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废老尚青
 
{返回 觉世论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5

废老尚青  (民国51年9月11日 觉世)


  我国的佛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竞相称“老”,年龄未过五十,就喜欢人称他“老法师”、“老和尚”、“老居士”。报章杂志,口头耳边,讲经通告,即连中央日报宗教活动栏内,一片“老××”之声,流行在佛教之中,致使佛教显得老态龙钟,了无生气了。

  俗语说得好:“和尚要称老,一老就是宝”,好象一称老,学德就已俱备。难怪信者的供养,也以称老的为对象。称老的有名有利,难怪大家以称老为荣,老也者,阻碍佛教新生之障也。

  佛陀八十岁涅槃,我们没有听人称过他“老佛”,佛陀的生命永远年青的;太虚大师三十多岁就留有胡子,后来他听到有人称他“老法师”,就赶快把胡子剃去,可见他的厌老之情。佛陀立教,流传至今;太虚大师的精神,仍然生活在佛教有心人的心中。我们决不能为了我们这一代崇尚称老,把佛教也要带到老死之路上去!

  今日佛教,需要年轻的佛教,年龄的老少无关,我们需要有活力、有勇气、有理想、有进步、有蓬勃朝气的人担当振兴佛教的事业,我们希望老法师、老和尚、老居士们,把你们的“老”字拿去好不好?


 


{返回 觉世论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家发财
下一篇:佛教美术
 自尊自重
 改良课诵
 一半一半
 扫邪力士
 佛诞节
 法会
 公德心
 节约公约
 弘法之难
 礼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脑和心是阴阳的关系[栏目:实修教言]
 茶·茶益·茶道[栏目:陈星桥居士]
 第六 力相应[栏目:大篇]
 怎么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您怎么看待?[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珍爱每一份生命[栏目:邹相美文]
 Food for Thought - Taking The Long View[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06-016平等视众生[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一念差错,冤亲债主就逃不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