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拥有一切 1996.7.16~1996.7.31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9

星云日记
拥有一切 1996.7.16~1996.7.31 
 

  七月 十六日  星期二            
  下午五时二十分,由东京飞往洛杉矶,于洛杉矶时间上午十一时二十分抵机场。

  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先生,上个月下旬到欧洲参访。日前转经美国,参加本月十二日到十五日,由西来大学举办的“哲学与精神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刚圆满,今龚校长简略向我报告––

  1.六月底,在德国汉堡市与汉堡大学中文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合办“欧洲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文化总会会长黄石城、驻德代表金树基均莅会。欧洲地区的华文作家及学者约四十人出席,反应良好。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已决定将其档案资料及会员著作,悉数捐赠给佛光大学。汉堡大学教育学院则捐赠佛光大学有关德国发展及教育专业图书五千册,其中还包含有十九世纪之珍藏善本。

  2.参访拜会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德国汉堡大学教育学院、亚洲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瑞士苏黎士大学、洛桑学院、法国法兰西学术院、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普林顿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考察各城市图书馆、博物馆;拜会我驻丹麦、德国、美国波士顿、纽约、洛杉矶之代表处或办事处,说明佛光大学建校理念与办学状况,提供相关资料,请求协助推动国际合作事宜。

  3.德国汉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均同意教师互访并安排本校教师赴欧研究。

  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对宗教、文化价值与经济发展深感兴趣,表示希望进行合作研究。

  波士顿大学电子计算机系愿与本校合作,进行课程及人员训练交流。

  本校同意接受哥本哈根大学等推荐来台研习中国文化及宗教之学生各一名,提供二年期学制课程,也同意各校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来本校参学。各校认同其学生在本校所修课程学分。

  4.本校欲发展为国际性学术研究中心,必须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一方面吸收欧美在国际关系、亚洲及汉学研究、宗教研究诸领域之信息及成果,一方面藉此参与其学术网络,汲取其现代科技、传播、社会领域之长处。

  佛光大学基于上述理由,应以委托研究、奖助出版、提供来台访问与研究、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与各大学及机构展开具体交流。又,世界哲学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有世界哲学家三千到五千人与会,本校亦可争取下届主办权。

  七月 十七日  星期三

  今天是母亲的七七,清晨六时前往怀恩堂上香,她老人家的音容举止,依旧如此清晰。

  日前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致赠一册《大陆地区宗教组织及相关研究机构现况分析》,作者熊自健教授在文中所提,与事实不符,今写了一封信,给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育先生,特为说明,内文如下––

  “京育主任委员钧监:奉获

  赐贶《大陆地区宗教组织及相关研究机构现况分析》一册,无任感激。

  贵会关心两岸宗教交流事务及大陆宗教发展,专案委托研究,用心至可敬佩。唯其中所述,似乎尚可修葺。例如报告书页七十一,谓近年两岸宗教交流可分为星云模式、周联华模式、慈济模式,且星云于一九八九年访问大陆时,率团三百人,又在北大、人大、清华、武汉、复旦、杭州诸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演讲弘法会、致赠中国佛教协会美金二十万元,佛光佛学大辞典等。其实当时所有团员仅七十至一百人,并未赠款佛协,亦未赴北京、清华等各校弘法,彼时中共又岂能容许在大学中公开弘法?所赠予佛协者,则为《佛光大辞典》。诸如此类,盖皆摭拾报章报导或道路传闻,未尽考证核实,故相关评骘,亦不无可商。

  其中将星云模式与学术研究模式分别,似乎星云模式仅属政治性拜会及作秀功能,仅有‘轰动效应’,而乏实际影响。熟知中共此数年宗教政策之开放转变者,必不谓然,而佛光山所推展之各类相关学术研究,该报告谬许为‘最有发展潜力’者(见页八十),又岂非星云模式之一部分乎?报告中对慈济模式颇为推崇,未察慈济之懿行虽具社会救助意义,却非宗教交流,而对从事宗教交流活动之星云模式不无微辞。我辈热心推动两岸宗教交流者读此,殊不免怅怅。

  贵会专案研究,夙具权威,发行广远,尤动各界观听,不敢请求修葺,谨布私臆,但求监审而已,端此顺颂

  钧祺

  星云”

  七月 十八日  星期四

  在西来大学举行的“哲学与精神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刚结束,中美学者有五十多人参加,希望藉此能结合一些有缘的学者,共同为大学教育努力。而在台湾的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也将于九月正式开学,希望这两所大学都能为东西方的学子们,提供最好的求学环境。

  最近报纸有一则新闻提到,美国现在正流行“线上念大学”。

  以前无线电视兴起时,产生一种新的“电视教学”,学生不必到学校,自己先在家中看电视听课,再定期到学校考试。现在,随着电脑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网络的普及,美国很多大学纷纷开设“线上大学课程”,让远近的学生透过电话线,在家里上课,修习大学学分。

  线上大学的课程开设不若电视复杂,上课步骤如下––

  1.教学部必须在电脑国际网际网络的“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替每个课程设立一个教学网站(web  site),教授将教材及阅读书目加载。

  2.已注册的学生必须在家自备一部电脑及软件,一台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Modem)及电话线,而且也必须成为国际网际网络的订户,利用大学给予的密码进入选修课程的“教学站”,按时阅读教授的授课内容,做指定作业、写报告、或参加考试,然后再将报告、答案等用电子邮件(E-mail)传送给教授。

