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3.佛光山的处事原则
 
{返回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1

星云法语
33.佛光山的处事原则 
 

  一九六七年,我初到高雄县大树乡麻竹园建设佛光山,至今已二十多年。目前佛光山有二千五百余人,大家都非常和乐的在一起读书、修道,彼此没有纷争。很多人都感到讶异,佛光山的大众,为什么能如此和谐地相处在一起?我把佛光山处事的原则以四点分别说明:
  一、光荣归于佛陀:在佛光山,每一个人做事的成绩表现,所有的成果,都不归功于个人,而将一切光荣归于佛陀。因为,我们都是仗佛的光明,仗佛的庇佑而成事,所以要将一切荣耀都献给佛陀。

  二、成就归于大众:在佛光山讲究集体创作,不标榜个人的特殊贡献,因此个人不居功,所有的一切成就,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一切成就归于大众。

  三、利益归于常住:佛光山平时所收的油香,善心人士所捐献的善款,乃至过年期间徒众所收的红包,都不是私人所有,都是归于常住,归于公家。在佛光山上,真正做到涓滴归公,因此就没有利益的争执。

  四、功德归于信徒:假如说佛光山对于国家社会大众所做的贡献,有了一些功德,这些功德是谁的呢?我把它归于信徒,因为这都是十方信徒平时奉献心力、金钱的结果。因为有他们的布施,他们的捐献,佛光山才能成就事业,如信徒捐款给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佛光山慈悲基金会,佛光山才能做出很多文化、教育、慈善方面的事业,才能利益社会大众。

  所以,佛光山今日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佛光山有很好的处事原则,那就是:

  一、光荣归于佛陀。

  二、成就归于大众。

  三、利益归于常住。

  四、功德归于信徒。


 


{返回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4.佛光会员四句偈
下一篇:32.佛光山的体制
 13.受戒的好处
 68.养成孝敬的美德
 91.休息旅行的利益
 30.宗教家内心的轻重分别
 64.美满家庭
 43.性灵的生活(一)
 23.如何修持身口意
 87.如何处众
 60.我们需要的社会
 3.信仰佛教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Yasa, The Youth Of Benare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内观 Reflecting Inward[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10 -Violence (Dh.129-145) 十、刀杖品[栏目:法句经·中英对照]
 贤宗法师在交大EMBA代表新生发言[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遍老佛学思想管窥[栏目:宗性法师]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八卷[栏目:净空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为何越修感觉空间越小?[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三 于一切时常行惭愧[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黄英夫居士告别式说法文[栏目:慧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