,执着心、妄想心,都属于生灭,佛教是无相的,你以有心有相有作为的世间法,你想契入佛教,那还是不行。

      我们出家人,你光指着我受戒了,你受戒能怎么样啊?你现在三百五百人在一起受戒,你说你守没守?你受三坛大戒,我看哪,一堂也守不住,就很简单的沙弥十戒就守不住,你受戒能怎么样!说是你有钱,你修个庙,修庙有什么用?修庙不修道,受戒不守戒,那有什么用啊?青原山现在要赶快持戒坐禅,弄上去,弄顺当,不要东扯西拉的。我今后啊,不管别人怎么样,拒绝外缘!作什么?修行!持戒坐禅,就这么办!你们要是同意这个样子,就在这里修行。看话头跟参话头有点不一样,看,不怎么用力,参要用力气,云居山这些修行人都接受了虚老和尚他那个看话头,还没有说话,还没有生心动念,这就是话头,看住这个头,不要生心动念。为什么要看话头?我们的心性不属于生灭,要用这个不生不灭的话头来见我们这个不生不灭的自性,他为什么也不看经,也不解义,单单的的的看这个话头,废除见闻觉知?因为话头自己身心都了不可得了,那还有个什么讲的!好像是很难看;那当然是了,不要说我们想成佛,你就说想研究哪一部经,!哪一部教都不简单,那圆瑛老法师研究《楞严经》研究的吐血,脑子都费成病了。话头要用力用劲就不行,不要鼓着劲来看,因为佛教跟其他的道不同, 其他的是生灭,话头是无生,它不是生灭,现在好多气功,那与我们看话头是两码事,你这个气功就是用的很好、很究竟,也赶不上道家,更小要说佛法了。看话头是直接见性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见了吗?你要见了,那都是生灭呀,要废除见闻觉知,要这样的看。

    其实修行人处处走上正规,要这个作啥?《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你自己没到这个地位,没有这些制度就不行,不要说我们这些人了,这十地菩萨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佛法僧三宝,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一时一刻向十方诸佛求忏悔,圆满佛果,何况我们这些妄想凡夫,离开了清规戒律,离开了道场,你想修行啊,那也是个想法。因为道场里面有制度,你还走不上正规,你自己随便想弄一个事情怎么能行呢?那么就绝对不能离开清规戒律,就这清规戒律你都守不了嘛,你另外还要弄个什么呢?这叫显异惑众,你比别人强,比谁强呢?禅宗是究竟法,要有究竟的人来接受,你以为我住到禅堂里头就是究竟法呀?那可不是!也就是禅堂这些规矩法则在你脑子里过一遍,站不住,因为习气毛病太重了,接受不了,看都看得出来跟人不一样。禅堂里一时一刻都有制度,因为你只顾守这个制度了,妄想烦恼执著不存在了,要从这些清规戒律之中来认识佛教,那就不会错,因为他这些清规戒律都是过来人制定的,这是他们的慈悲心哪,为了结后人的缘,不要走错路啊,你做的不对,才立这些清规。

    佛说法四十九年他没说一个字,终日吃饭未沾一粒米,怎么呢?他纯是一个大定!我们呢?妄想烦恼当家作主,盖覆了正念,众生所做的这一切,佛菩萨做的也是这一切,佛菩萨就是在这一切作为之中没有染,没有爱,没有贪,这就是出世法,到哪儿找啊?什么是六道轮回?你天天在那儿千这个嘛!尤其是现在,你看这个男男女女赤身露体,与修行多不相应,你看到这些事心里动不动?你是功夫现前还是他那个境界现前?要好好的在这里考虑考虑,好好的在这里用一番功夫。

    不管什么团体、什么单位,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和国家一样,虽然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不同,他的制度都差不多。我们寺庙里边也有制度,没有制度就不行,一个丛林里,客堂里、库房里、方丈、禅堂都有一个制度,不过我们寺庙里边这都是为修行才立这些制度,才立这些规格,因为我们都是从社会上来的人,做的都是社会上的事,都是在家搞了多少年了,你看在家人他哪个团体跑香坐香啊?象我们这当值、散香、巡香你在家里看过吗?我们出家人的目的、作法、观点跟在家人不一样,一定要把出家的这些事情学熟学会,你到工厂里,工人的事情你得会呀,学校里读书,去的时候一个字不识,住几年会识字了,这社会上都是这样。你这猛一下来出家了,禅堂里边的一看见什么都别扭,腿子一定要盘,规矩一定要学,你就是来看看常住的家风,或是当参学,这里面的事情你也要知道啊!云居山满觉首座,到鼓山去了,还要吃饭,中午大殿里上供,知客说:老菩萨,你来的巧,今天大殿上供,你去帮忙敲个犍槌吧!他说:我不会呀!你不会你出家干什么的?他本来想在那里住一天,谁知道这顿饭也不叫吃,就让走了。虽然这些事情不能当作修行,但是你的生活,你的住处,在这个范围里边,这些东西不会都不好。

    禅堂里边有这么个制度,以前都在广单上睡觉,在广单上睡觉,一听起香了,你赶快起来,不起来不行,当值的牌子,散香的牌子往你搭衣的地方一挂,你去不去啊?那你要当,不当怎么办哪?老叫别人当啊?禅堂里班首可以不当,因为他有责任,他不能去当,他不当是不当,他是当过的,很会当的,才来领导大众,外寮的也不当,外寮烧饭的,他怎么好去当值呢?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门,一生在这修行,不能今天在这弄弄,明天在那弄弄,不觉就老了,一老啥也不行了,一定得有主宰,不要光听别人说长说短的,你自己不要叫人家帮你做主人!我们在外面当参学,就是亲近善知识,你现在外头想找一个善知识啊,你找吧,也许你有个好因缘找到一个,也许多少年也找不到,古代的时候,善知识如林,到处都有,现在你闻闻外边的音声,不是他长,就是他短,要得佛法兴,必须僧赞僧,现在也难怪,好像值不得赞叹,管他们呢!他们的长,他们的短,他自己负责,我们要有个主宰,你没有主宰的话,你跑来跑去你也是白跑,白白的花些钱,费些精神。你住在一个地方有饭吃,有房住多好啊,在外边行动是个很麻烦的事,再说你要碰到个不咋着的人呀,性命还危险!要有一个坚固心、长远心,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今生不悟今生参,来生不悟来生参,你只管用你的功,把功夫用好,你不知不觉就明白了。你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时间都耽误了,这初发心开始用功,一定不能东走西走,住一个地方把功夫用的差不多,走路也有功用,吃饭也有功用,在火车上也要有功用,你没有功用坐在火车上干啥?一定得有主宰,要体解,要体会,功夫做的有了受益,他自己就会发生见解,你今天这,明天那,别个说长就长,别个说短就短,那怎么能行呢?功夫用的明白了,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不要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是骗你自己。    要按制度,每人每天七斤半水,少了行,多了不行,为什么和尚这样了不起呢?他的一切行动作法超过人天之境!那是佛的弟子,佛是法王,僧是法王之子,为什么和尚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因为他是佛的弟子啊!他能遵守佛的戒律,社会上不好的他都不做,他的境界,他的做法,超过了皇帝,虽然我们是父母生的,我们的做法超过了父母所做的一切,我们是佛的弟子,不能拜,拜了父母会舍福,一定是这个样,催板!

 


{返回 体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下一篇: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三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四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五十一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九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二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九
 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一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三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三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一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四十八法 9) 调息持名 Regulating the Breath[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