  3.学生有何疑问,也可以用同样方法提出,教授再将答案登录在“教学站”或个别传送给学生。

  “教学站”的教材以文字为主,但却不限于文字教材,如果学生的电脑附有音效适配卡及扩音器,也可以收到声音及影像,至于相片、图表等等,就更不在话下。

  今年秋天,全美国开设线上大学课程将达九十一所,其中以维吉尼亚新堡市的四年制大学规模最大,一共开了二十五门线上课程,包括初级西班牙文及科学推理学。

  线上课程也不限于大学部,在华盛顿州贝勒芙的市立大学,过去二十年来致力于社会在职人士的推广教育,从今年起,也将全部的企业管理硕士班课程改为线上教课,学生在家念完规定的学分,便可取得硕士学位。

  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流、“如沐春风”的人格道德启发,因线上教学体制的出现,已不存在了,但是因性别、年龄、肤色、美丑、体型等差异,引起师生间喜恶的感觉也消失了,教学变成完全以书面文字沟通的求知过程。

  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发达正不断进步,有心求知的现代人,若不积极精进,是容易被社会淘汰的。

  七月 十九日  星期五

  饭后到后山跑香,虽已是晚上八时多,但天空还很明亮,如同台湾的傍晚,坐在草坪上,和随行的徒众在山坡上随意地聊起来––

  ◎美国幅员广大路程又远,办一件事来回车程至少要三、四个小时,若再加上塞车,一天只能办一件事。所以要懂得过美国式的生活,接洽或联络事情,一定要靠电话、传真、电脑、信息传达来办事,不宜用人亲自往返来做事。

  ◎一个人成功与否,外缘因素只是其中之一,主因缘(本身)还是很重要,所以在大众中与人相处,要让大家接受、了解、肯定、放心,且任何想法都要正派,凡事都要跟主管沟通,才不会与常住思想相违。

  ◎如何为众生服务、如何为常住承担、如何展望未来、如何弘法利生,才是修行的重点。不要为生活中不顺心的小事,就起瞋心、不悦,而互相斗气,留点好因缘,未来还会有机会见面,面对境界时,要懂得处理、纾解,故在人我是非上,不要太计较。

  ◎一个人受肯定,除年资外,还有事业、道业、人缘等因素。要谅解别人对我们的不周之处,并包容别人的缺失,才能共处,这也是培养好因缘的方法。

  ◎对自我的修持、用功,要认真规画。通常有活动时,每次的工作量约三小时,如果一周有十二次,就是三十六小时,再扣除休息睡眠,则每星期至少会有七个半天的时间,可以自我进修。大家要懂得珍惜光阴,不要放逸懈怠。

  ◎钱,是纷争的根源;穷,寒门才能出孝子,故要在艰困的环境下,苦干苦修个十年,才有因缘成就佛门龙象。

  ◎有“病”的人,要将自己的毛病说出来,才好对症下药,如果不敢说,连自己都没有面对自己缺点的勇气,别人如何助你改正?

  ◎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成就除了是因为会做事、会领导、有能力外,还必须要谦虚。

  ◎世界非一个人的,凡事皆要集体创作,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要本土化、在当地生根,必须要懂得利用当地资源,融入当地民情社会,尤其对信息要懂得掌握,看报纸、听新闻、读杂志,是每天不可少的功课,若没有时事的观念,易被淘汰。

  ◎在海外弘法,除了要加强语言的训练外,也要懂得当地民情风俗、进退礼仪。师兄弟间,可以不定时的彼此做时事报告、新知报告、读书心得报告等座谈,来交换心得。

  ◎世间的一切只要喜欢就可以拥有它,如:月下散步、公园乘凉、森林浴等。如果不喜欢,则没有一样是你的。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接受对方,就多一个朋友,排斥他人,无形中又树立一个敌人,何不化阻力为助力,扩大心胸包容不喜欢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朋友。

  七月 二十日  星期六

  从国内消息得知,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先生,将出任中央党部秘书长。华视记者王美小姐,今到西来寺,要我谈谈与吴秘书长的因缘––

  我与吴伯雄秘书长的因缘结得很早,这要推及吴秘书长的尊翁。民国三十八年,我到台湾时,尚不需要入境证,后来台湾实施报户口制度,必须要用到入境证,当时的吴老先生,是有名的中医师也是省议员,就帮我们几位没有入境证的僧青年办户口;后来我和慈航法师等二十三人,受牢狱之灾,为了保释我们,吴老先生也帮了很多忙。

  吴伯雄先生二、三年前竞选省长,筹备很久,对省府的行政很有理想抱负,后因选情有所变化,产生变量。有一次他和我谈话中提到此事,得知竞选对手,也是很优秀的人才,如果彼此相争,必有一伤。我觉得一个人不一定只限于原本的框框内,有时可以转变一下环境,退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所以鼓励吴伯雄先生要以退为进。看得出来吴先生接受了我的意见。幸好他有乐观进取的个性,所以能提得起,放得下。

  吴伯雄先生做人很讲义气,曾任市长、部长、秘书长等职,他尊敬长官,工作认真又能安于其位,现在又出任中央党部秘书长之职,相信其理念、能力更可以让发挥所长。吴先生事先没有和我提到他升任之事,何况我本人,也不喜欢对政治了解太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成立时,我们邀请吴秘书长担任总会副会长,他很欢喜接受。在内政部长任内,他是我们的上司,也常出席佛光会“净化人心讲座”、“七诫运动”,以及为佛光大学建校基金而义唱的活动。他同时也是歌星阿吉的好朋友,常常一起合唱,这种不嫌弃残障人士的胸怀及热心公益的处世态度,都很令人感动。

