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四、三细六粗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2

二四、三细六粗

  平常有两句话:“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现在来把它解释一下,何谓三细六粗?(1)无明业相,(2)转相,(3)现相,(4)智相,(5)相续相,(6)执取相,(7)计名字相,(8)起业相,(9)业系苦相,这就叫做“三细六粗”,本来是出在《起信论》中。
  甚么叫做“无明业相”?在《起信论》中说:“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然而因为众生愚痴的原故,所以迷昧而不知,因此就叫它无明;无明就是不觉的意思。”好像一个人身上,本来怀了一颗无价宝珠在口袋里面,因为昏迷与不知,所以拿了一个讨饭篮,东奔西走去讨饭,你看可怜不可怜?这真心又叫做如来藏,是不生灭的。而无明是生灭的。在《起信论》中又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又叫做业识,这就是头一个“无明业相”。
  甚么叫做“转相”?转,就是由业相转变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了业相,而有转相的。这好像“牛角”一样,角是由牛的头上转变出来的。唯识家说八个识,无论是心王或是心所,约它的意义上来说,每一个识都有四分——一是相分,二是见分,三是自证分,四是证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自体;见、相二分,是自体上转出来的功用。这转相在唯识学上,叫做“见分”,就是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能见的一分,所以叫做“见分”,也就是能见相,因为它能见一切妄境啊!
  甚么叫做“现相”?现,是显现。就是说,本来是没有一切山河大地,和宇宙万有的境界,只因有了妄见,所以才幻现出一切的妄境!这好像空中本来是没有五彩的华相,然而因为害了火眼的病目,觉得虚空中好像有红红绿绿的华相,其实那里真的有呢?完全是病目所妄现出来的啊!这一个意义,是佛学上特别有的,其他一切宗教和学说,都没有这种说法。因为任何人都以为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一切的一切明明都是实有的。好像来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我才能够看见,总以为“先有外境,而后才能见”。他那里知道,梦中所见的境界,不是同醒的时侯,是一样的看见吗?何曾是实有?我们自无始以来,患了无明的病目,而妄现一切虚幻的境界,一切众生执为实有,所以叫做迷,叫做凡夫。一切诸佛而能了达一切境界都是虚假,所以叫做觉,叫做圣人。如果真是有善根的人,当下即得解脱;所以称佛法是不可思议。这现相,在唯识家,就叫做“相分”。意思就是说: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相的一分,所以又叫做“境界相”。同在一件事物上,世人执为是实有,而佛菩萨了达了如空华梦境一样,这就是凡圣迷悟的分野。上面这“业相”,“转相”,“现相”,好像木头里面虽然是含有火性,然而还没有发现火相出来,所以看不见。这三相也是这样,隐而未显,所以叫做“三细”。
  甚么叫做“智相”?倒不是智慧的智,是分别的意义。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先有境界,而后才生起分别。所不同者,一般人以为外境是实有,而佛学上才告诉我们,是由无明的妄见(病目),而后才现出境界(空花),这可见是虚而不实的境界了。
  甚么叫做“相续相”?相续,是不间断的意思;不但从生至死,中间这数十年时时相续不断地分别,其实从无始一直到未破无明妄见(病目)以前,他都是相续不断地分别妄境——空华。这就叫做“相续相”。
  甚么叫做“执取相”?执是执着,取是爱取。这是因为不知道一切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有,所以一般迷昧的人们,就执着这是很美丽的色相,就爱取要看;那是很好听的声音,就爱取要听……六根对六尘都认为是实有——坚执不舍,所以叫做“执取相”。
  甚么叫做“计名字相”?计是计较,也就是计度。一切法的本体,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都是后来的人们,因为便於呼唤起见,所以在每件事物上,安它一个符号:这是水,这是火,这是牛,这是马……,这明明是一种假符号,而一般迷人,却固执这假符号,以为是真实不可改移的;殊不知同一事物上,可以安着几种不同的名,而一种名字,也可以安到几种不同的事物上去,这名字明明是假设的,而一般迷人却坚执着是实在的。此刻假使有个人骂你一声:“慈航坏蛋!”马上就会发起脾气来!认为慈航就是我,而坏蛋是形容不好的东西!殊不知别人也可以叫做慈航,不一定是说你,而坏蛋也不一定是坏东西。然而一般迷人,却不能这样,坚执着是实在的,所以叫做“名字相”,前三种是隐而末发,所以叫做“细”,这四种是已经发现出来了,所以叫做“粗”,虽粗细不同,然而总叫做“惑”。惑者迷也,就是迷惑。
  甚么叫做“起业相”?起,就是造;业,就是事;起业,就是作事;造的善业生天堂,造的恶业堕地狱,总不出这三界轮回六趣了,这就叫做“业”。
  甚么叫做“业系苦相”?苦,就是报;这苦报是从甚么地方来的呢?是从业系缚得来的,这就叫做“苦”。佛教所说的道理,有一点同其他的宗教和学说不同:第一不赞成有一个最初的始相,因为一有始,就答不出最初的一因;第二不赞成无因,因为无因,那就会乱作乱为了!所以佛教是中道。意思就是说:“你没有作业,那就不谈,如果一作了业,那就一定有果报了。”所以这“惑、业、苦”是轮转无穷,若要不受果报,那除非断了烦恼不再造业才可以。所以返本还源的方法,还是要破了无明,三细六粗才可以解决。这同十二因缘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是说法上不同罢了,可例推而知,兹附一表:
  (图缺)
  所以佛教说断苦,与其他各种学说不同,就是要断除苦因的——惑业,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这个意思。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五、世法与佛法的不同点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三、佛法的纲要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四四、谈礼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因明学的重要规则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二、圆觉经的答问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四、筹办慈航大学的原因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四、佛教与民国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四九、谈谈真生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对于佛教误会之解释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六、一个食肉的问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唯识宗胜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一乘十玄门探玄[栏目:智谕法师]
 六道轮回的问题[栏目:南亭法师]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25、凯珠喇嘎阿塞大乐祈愿文[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1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无量寿经 第四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帝王与因果[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人间佛教与究竟成佛(真华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坛经》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玄畅)[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安居第五十八日(诵戒日):大悲狮子吼[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研究三论宗的现实意义[栏目:理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