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5
  【第二五六则】
  问: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答:所谓[自性、自相、实有、或执实境],皆是一事之异名。欲认识此我时,须先将所说诸障(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之理等),融会于心,了知无余。依据师授,须先将平常所称之我啊我啊,执著甚牢之心仔细观察其起执之状,究系如何。平常所称我啊我啊云者,即是俱生我执。若不先了知此种俱生我执起执之情状,而欲断执,直如无的放矢,不见敌而攻也。平常所说我啊我之想心,虽不概系俱生我执,然其中有俱生我执在内。平常我想心,可分为三:(一)不依分别心与名字安立,执我由自成之我;(二)由分别安立我名之我;(三)无上二者分别,第唯执我之我(此即由蕴所缘而生,如行曰我行,坐曰我坐……等)。此三者中,唯初者为俱生我执,是应断之我(即空见之障);第二、为中观行者所计之我;第三、为不假观察之名言我(我行我坐)。若对于二三两者,列入应断中,则堕入断见矣。故三者中,孰障孰非障,极宜仔细分别。又因俱生我执对于苦乐之因不具时,其相不易显现。以是宜就吾人回想于苦乐增上之际(世人如失意、危及生命、名利增上时),同时所执我啊我啊之我想心,异常显现时,用内心理智作细微观察:一、我想生起之境象如何?二、我执所想之我之境象如何?三、执我之情状又如何?如深刻注意,观察力强,我想转隐,而不得见。应用正知从旁静观默察,方能得其真相。行者于此时,利用我啊我啊之想心,作为所缘以修止(定),修时细细观察我想之境象,与执我之情状,则执我之情状,即能显现。大凡观察此执我情况之时,对于我想之我,有时觉其在心,有时觉其在身,有时又觉其在蕴。如是诸想,皆未见障,迨至最后见身心不分,如水与乳,于此水乳不分之身心上,见其起有我想,并见其对于此我,起有由于自成之想,观力到此,则已见俱生我执之境,亦即见到障碍空见之主体矣。再约言之,待俱生我执(即我啊我啊想心)显现时,而看其执着之情况若何,则见我想之心,与所想之我,似有彼此之分,于是觉有独一之我,在心想之中。复觉此心想之我,在水乳不分之身心上,与一切蕴皆不和合,而由于自成。此时当生如是一种感觉――由无始至今我啊我啊之名所在,我啊我啊之想所在,今始捕获矣。此时心生决定,知彼是空见之障。认识障空见之我执,此即第一扼要――决定了知所破(或称应破,即空见应破之障)之要。颇公说:“于此时再观他法所生之障,更易明了。”若身、若山河大地,一如我想,显然各现其自成之象。以我(著者)故乡雅安为例,细察细察,则知房舍山河等等,皆非雅安。而于房舍山河之上,别有一为雅安名字所在,似由于自性(不依他缘而自能成立者)成立者,系属于心,此即雅安之自性(或说自性成立之雅安)。
  复次,执障情状,喻如中夜于室内觅柱,四方扪摩,忽然触得,此时心中必然认为此柱,非由分别心与他缘所起,乃由此柱自成其柱,次念又必然认为此即是柱(此即是柱之此,即为柱名之所在)。初认柱由自成,即是[实有](藏语[顿诸]),次认此即是柱,即是[实执](藏语[顿真])。此皆指凡夫心境,圣者则不如是也。因为行者不能认识障体,故须取譬以明之。障空见者,为执实无明,破无明必先认识其障体之情状,即认识障体之真象,始于空见,不生颠倒。障体既明之后,再察看俱生我执,如其所执之状之我,究竟为有为无,而以理智抉择之,此为第一之扼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下一篇:总说应如何抉择明我无自性?
 何为诸修之首?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
 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根本,得毋疑乎二执混..
 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善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然上人文钞 杂篇 一、梦感圣相记[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栏目:宋道发教授]
 多欲多烦恼[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七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什么是法师?[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经幡的意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中阿含》(卷十)~A 一、何义经[栏目:界定法师]
 梦中梦因果问答 4 我丈夫在过去世曾经是猎人吗?为什么今世喜欢...[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初机净业指南 什么是三界[栏目:黄庆澜居士]
 美丽新生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