  佛光山第四任住持心平的荼毘典礼,及我母亲的怀恩法会,吴秘书长都亲自前来参加,此亲和之情,我个人很感激。

  吴秘书长一路行来的心路历程,从省议员、县长,至今日中央党部工作等,其内心的起伏是一定会有的,但不管如何,从其为人处世而言,做事顾全大局,喜与人为善,不全为自己,能从大处着眼为国家、社会服务,是一个相当难得的人才。

  吴秘书长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每晚睡前都会阅读一、二篇《星云禅话》。此外,先后到温哥华、澳洲参加佛光会世界大会,其热情洋溢、主动又亲和的举止,没有一点官僚作风,很受大家的好评。

  佛教是吴秘书长家庭的传统信仰。其慈悲、为人设想的行止,多少受其影响。很多人会做官,但不见得会做事,吴秘书长能与社会群众打成一片,是很难得的。

  世间上一切都有因缘关系,是自己的,因缘自然会找上门来;不是自己的,强求也无用。学佛者,凡事要能随缘,该提起时提起,该放下时放下;人生如大海起伏不定,尤其是从政者,要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居高位者,更要以平常心来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忘时时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服务。

  下午二时,于西来寺大雄宝殿,主持一场皈依三宝典礼,发心皈依的信众有三百八十多人,其中美籍人士有八十四人、来自大陆者有一百三十人,其它尚有越南、巴西、加拿大、非洲、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籍的信众;年龄最小者刚满周岁,最长者有九十岁;职业分别有任校长、会计师、工程师、教师、学生、护士等。

  喜见西来寺的信众,有这么多国籍的人士。看来世界上最有包容力的,还是佛教。

  七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南加州华人记者联谊会、华商协会、佛光会等八个社团,晚在西来寺举行餐会,欢送侨二中心主任廖东周先生、圣地牙哥侨教中心主任金志远先生、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秘书薛美瑜小姐、李朝成先生,并欢迎侨一中心主任李定勇先生就任。

  餐后,我以茶点招待大家。一个人在世界上要留给人什么?有的人也许留一句话、留一些历史、留一点慈悲、留一点方便、留一份缘给人,都是很宝贵的,而廖东周主任,一定是留下很多东西给人,今天才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此欢送会。

  廖主任有两件事情让我很感动––

  1.西来寺日前举办赠送《禅藏》典礼时,由于工作人员疏忽,直到前一天晚上十一时多,才打电话邀请廖主任出席赠书典礼。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到典礼现场了。

  2.家母在上个月往生时,遗嘱一再表示,其后事要简单处理,不要劳烦大家,为了尊重她老人家的意思,于火化当天,才在报上刊出讣闻,免得劳动大家,但廖主任及办事处处长欧阳瑞雄先生,都赶来参加。

  我觉得中华民国服务侨界的官员,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在做官,现在是在服务,与民众相处关系,是朋友之谊,而非官民之别。

  《佛说孛经》中说道,朋友有四种––

  1.有友如地:似大地般承载负担,照顾他人,不会嫌弃朋友。

  2.有友如山:似山般庇佑众生,丛林树木越是高大,众鸟走兽越容易聚集,因其安全、庇荫我们、服务我们。

  3.有友如花:有好处时就把别人捧在头上,不要时就踩在地下。

  4.有友如秤:似秤般向权势低头的势力者。

  廖主任在海外服务多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久可以见真情,大家聚在一起来欢送朋友,可见大家都是“有情有义”的人。有情有义的社会,让我们倍感温馨。

  七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一

  今接到三舅父由江都寄来的信函,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收到舅父的来信,全文如下––

  “今觉贤甥: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当得知大姊往生时,非常伤心,吃得比以前少了,精神也差了很多,大姊往生的前一天夜里,房子内总是有莫名其妙的响动,一定是母亲来告诉我们。转眼四十多天过去了,常常想起大姊,我们姊弟近八十年来经过的风风雨雨,就这么走过来了。还记得六十年前,我十八岁时,大姊也正值壮年,怎么不经意间,大姊已经走了,我也白发苍苍﹗往事历历,涌上心头,善良的母亲、勤劳的大姊、忠厚的姊夫……。

  在杭州时,与姊夫朝夕相处三年,有一次,我得了伤寒,姊夫延医请药,端茶倒水,不曾怠慢。等我有了好转,姊夫才回家。谁知杭州的分手,竟成永诀,虽然六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依然感伤不已。那时候,母亲以为我们都不会回来了,伤心过度,已经昏迷多日,看到还回来一个,气若游丝的她,居然奇迹般的好起来。在兵荒马乱中又过了十三年,母亲才离开我们。

  转眼又遇到文化大革命,由于我青年时即加入国民党,所以备受打击,生活是食不果腹,精神也受尽折磨,两年的牢狱之灾,长达三十年的管制,批斗更是家常便饭,善良勤劳的大姊,也被拉出来批斗,那段苦难的岁月里,有很多人自杀了,但是我们姊弟互相鼓励,终于度过了难关。现在他们都已作古了,只留下我还苟活于人世,抚今思古,不胜悲哀。

  多年来蒙你的照顾,尤其是家中小孩的前途给你添了很多麻烦,看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一代代传承壮大,母亲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我都快八十岁了,来日无多,唯一的希望就是家中第二代,能事业有成,光宗耀祖,将来我也好安心地去见母亲。

  你自己千万要保重身体。

  祝一切都好

  三舅玉华于江都”

  另,也收到三藩市赵佛重先生写的挽联––

  “星云大师之母往生

   佛昔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师今来娑婆世替众消灾

  赵佛重敬挽”

  七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二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洛杉矶分会的理事萧逸、黄美之、篷丹、黄奇峰、林梦寒、伊梨、刘于蓉、王爱伦等人今来访。

