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三课 十善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15

第十三课 十善

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

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镇恚; 十、不邪见。

前三种是属于身体的好行为,叫〈身三善业〉;不杀 生、不偷盗和不邪淫的内容,与五戒一样。

中四种是属于口头的好行为,叫〈口四善业〉。

说诚实话,不说谎话骗人,是〈不妄语 〉;不搬弄是非,破 坏别人的友好,是〈不两舌〉;不说粗暴话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人,是〈不恶口〉;不说好听而不实在的闲话 ,引诱别人生起不良的思想,是〈不绮语〉。

这些身体与口头的外表行为,是由内心发动的;所以要澈底行善,必须进一步了解良善行为在内心的根源;十善的后三种;就 是要阐明我们心意中良善行为的各别动机,叫〈意三善业〉。

一般人的心里,总是欲望无穷,希望一切尽归于我,这是〈贪欲〉;能够控制住这种不良心理的生起,就 叫〈不贪欲〉。对别人的行 事,觉得不如我意,不肯予以原谅,而要怨他恨他,这是〈镇恚〉;能够把它折伏了,而改以仁慈宽恕对待 人,就叫〈不镇恚〉。还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自以为是,应该信的不要信,不该信的反而要信,这是〈邪见〉;如能辨别是非,明白因果,通达事理,思想就不会错误了,这叫〈不邪见〉。

我们如能常用这些善的心理,来发动身体与口头良好的行为;再由良好的行为,来充实善的心理;这样,做到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即是人格的最高完成,达到我们学佛的真正目的了。

问答

1。何谓十善?
2。十善中那几种是属于〈身口意〉善业?
3。什么是〈不妄语〉和〈不两舌〉?
4。什么是〈不恶口〉和〈不绮语〉?
5。〈贪和镇〉是怎样的?
6。‘痴’是一种怎样的思想?


{返回 佛学启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下一篇: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二课 五戒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七课 佛法的大纲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一课 和谐的人事关系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四课 缘起的人生宇宙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三十二课 佛教的标志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三课 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八课 译经与求法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八课 八正道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廿二课 修习六度
 佛学启蒙 单元三 佛教常识 第廿六课 佛教的传播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四 在家如何修行[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禅宗诗歌境界 第五章 曹洞宗禅诗[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走在天地间 结些山水缘[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永嘉仁波切答疑精粹100则[栏目:疑问解答]
 隨缘修行[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我们常搞不清楚主导与辅导,请问如何才不会落入主导他人?[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正本清源话台密[栏目:陈士东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关于佛教基层组织法[栏目:巨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