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罗侯罗(密行第一) 忍辱的美德
 
{返回 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77

罗侯罗--密行第一
忍辱的美德  


  罗侯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侯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侯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罗侯罗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实在是罗侯罗最好的恩师。

  有一次,罗侯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侯罗的头。

  罗侯罗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来。

  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

  「你们这些沙门,总是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罗侯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侯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瞋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罗侯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侯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的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自己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罗侯罗忍耐着,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罗侯罗对舍利弗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世间有太多的恶人,到处都遍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行忍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而尊敬残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认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罗侯罗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提出报告,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侯罗在路上说的话,告诉佛陀,佛陀也非常高兴,称赞罗侯罗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能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不好;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兼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种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罗侯罗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把头打了出血,而他在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给佛陀很大的欢喜,并且能够引起佛陀对忍的说法,舍利弗听了非常感动,罗侯罗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佛陀! 
 


{返回 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罗侯罗(密行第一) 开悟的历程
下一篇:罗侯罗(密行第一) 沙弥比丘可同宿
 罗侯罗(密行第一) 忍辱的美德
 迦旃延(论议第一) 论长者的资格
 目犍连(神通第一) 讲说七佛通戒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大迦叶(头陀第一) 度贫婆生天
 须菩提(解空第一) 般若会上涕泪悲泣
 须菩提(解空第一) 般若会上畅论空理
 目犍连(神通第一) 盂兰盆会的由来
 罗侯罗(密行第一) 可赞美的入灭
 目犍连(神通第一) 试听佛音远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译马鸣菩萨所著书述要[栏目:太虚法师]
 业力[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七支供》讲记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栏目:达真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0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什么是精进的状态[栏目:达真堪布]
 千年企业的长命基因[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现观略义讲记 第一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栏目:印良法师]
 福德日记9月30日-认识中华印经协会[栏目:福德日记]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