  三、四十年前来台之初,我以写作方式弘法,为电台写广播稿,为佛教杂志定期供稿,《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无声息的歌唱》、《十大弟子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几本著作,都是在那个时候先后完成的。有缘与各位知名作家畅谈写作心得,也是人间一大乐事。

  大家从散文谈到小说,由小说又谈到文学、佛学,深感写武侠小说一定要有功力,因很多高深的武术都是从禅学而来;倪匡本是基督教徒,但其推理小说,有佛法的深奥;萧逸也是基督教徒,其作品中有很多内容颇具禅味;佛学中也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有二万五千字;《六祖坛经》被列为研究中国文学,必读的书目之一。

  得知《国际日报》即将十五周岁,请王艾伦小姐转达致贺之意––

  “国际日报十五周年庆

   传播界的正义

   正义中的传播

  星云敬贺”

  晚八时,和西来寺的徒众进行“师徒时间”––

  我有一位弟子很本分,对工作又尽心负责,默默在旁观察好几年,最近正安排让他升任主管,却听到他对旁人说:“我不干了,要离开。”

  徒众在生活中,常在谈话中说些不当的言语,非常严重,如––

  ◎“我出家多少年了,都不受重视。”“我不干了。”这些都是以一种怨恨的心态说出的话,其实改口说“想换一个职务学习”或“想向常住申请半年或一年回山充实”,同样达到目的,但却不会引来诽议。情绪的话不要太轻易出口,如此不但容易自毁前程,也会因不当的言语,而不受重视。

  ◎“我太忙了﹗”通常是懒惰的借口,太闲会养成惰性,弘法利生的事业,不忙如何度众?平常的言行举止,点点滴滴都是在自我树立形象,怎可不慎。

  ◎“我不喜欢和他共事。”到处嫌人,只会让人不欢喜,而且也不能改善情况。做事要有一个观念:只有忍耐才能与他人配合。世界上没有喜欢不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情绪并不是绝对的,也不会长久,所以要学习去欢喜接受。

  ◎“我的意思”“我的看法”“我认为”不要常挂在嘴边。做事可以表示“我的意思”,但要以听取主管的意见为先,不可以先存自己的认为,尤其在主管面前,有你的意思看法,何必还要请示?

  ◎“你怎么到现在才来?”“你怎么不去开门?”常常用责备的语气指责人,与人相处不珍惜缘分,不惜打击、伤害、怨恨,不满就因此而积存下来。

  ◎“我不要”,凡事没有经过思考,马上就拒绝“不要”。也不问前因后果,毫无理由的将一切因缘推掉,也是拒绝自己成长、广结善缘的机会。说“不要”,要求得对方的谅解,不要轻易排拒。

  ◎“他又没有告诉我”,遇到自己没有能力处理的事、做不到的事,就怪对方“他又没有告诉我”,其实做事,要主动关心周遭的人事物,为何要等着别人来告诉你?告诉你是人情,不告诉你是本分。一个人若一天到晚都等着“接受”,久而久之就不会再有思想了。

  ◎“为什么不早说?”对承担不了或来不及应对的事情,都怪对方“为什么不早说”,做事要有“单元”的概念(即一系列的工作内容),每一步骤都要安排好,否则会挂一漏万。再者如“不是啦﹗”“没有呀﹗”等口头禅,都是先否定对方,如何能办事?凡事都要:“是”而非“不是”。

  举了这些例子,只是要提醒大家,不经意的一个脸色,或不悦的肢体动作,如转身、摔东西、挂电话、掉头,都会影响大家的道业。

  希望在弘法之外,不忘时时用功,尤其小心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谓“相由心生”,为人心思好坏,皆写在脸上,在心的天秤前,不可不慎。

  七月 二十四日  星期三

  圣地牙哥西方寺由美籍人士组成的佛学社,在依日法师的带领下,正积极从事《佛教》丛书第十册《人间佛教》一书的翻译工作,参与者之一的皈依弟子安麟(om  Graham),写了一封信给我––

  “报告师父:

  我们进行翻译的《人间佛教导读》英译本,已近完成,在此要谢谢师父给我这个机会,从事这些论文和故事的翻译。参与翻译的过程中,我才逐渐明白,您所说的‘感动’真义。

  平常我们阅读文稿总是匆匆看过,而不会花时间进一步去想作者的意思。我感到很幸运,能有机会翻译您的作品。因其性质与一般不同,一定要细细品味,并且反复思索。在一次又一次阅读您的人情味故事之后,我真的开始懂得在生活中去感受这些既深广又实际的道理,佛法如大海,进入之路有多门,或由信仰,或由戒律,或由教理,但是最好的途径是‘感动’。

  有了佛法,目前我的人生既充实又满足,并感到从未有过的扎实,在内心深处,我要说:‘大师,谢谢您﹗’再次感谢您给我这个翻译的机会,希望我们小小的贡献,能将您伟大的道理,带给广大的西方读者。更希望更多的人也跟我一样,被您的人间佛教深深感动。

  弟子安麟顶礼”

  曾自行骑单车,环游世界三十六个国家,历经三万八千英里的法裔皈依弟子普丰(Benie  Storne),于一九九三年在西来寺皈依后,就一直留在西来寺服务,每天负责环保工作,尽心、勤劳又负责任。

  普丰于今年五月十九日佛诞节,发愿从洛杉矶骑单车横越美国大陆至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宣扬人间佛教的理念及佛光会的精神,这两天收到她在途中寄来的信函––

