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因明学的重要规则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13

一○、因明学的重要规则

  因明学,是印度人足目所发明的,它的历史,比逻辑学早,他的规则分三段——(1)宗(宗旨):是说其主义,(2)因(因由):是说其理由,(3)喻(譬喻):是说其事实。又叫做“三支比量”,用以来严密检讨事理之是非曲直,例如说某屋是我的,设或有人反对,说某屋不是我的,是他的。因此相争便起。但是,如遇贤明的法官,必定以理由充足为判断,即问:“某屋既是你的,有何理由并事实来证明呢?”假使此屋实是我的,我便答:“是我买的,而且我有契据可以证明。”这样一来,理由充足,又有事实证明,当然此屋就归于我了;假使没有契据,理由不足,那就不行了。(P92)
  因明者,要有理由和事实,宗旨才能成立。宗旨之成立与否,全在其所举之“因”如何。“因”合则“宗”成,“因”不合则“宗”不成,所以不称宗明或喻明,而称因明。缘“宗”之本身是不能自明,而“喻”无理由亦不能显明,故单有事实,若无理由,亦是不通的。今举因明的方式如下:
  宗——我会死。
  因——有生故。
  喻——如我母。
  看了此式,我们知道,因明在第一位是“宗”。为什么要将宗旨排在第一位呢?因为立论者自己明白了然,不过举出理由和事实来证明所提的宗旨不错就是了;所以因明一开始就说“宗”,次说“因”,再次说“喻”。举例如下:
  宗——和尚是有工作的。
  因——宣传文化教育故。
  喻——如牧师教员。(P93)
  宗的句法要分作两段,前段为前名词——主语;后段为后名词——述语。两段中间有一个虚字为联接词:比如说:“我会死。”区区这三个宇,就有两个名词,一个介词;“我”是前名词,“会”是联接词,“死”是后名词。此三段缺一便不能成句。因明学的宗、因、喻都有其很严格的规矩,今举重要规例如下:
  (1)前名词要“有”。因为前名词不正确,宗旨根本就不能成立;例如说:“龟毛很美丽”,这里美丽不美丽,还是第二步,姑且不论,我们第一步要提出来讨论的,就是“龟毛”这样东西,到底有没有?换句话说,就是龟是否有毛?这是谁都知道的,龟那里有毛呢?那末,龟既无毛,还说什么美丽不美丽?这一句话根本上就是荒诞无稽的,那里立得成宗呢?所以前名词一定是要“有”!
  (2)后名词也要“有”。因为后名词也是立宗必备的条件,例如说:“梳篦是兔角做的。”梳篦固然是有这一样东西,它可以给人家梳理头发;但是,谁也知道,兔是没有角的,兔既无角,还能制造什么梳篦出来呢?这岂(P94)不是无因而有果的邪说吗?所以后名词一定也要一有”!
  (3)前后名词都要“有”。因为这两个名词,都是立宗的主要条件,打官司没有原告和被告是不成,立宗没有前后名词也是不成!例如说:“兔角上长龟毛”这不更是笑话吗?这话当然不能立宗,因为兔角和龟毛都是没有其物的,所以前后名词都要“有”!
