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方伦居士 著
{返回 中级佛学教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544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愦闹 (1),独居闲处。或在山林,阿兰若 (2) 处;或修头陀行 (3),夜于冢间树下坐 (4); 或作不净观及九想观,自见其身,不净充满,而生惊怖,或为恶魔幻诸形相,使生恐怖,退堕道心;如是种种,则当修八念法,以为对治:

一、
念佛 念佛有卅二相,八十种好,具十力 (5),四无所畏 (6),神通广大,威德无穷,善能救护一切众生,何况修习梵行者。我今是佛弟子,必为佛光之所照摄,一方诸佛世尊,悉皆临我在上,护我在旁,如是当何所畏?

二、
念法 念正法 (7) 能灭怖畏,能度烦恼,能伏魔怨,拔济诸苦。我今修习是法,而此正法,如金刚杵 (8),具大力用,如是当何所畏?

三、
念僧 念十方诸菩萨僧,缘觉僧,声闻僧,皆具诸波罗蜜 (9),神通功德,善能摧辗魔军,维护道场,凡此圣贤僧,皆我伴侣,如是当何所畏?

四、
念戒 念别解脱律仪 (10),能遮诸恶,身得安隐。静虑律仪 (11),能破烦恼,心得安乐。无漏律仪 (12),能断诸恶根本,得解脱乐,我今善护诸戒,心身坚固, 如是当何所畏?

五、
念舍 舍有二义,一舍施义,二舍弃义。念我于法财,无不舍施,生大功德;于三毒烦恼,无不舍弃,得大智慧。内外俱空,德智悉备,如是当何所畏?

六、
念天 念诸天前生,以修戒施禅定,及十善业,今得生彼,得大安乐,非是灾殃所能侵袭,我今亦修是法,较彼更胜,如是当何所畏?

七、
念出入息 即数息观,行者于坐禅中,当于鼻息呼出时,自始至终,暗数从一至十,吸入时,亦从一至十,久久系念,心自得定,怖畏即除。

八、
念死 死有二种:报尽命终,名自死,遇灾祸而死,名他缘死。他虽不死,自亦当死,今即不死,后亦当死,死既认为必然,怖畏即除。

 


又佛菩萨能以名号,作无畏施,故行者修道,若心怖畏,除此八念法之法,亦可称念佛菩萨,以除灭之。如夜行或独坐时,有惧怯意,即当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畏即除。


【注释】

(1) 愦音溃,心乱也。愦闹言因热闹,使心散乱。

(2) 亦作阿兰那,阿练若,是比丘所居寺院的总称,翻为寂静或空闲处。

(3) 头陀为比丘修头陀行者之称,译义为抖擞,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之三种贪心也。修头陀行者,应守十二项规条,名为十二头陀。

(4) 其中第八条,为冢间坐,言应住于坟墓处,第九条为树下坐,此皆属于住处的规条。

(5)(6) 见初级教本第十四课注十一。

(7) 谓真正的道法也,属于三宝中的法宝,以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

(8) 杵原为印度的兵器,金刚杵者,表正智如金刚之坚,能坏断常二边,契于中道,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也。

(9) 亦作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谓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到涅槃安乐的彼岸也,菩萨所修,有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

(10) 别解脱是戒法的异名,戒所以各别解除身口意之恶,如受五戒八戒等戒法,能生身内的善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别解脱律仪。

(11) 静虑即是禅定的异名,行者入于禅定时,身中自发防非止恶的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谓与定同时共生的戒法也。

(12) 圣者发无漏智时,身中自具防非止恶的无漏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无漏律仪,亦名道共戒,谓与道同时共生的戒法。


【习题】

(一) 八念法,是那八念?
(二) 何谓: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
(三) 何谓:念舍?念天?是何意义?
(四) 数息观如何修习?
(五) 行者修道 ,若心生怖畏,除此八念法之外,尚有何法,能消除之?


{返回 中级佛学教本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下一篇:中级佛学教本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课 小乘修道的过程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二课 称念佛菩萨名号 (二)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三武一宗的灭佛 (二)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一课 佛门分宗的理由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卅七、卅八课 综合指要
 中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转轮圣王
 中级佛学教本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有的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开示助念,还是断不了气?[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李商隐的佛缘(徐来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见贤思齐[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不相信无常正是业力沉重之表现[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的母亲(道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一、通序大归 乙二、别释破邪显正 丙二 显正[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139.汾阳善昭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般若人生[栏目:圣凯法师]
 见贤思齐[栏目:广化法师]
 访大苏山净居寺[栏目:月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