  “师父:阿弥陀佛。

  谢谢您慈悲来读这一封信。这一次的单车之旅和以往不同,我第一次以慈善之心来做单车之旅,以前是为了自己的欢喜和满足而做,这次的目的是在帮助人们接触佛法。

  在路上有许多不寻常的事发生:

  1.在可乐那(Corona)一家汽车旅馆里,看到门口写着‘阿弥陀佛’,墙上挂着一幅师父您的照片,原来汽车旅馆的中国店主是您的信徒,一九八六年时,师父曾到这家旅馆开示。

  2.抵达凤凰城前,碰到强风,一路上一直持诵〈大悲咒〉让自己的心坚定而平静,〈大悲咒〉让我无畏狂风,而安全抵达。

  3.在布朗菲德城(Brownfield  City)有一个提供给过往旅行者免费露营的公园,就在我架好营帐,一切就绪时,天色转黑,是暴风雨来前之预兆,垃圾、灰尘满天飞,我赶快用石头稳住帐蓬,把单车放平。暴风雨之中,我无法入睡,只好打坐并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我无法解释,为何暴风雨经过帐蓬两旁,却没有一滴水落在上面。我看着天空,被这不寻常的景象感动得落泪。

  一小时后,我决定离开该地,到罗斯威尔(Roswell),在风雨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弯下腰,腰越弯,风雨的影响越小,同样地,我们越弯下自我,就越不会受苦。

  我了解必须经历痛苦才能解开心结,体验痛苦才会帮助别人,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我认为痛苦也是净化心灵的方法。

  一路上,我遇到许多好人,他们关怀我,问我––

  ‘你自己一个人旅行吗?’

  ‘没有人陪你吗?’

  ‘你不害怕吗?’

  ‘你要当心一点,附近有许多坏人﹗’

  ‘你有带枪吗?’

  由于这些温情,深感这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媒体要负一些责任。他们经常谈到意外事件、暴力、死亡、战争、不幸、犯罪等,这些只是媒体用来制造新闻的手段而已,然而我们会以为这世界是无助的、令人害怕而且恐怖的。

  当我告诉人们我住在洛杉矶时,他们很同情我,说洛杉矶是危险地区,不适合居住。若果真如此,为何洛杉矶不断成长,又提供许多就业机会?如果洛杉矶不好,它早就毁灭了。如果美国不好,为何有许多人要移民到美国?为何美国是第一强国?我们应该知道这世界有更多的好人,我们应该跟随好人来学习,才能带给我们希望、信心和向善的决心。

  如果我们只看到暴力与毁灭,会感到害怕和迷惑,会想办法保护自己,例如买手枪,住在特定区域,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糟,因为害怕,慢慢失去人性,不想帮助陌生人。我认为心中带着恐惧时,无论走到哪里里,都不会觉得心安,我们应该改变对人生的看法,开发内心的自在安宁,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我以一介女性单独旅行,我希望带给人们无畏、信心、希望,并且相信人性的善良面。

  途中,我相信只要自己寻求别人的帮忙,一定有人肯帮忙,但是我没有,我必须经历身心的痛苦,才能从中学习,也更能接近民众。

  遇到障碍并非坏事,因为如此,才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并了解自己修行的功夫。

  天气热时坐在树下纳凉也是好事,口渴时喝水也是好事,累时休息也是好事,发现自己还活着也是好事。

  感谢师父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弟子普丰顶礼”

  七月 二十五日  星期四

  上午十一时,由洛杉矶飞往温哥华,航程二个半小时。下午三时,在温哥华讲堂和欢迎的信众见面,并做简短开示。

  五时,接受《民报》记者张文慈先生访问––

  ◎我个人赞成和平统一,但和平统一必须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原则下统一,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能友爱相处,求其观念理想的沟通,才能求取和平统一。

  ◎两岸领导人见面是迟早的问题,但在见面之前,两岸领导人都应调整观念,若能以全中国人的角度思考,才有可能化解僵局,否则见面也无济于事。

  ◎两岸是否会发生军事冲突,全在领导人的一念之间。台湾中生代已开始接班,一般而言,较具国际观;也希望大陆的领导干部,多到国外参访,一旦观念接近,沟通障碍较易排除,两岸经由和平谈判,才可望走向统一。

  由演艺界人士组成的佛光会净华分会会员王莱、恬妮、姜大卫、葛小宝、涟漪、巴戈、邓志鸿、李琳琳等二十名干部,在会长王钏如小姐的带领下,在讲堂和我座谈,就大家发问的“如何证明有今生前世?”“人生的阶段如何突破?”“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受五戒?”“何谓定业?”简略为大家说明。

  温哥华协会督导赵翠慧小姐,陪同温哥华协会第一、第二届理事罗午堂先生等人及《世界日报》总经理董树淼、加华大专校友会会长薛盛华、友联全线负责人蔡咪咪、台湾商会副会长黎拔佳、狮子会会长马玉骏、金鹰旅行社负责人张晓明等人,到讲堂来见面。很高兴看到温哥华协会创办之初的干部们,更高兴能认识一些新的朋友。有人说“酒越陈越香,朋友越老越好。”又说“一个忠心的朋友,是菩萨的化身。”福地福人居,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能居住在温哥华的信众,都是有福之人。

  有一则小故事说––

  有一家公司招考公关人员,应征者有五百多人,其中一则考题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过河拆桥?”