  (4)联接词也要“有”。立契据非中证人不可,立宗无联接词也不成!例如说“黄狗守门”,“黄牛耕田”;这两句如果除去了“守”和“耕”两个联接词,便成为“黄狗门”和“黄牛田”,这样就不成句子了。当然,联接词也要用得适当,譬如上面那两个联接词,假使把它颠倒来用,则变成“黄狗耕门”和“黄牛守田”,那更弄出笑话了。
  (5)前后名词要有联接。前名词和后名词都叫做宗依,有了前后名词,再加上联接词连接成功了,便称为宗体。这个宗体,犹如人之身体一般,要有头、腹、手、足各部俱全,才算是一个完全的身体,否则就不成身体了。宗的条件亦然。(P95)
  (6)前后名词(宗依)要立敌双方所共许,但宗体倒必要对方反对!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前后名词的提出,如果是荒诞不实的,如“兔角上长龟毛”等,而不能得到大家所共许,那宗便不能成立了。所以前后名词(宗依)要为大家共许赞成,才可以用。然而宗体为何要对方反对呢?这个理由也是很简单而显然的,比方我所提出来的宗旨是“佛教是可以发扬民族道德的”。要是你明白这种道理,一定赞成此说,那就不会发生什么争论,更用不着因喻了;如果你不懂佛教的教理,不赞成此说,那就有发生争论的可能,所以要举出理由和事实来证明此说才行:其理由(因)是“提倡礼义廉耻”,喻(事实)是“如新生活运动”。
  (7)因要比前名词大。例如说:
  宗——台中在中国。
  因——在自由路故。
  这就不能成立了,自由路是台中市的一条街道,范围当然是比台中市小,那里可以拿来作“台中在中国”的理由呢?这是犯了因比前名词小之(P96)过。
  (8)因要比后名词小,例如说:
  宗——日月潭在台湾省。
  因——在中国故。
  这也不成,中国的范围是比台湾省大,日月潭固然是在中国,但其他如苏州、杭州等处,也是属于中国的。那末,这样笼统起来,日月潭也可以在苏州或杭州等处,不能确定在台湾省了。这就是犯了因比后名词大之过。
  (9)前名词要比后名词小。例如说:
  宗——台湾在狮头山。
  因——在竹南故。
  这个“宗”根本倒置了,台湾的范围当然是比狮头山大,那里可以举出一个山名,而包容整个台湾在里面呢?这是犯了前名词比后名词大之过。
  (10)因与后名词要有联带关系。例如说:
  宗——我是文学家。(P97)
  因——不识字故。
  谁也知道,既称文学家,当然一定识字,决不会称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为文学家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所以因与后名词要有联带的关系,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11)因与前名词也要有联带关系。例如说:
  宗——草木是生物。
  因——有思想故。
  这就不对了;思想是意识的作用——如动物及人类等——,草木是没有意识的生物,那里会有思想呢?这就是因与前名词没有联带关系之过。
  (12)前名词与后名词要有关系。例如前说“黄狗会耕田”,“黄牛会守门”,这是决不可能的。狗根本不会耕田,会耕田的决不是狗;这就是前名词与后名词没有关系之过。因此,“宗”也就不能成立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这里宗之不能成立,是因为“黄狗”与“耕田”前后名词没有关系,故不能成立。而此绝对和上面第三条中之“兔角上长龟毛”不同!故不可列在(P98)一类来相提并论;因为“兔角”与“龟毛”是世界上绝对没有的东西,而“黄狗”这种动物,乃大家所共见的,“耕田”也是实有其事的,不过它俩是没有关系的,你若硬要把它拉拢在一起,那便变成笑话了。
  (13)同喻要和宗因相连。这是以正面的事实来证明宗旨之不谬。例如说:
  宗——人是高等动物。
  因——有思想故。
  喻——如草木。
  草木是植物,不是动物,人有思想,而草木绝对没有意思,所以不能把它拿来作同喻。因为动物和植物是迥然不同的,上面所举的例,就是犯了同喻与宗因不相连之过。
  (14)异喻要和宗因相反。这是藉反面来证明宗指无讹。例如说:
  宗——草木是植物。
  因——无思想故。
  喻——如花果。(P99)
  花果与草木同是植物之类,同是没有意识,不会思想的东西,不能作异喻!作同喻是可以。上面所举的例,是犯了异喻与宗因相同之过。
  以上十四条规则,皆是因明学上重要的规例,其间所举的例——除第六条正面外——,都是从反面指出其错误;然而破邪之后,必当显正。兹从正面略举二例如下:
  (图缺)
  因明学为印度“五明”之一明,也可说是佛教的论理学,其立论之正确与方法之适当,诚非为未深研究者所能知,其方式与西洋之逻辑学稍异,而较为精微,“逻辑学”惟期推论之精明,在求自悟。“因明学”重求辩论之正,确乃兼悟他。研究“因明学”者,更当注意规则上常犯的过失,如“宗”有九过,“因”有十四过,“喻”有十过(请参阅《相宗十讲》),果能运用无讹,答问不犯,则自然达到论理至当,辩才无碍之境也。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九、因明学之必须研究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对于佛教误会之解释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五、做人先要立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六、佛教是保险公司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一、先觉与后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九、我对于《觉群》的建议..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二、习惯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四、佛教是正信积极而生利的..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八、我对于在家学佛的一点希望..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六、我的人生观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三、源远流长——由弘一律师出家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平时没有闻过佛法的人,在临终时或者是中阴身闻到佛法、遇到助念是否能往生?[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