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536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佛陀自从成道后,就席不暇暧地四处弘扬正法,足迹踏遍恒河两岸。直到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身体染了疾病,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又渐渐向前走,途中经过波婆村,接受金匠淳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走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作为入灭的地方。这时,有一位百多岁的异教徒 ,名叫须跋陀罗 ,来请佛陀解疑问,佛陀又抖擞精神为他说法,使他闻法证道,成为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

佛陀将要涅槃时,众弟子都很难过地围绕在他身边;佛陀象慈母般地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能依照着去实行 ,就 是我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就 在这年公元前五四三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佛陀从容安祥地入灭了。

涅槃是梵文 ,翻译它的意思是〈圆寂〉或〈不生不灭〉。具足了一切功德 叫做〈圆〉,断尽了种种烦恼叫做〈寂〉;就 是没有了一切烦恼,而身心达到清净和平的境界。也可以说是烦恼和业障永远〈不生〉,而智慧与功德圆满不灭。达到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才是人生究竟离苦得乐的目标。

七天后,弟子们和拘尸那拉城立末罗王,用最隆重的礼仪,举行火葬,佛陀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法,建塔纪念。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 在,还留存在人间。

佛陀虽然涅槃了,但他一生慈悲救世的伟大精神 ,却是永远留在人间,受全世界人的仰慕和崇敬。


问答

1。佛陀在什么地方接受谁的最后供养?
2。佛陀的最后一个弟子是谁?
3。佛陀在那一年涅槃?那时他几岁 ?涅槃地是在那里?
4。涅槃是什么意思?
5。试解释〈圆寂〉和〈不生不死〉二词?
6。佛陀的弟子怎样安排他的遗体?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九课 皈依三宝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二)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八课 八正道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六课 佛教的传播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一课 和谐的人事关系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三课 出家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七课 佛法的大纲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九课 我国的佛教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一课 佛旗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四课 修福与修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听法时所断意之行为[栏目:圣者言教]
 大乘行者严守三个学处之摄集善法戒[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妙叶大师传[栏目:宋智明居士]
 04-076慈悲护生情[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解脱的门[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南传佛教的介绍[栏目:佛学研究论集]
 直视心的本性(萨迦法王)[栏目:其它善知识]
 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莫拒外境念念清净[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云山之农禅(闻一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