  前十名成绩最好的试卷中,多半抨击过河拆桥的人忘恩负义,虽然文情并茂,却引不起老板注意。有一位应考者的答案是:“如果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我们就得过河拆桥,防止敌人跟上来。”

  老板对其评语是:“头脑灵活,准以录用。”后来又从落选的试卷中,发现另一应考人的答案是:“过河拆桥的原因是,前面还有河,需要使用仅有的材料继续造桥。”老板欢喜的表示,此是最有创意的答案。

  有句话说,鱼在水里吐泡,打破水面平静,真正的人才也是如此。

  七月 二十六日  星期五

  下午二时,接受加拿大最大的中文台“新时代电视”访问––

  ◎人好不容易来到人间,要多拥有一些高兴或欢喜的事,不要让人生有太多苦恼。我具有欢喜的性格,故很喜欢结缘,而这一生中最大的欢喜是我能出家,此缘分与善根真是难遭难遇,因出家而有求学进修的机会;因出家而能与世界上优秀人士往来;因出家而有因缘到大学上课,并担任研究所所长;因出家而能教育千余名弟子,为佛教栽培人才;因出家而能行脚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这些都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也是最美好的事。

  ◎人不要只看自己,要看大众;不要只看现在,要看未来;不要只做一件事,要做很多事;不要只听一句话,要听很多句话。做事难不要紧,只要有诚心真心,一切逆增上缘,皆可以成就我们增加力量、因缘,所以要扩大自己广结善缘。

  ◎《星云百语》是我这一生中,从师长、朋友或长辈与我的谈话中,我感觉很受用,又有教育、启发性的精华语,把它记录下来,做为弟子们做人处事的教材。

  ◎人生如何快乐?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读书、工作、交友、上班、做事,能抱着“心甘情愿”的心全力以赴,一定能快乐。

  ◎不管移民到哪里一个国度,必须投身当地的社会,才能生根,有了根才能安家立业,拓展事业,故“既来之,则安之”,移民以后就要安住,不要三心二意。

  ◎我幼年时,时常听长辈耳提面命的说:“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也就是说,看一个人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就可以看出将来是否有作为。我十二岁出家后,就开始过丛林生活,从打井、司水、砍柴、端茶、行堂、典座、出坡、吃大锅饭中,学习到生活教育,因此虽然我是男众,但对家事烧菜、做饭、缝衣、补袜等都很内行。没有生活教育,就没有佛法,佛教是离不开生活的。

  下午五时搭机飞往爱民顿。爱民顿(Edhonton)是亚伯达省(Alberta)最大的都市与省会,也是加拿大最北的都会。由温哥华到爱民顿,航程一小时左右,时差也是一小时,于爱民顿时间晚上七时三十分,抵达爱民顿讲堂。

  爱民顿的地理位置与中国的察哈尔同一纬度,故四季分明,它与哈尔滨结为姊妹市,所以城内特别有一条路命名为“哈尔滨街”。

  “大师,欢迎您回到爱民顿。”在信众的欢迎声中,让我想起,不管我走到哪里个别分院,要离开时,徒众、信徒都会不约而同的问我:“师父,您什么时候回来?”

  所以,不管我走到哪里一个地方,都是“回”,回台湾、回西来寺、回澳洲、回温哥华、回香港、回东京。四海之内,到处都有家可以回是很幸福的,佛光山信徒、佛光会的会员,只要欢喜,佛光山海内外一百多个道场,永远欢迎大家“回”去礼佛、共修。

  七月 二十七日  星期六

  上午十时,主持爱民顿讲堂佛像开光典礼。

  一个道场的设立,就如同灯塔,在茫茫人生大海中,可以给我们方向、指引、依靠。“讲堂”是指讲经说法之处,“寺院”在早期是外交部招待外宾来访的招待所,“丛林”则是供学者研究参学的地方。

  佛陀成道后,为母上忉利天说法,信徒很怀念佛陀,尤其是优填王,于是目犍连就利用神通力,请雕刻师到忉利天依佛的样子,用檀香木刻了一尊佛的圣像,以满足信众对佛陀的思念。

  三个月后,佛陀回到人间,檀香木的佛像,还起立向前迎接佛陀。佛陀说:“很好,很好。末法时代的众生,还要靠你来度化。”

  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尊“佛像”的因缘。

  佛教很契合加拿信众的根机,加国人民与佛门六种可以得度的方法非常相应––

  1.加国人民有喜舍的福利,对移民群众而言很有帮助,具有“布施”的精神。

  2.加国人民很守法,正是落实“持戒”的表现。

  3.加国人民很爱好和平,少有斗争,有着“忍辱”的性格。

  4.加国人民工作不怠工,是“精进”的态度。

  5.加国人民凡事都会先反省自己,很有“禅定”的风格。

  6.加国人民处理事物,先后秩序都很清楚,具有“般若”智能的作风。

  加拿大很开放,有天主教、基督教等国际性宗教,希望佛教将来也能成为加国的一部分。一个国家正信宗教越多越好,更可以显得多彩多姿。

  愿爱民顿讲堂,今后能成为信众学习佛法的学校,求取内心财富的百货公司,消除烦恼的清凉所,带给大家力量和慰藉的加油站。

  更期盼佛教在加国生根,与社会融和在一起。为极乐净土的创造,愿大家一起来精进共修。

  下午二时,和爱民顿佛光会的干部座谈。

  七时,班机由爱民顿回温哥华,因时差一小时,又拨回一小时,人生本就不增不减。

  七月 二十八日  星期日

  上午十时,为温哥华地区的信众,举行三皈五戒典礼,前来参加皈依的信众有八百名,求受五戒的信众有五百八十名,把佛殿内外及走廊都站满了,大众求法的诚心,令人感动。除皈依外,为求受戒法的信众说明“五戒的意义”––

  一、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蚊虫,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为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忏悔的。杀死蚊虫,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东西,也属杀生,因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同样的,浪费物品也是杀生。

