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谓传承法脉清净?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4

何谓传承法脉清净? 

  比方说我们要种葡萄,仅仅有棵葡萄藤,但没有会种葡萄的人给我们讲解如何种葡萄,又不具备葡萄生长的多方面条件,这样去种恐怕也只是个试验品,不一定能长出葡萄来。由此可见,种植葡萄不仅需要一棵葡萄藤,而且需要成功种植葡萄的园丁手把手传授技艺,之后我们必须懂得葡萄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严格按照园丁的要求上肥、浇水……一点都不能有差错。同时,还需要具备葡萄生长的必要条件——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生长等等。我们种植过程中若有错谬,所结出葡萄果实的甜度、大小等等恐怕与园丁种植的葡萄大相径庭。传承法脉清净如同此理。

  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在念《阿弥陀经》,所以应该是传承法脉清净。《阿弥陀经》是清净的,但懂得如何念诵《阿弥陀经》以及念诵应具备哪些因素,这才是最重要的。若不懂得此中理趣,即使天天念诵《阿弥陀经》,能否依此成办解脱很难所言。故阿底峡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也就是说,法可以让我们解脱,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行持,法不一定能成办解脱,反而可能成为我们堕入三恶趣之因。这就是传承法脉清净。

  此处主要强调自己内心之中的普遍信心,因为解脱本身是圆满普遍的信心。我们如今作为修学佛法的弟子能不能成办解脱,先把解脱搁置一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看看信心是否普遍?修行过程中即便是意念造作之信心,能做到普遍吗?当信心有偏袒的时候,你是否在第一时间能改正过来?站在信心的立场中,若显宗瞧不起密宗,密宗瞧不起显宗,传承与传承之间分裂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什么?都意味着虽然我们表面上在修学佛法,但是与解脱越来越遥远。

  众生与佛之间的差异就在此上,众生即便有些信心也都是偏袒的。比如,如今世上信仰佛教的人比比皆是,我们绝不敢说他们都能即生成佛,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可能对某些有信心,但是对某些没有信心,他的信心偏袒。作为修行者,我们成办的见解是心的本性——普遍、平等的,故在行道之中应该要时时创造普遍之信心。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待一下自己的内心就知道。用不着再说他在临终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瑞相,也不需要说他的见解高低,问问他自己的信心就知道。换句话说,是否是真正的太阳,就看看是否具备光芒。若没有光芒,就是个假太阳。所以信心如同光芒,只要有光芒,这个太阳就是真的。因此信心非常重要。

  总之,我们当今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为了成办解脱,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因此,要成办解脱必须要按照解脱的路走。每当修法时,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是否圆具成办解脱之四要义。如果能做到,方称为密宗弟子,修行就会非常非常圆满。以上内容可以详见《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引导》、《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法本及光碟。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才是善?如何理解“善”?
下一篇:得到传承的标准是什么?
 请问平时怎么培养信心?
 正法与非法取决于发心
 为什么说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
 如何观待行道过程中诸佛菩萨的悲愿力与修行人内在信心的关系?
 打坐出现妄念时,不作分别,自然安住,则妄念自然消失,请问这是禅定增上之..
 初行者禅修时若沉掉比较严重或身体感觉疲惫,不能圆满每座至少1小时的修法..
 请解释上士道的共同外皈依境、不共内皈依境以及金刚乘的皈依境?
 我们所依止的上师(善知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德?
 无论我怎么做,过去的烦恼都一直萦绕心间,要怎么做才能忘记过去的烦恼呢?..
 平时习惯以鼻呼吸,持风用口呼吸反而有憋气或者口干的感觉,该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四[栏目:龙树菩萨]
 有限的发挥能量[栏目:净慧禅语]
 禅门骊珠集 第三篇 曹溪及其门下 曹溪惠能[栏目:禅门骊珠集]
 佛教与环境保护[栏目:恒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以污浊的心念佛持咒无法得到清净[栏目:达真堪布]
 从自身做起,从自身下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心中有佛不用修法可以吗?[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布施完了年龄大了怎么办?[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我今生受了五戒,中阴身再投胎,那护法神会不会保护我啊?[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