  戒杀生主要是在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为何可以吃?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二、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以上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信纸等,乃至借用东西不还,叫做不清净行为;虽不是犯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偷盗戒。

  三、不邪淫: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行为,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口、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俗行为,都犯了邪淫戒。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家庭就会和乐,社会就会守礼。

  四、不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等。而妄语又有分:

  1.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神通说得到神通,这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大妄语。

  2.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皆属妄语。

  3.方便妄语:即善意的欺骗,为别人利益着想或不想麻烦别人而说的妄语,即方便妄语。

  五、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凡能刺激神经,使人失去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依经典记载,受持五戒有十种利益––

  1.满足一切智

  3.智者不毁

  5.安住于行

  7.慕乐涅槃

  9.得胜三昧

  2.如佛所学而学

  4.不退誓愿

  6.弃舍生死

  8.得无缠心

  10.不乏信财

  此外,能不能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歎他人,自然能得美誉;不喝酒而能远离毒品,自然身体健康,智能清明。

  下午二时,主持佛光会温哥华地区各分会的联合成立大会,前来观礼的贵宾有: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沈斯淳、侨委会秘书张学海、加拿大红十字会医务总监毕永全医师等多人。大会上亲自分别授证给新成立的分会会长及干部,分别是––

  温哥华西区分会会长:廖孙善巧

  温哥华东区分会会长:王浦

  烈志文分会会长:莫士昌

  本那比分会会长:陈正修

  素里分会会长:陈吴美凤

  西北温分会会长:许刘彩珠

  高贵林分会会长:萧国坤

  净华分会会长:王钏如

  七月 二十九日  星期一

  早上九时,由温哥华飞往多伦多,航程有四个半小时,时差三个小时,于下午四时十五分抵多伦多机场。

  多伦多位于安大略湖(Lake  Ontario)旁,是安大略省省会,为加国最大都市,也是加拿大第一通商都市,华人人口约四十万。

  多伦多禅净中心是在一九九一年,由徒众依宏来此创立,平常活动以禅净共修、家庭普照、佛学讲座、法会修持等为主。应日益增多信众的需求,故于一九九四年在多伦多西区密沙加市觅地动土,筹建“多伦多佛光寺”,将于今年年底落成。

  一下飞机,在依宏、满宜及佛光会员干部们的带领下,先巡视尚在工程中的多伦多佛光寺,并拟明天要在大雄宝殿为信众举行三皈五戒。

  信众庄立仁、廖纯莹夫妇全家回台湾去了,行前得知我要到多伦多来,一再请我到他们府上安单。由廖家纯缇小姐,代表主人接待我们,感谢庄立仁夫妇盛意,这几天便在庄府安单。

  晚,和多伦多徒众进行“师徒时间”:

  ◎同参道友好不好不是问题,重要在自己本身好不好?优秀的人自然可以影响他人;资质劣者,自然受人影响。

  ◎面对他人不如法或不礼貌的举止时,不要去计较、比较,要用平常心怀着无限的慈悲来招呼广大众生,以真诚慈悲的心待人是不会错的。

  ◎信众到道场来的目的不一样,有的是纯粹来礼佛,有的是来请示,有的是来吃素斋,有的是来还愿,有的是来喝茶讲话,有的是来参加法会共修,有的是来发心当义工,尽管各人所求不一样,只要到佛前来,都会受到一样的欢迎接待。

  ◎人往往在接听电话时,一听到不喜、不悦、不顺的语气或事情时,就会挂电话,丝毫不考虑这一挂,把功德、人缘、善因、好感都挂掉了,真是“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现代的人学东西学不会,困难在于受不起打骂的教育。人不要老是等着别人来教我们,听到别人在纠正,看到别人的错误,在旁就要引以为诫,从中学习。

  ◎有人的地方,就要懂得相处的艺术,最好的方法不外跳“探戈”,对方进时,我们就要退;我们前进时,对方就会后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能有此共识,必能相处融洽。与人相处:

   上等人,懂得谦虚尊重人。

   中等人,愿与对方融入,共同创作。

   下等人,只有我有功劳。

  ◎省时、省力,又有务实本质的人,才是会做事的人。

  七月 三十日  星期二

  下午二时,于多伦多禅净中心,和佛光会多伦多、满地可、渥太华等分会的会员干部们座谈,并回答大家的问题。由于佛光会分布全世界各地,所以加入佛光会,信息的来源很丰富,就如同电脑联机一样,可以获得很多讯息,是很值得加入的社团。

  下午七时,于北约克区尚在工程中的“多伦多佛光寺”为信众举行三皈五戒典礼,皈依者有三百多人,求受五戒者有二百八十名,为大家说明––

  戒如良师可以引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光明可以照见一切,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灯塔可以指引我们,戒如大船可以运载我们,今日受戒之功德非做善事可比。

  五戒可以健全我们的人生,做一个好人善人很容易,做一个受了戒而懂得福慧双修、行解并重者不容易。宁可受戒持不圆满,不可不受戒而犯戒。向正、向好、向慈悲的心不变,才会有正见,见解不正不对时,即是杀生。

  素食是中国佛教独特的创举,信佛学佛非只是吃素而已,主要是以忠恕、慈悲为出发点。要以保护自己财产的心态来保护自己的戒行,以保护自己身体的用心来保护自己的戒律,不忘时时培养菩萨的度量,心大人才会大,相对福德因缘也才会与之增加。

  三皈五戒典礼圆满后,会见了联邦卫生部长国会秘书禾柏先生,禾柏先生盛赞佛教是善良宗教,将真理带入多伦多,弥补此地信众精神上的空虚。若能与基督教配合,一起来从事净化人心的工作,必定对加国社会有所贡献。

  禾柏先生表示,希望将来我能接受国会邀请为他们开示佛法。

  十时三十分,接受CFMT电视台记者戴小萍小姐访问。

  在洛杉矶西来大学服务的依法,这几天(七月二十二日至七月二十七日)到卡德基州的格德沙曼尼修道院参加一项名为“宗教间修道者的对话”会议(Manastic  Interreligious  Dialogue),今传真报告参加此会议心得,部分内容为––

  “宗教间修道者的对话”会议,源于百年一次的宗教会议,由于间隔太久,很多会议对话,包括这一次的对话,因之延伸发展出来。

  格德沙曼尼修道院是全美国最有名的天主教修道院之一,其中修道者汤姆士蒙特(Thomas  Merton)因对东方文化的融入与吸收,曾与铃木大拙交往甚深,著作很多,其中并作《庄子》一书批注,被称为“佛教的天主教徒”。

  与会者有全欧美天主教St.Benedict和Trappist的修道院院长、佛教有达赖喇嘛、南传各国代表、日本、韩国、台湾及日本传承的美国人,佛教女众代表只有依法一人。

  在一场南传法师Chuen  Phang  Chan“领导者与教团关系”演说中,依法提出比丘尼教团的复兴问题,指出台湾比丘尼的地位与贡献是宗教界的异数,佛光山有一千二百名僧众,女众占了三分之二,主要是领导者星云大师对女众给予平等的接受,并容许受戒,还培养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解说佛光山比丘尼教团的制度等等。

  会后,很多修女都向依法表示,她们很高兴依法间接为她们说出心中感受。并有一些回响––

  1.南传的Ratanasara法师,马上加以说明西来寺的建筑是如何庄严,与建筑工程中及公听会奋斗的过程。

  2.日本的西村惠信,补充说明佛光山比西来寺更大,并问依法:“星云大师教导徒弟的秘诀在哪里里?为何佛光山弟子都那么优秀?”

  3.哈佛大学Diana  Eck教授,说明自己上佛光山的体验。所以决定将她的博士学生送到佛光山研究“佛光佛教”。

  整个会议内容都不断强调,宗教要多提倡人间性的教育,并要鼓励信众多从事社会福利事业。依法当场向与会大众表示,佛光山已为这些目标努力达三十年之久。

  七月 三十一日  星期三

  今年的奥运会,已开幕好几天,所到之处,当地报纸、电视都在报导奥运会的讯息,只是在弘法途中无暇观看。信众蔡辰光夫妇,特送来这几天的报纸,从中了知许多国家得奖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介绍及回顾,如––

  ◎在奥运会中,金牌是美国、俄罗斯与德国之争,人们在分析各代表团实力时,将他们称之为“第一集团”;其它难以和他们抗衡的代表团,如中国、古巴、西班牙、韩国、匈牙利、法国、澳洲、义大利等,称为“第二集团”;此外,无力进入十强代表队,约有一百八十个代表队,称为“第三集团”。

  ◎首届奥运会是一八九六年四月六日,在雅典举行。

  ◎第二届奥运会是一九○○年,在巴黎举行。游泳比赛在塞纳河举行,由于水流太急,结果二百米自由式游泳金牌得主以十三秒的优势,打破世界纪录;马拉松选手则必须在巴黎迷宫似的小巷穿行,结果冠军由一家面包店送货少年获得,因他每天送货,对巴黎大街小巷了若指掌。

  ◎一九○四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举行,适逢美国从法国手中购得中西部大片土地一百周年,比赛常被其它庆祝活动中断。

  ◎一九○八年第四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一九一二年第五届奥运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第六届奥运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

  ◎一九二○年第七届奥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

  ◎一九二四年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盛况空前,圆满成功,观众达八万人次。

  ◎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由于希特勒的反犹太主义政策,引起英、美、法等国反感,险些酿成大规模抵制运动。

  ◎一九四○年及一九四四年,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奥运会再度因战争而中断。

  ◎一九六四年第十八届奥运会于东京举行。由于南非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被禁止参加,南非就此睽别国际体坛三十年。

  ◎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在慕尼黑举行,此届奥运会经历了现代奥运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十一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基斯坦恐怖组织绑架后杀死,这惨剧使进行了十一天的奥运会险些被取消。奥运会已经演变成敌对政治势力互相较量的舞台。

  今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城举行,刚好满一百周年。

  下午七时五十分搭机由多伦多飞往法国。 
 
 


{返回 星云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发心田 1996.8.1~1996.8.15
下一篇:检查心念 1996.7.1~1996.7.15
 勇于承担 1996.9.16~1996.9.30
 生活禅 1994.6.16~1994.6.30
 找出内心平衡点 1990.10.1~1990.10.15
 日日观音 1990.3.1~1990.3.15
 梦中说梦 1992.7.1~1992.7.15
 不负西来意 1990.1.16~1990.1.31
 菁华语录
 菁华语录
 说话的艺术 1995.5.1~1995.5.15
 一念之间 1989.11.16~1989.11.3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愿入狱度苦的僧顺法师[栏目:舍利瑞应篇]
 出世与入世: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陈红兵)[栏目:佛教与环保]
 心五四运动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张[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法鼓法音]
 唯识简介 三[栏目:唯识简介]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灭罪生福」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C 1275经、1276经:此二经是天人向佛陀请教有关善恶因果报应的事迹..[栏目:界定法师]
 听王孺童聊聊“解脱之道”(凡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禅关策进》录要 一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十二)三无性[栏目:唯识三字经释论]
 结分C 祈恕偈(3)[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