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是给物质需求做减法吗?
 
{返回 济群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59

问:学佛是给物质需求做减法吗?年轻人向往成功,正是要做加法的时候,自认为暂时还不需要做减法,该如何处理呢?

济群法师答:佛法并不排斥正当的物质追求,但我们现在的很多物质需求,其实已经让地球资源过度透支了。盲目做加法,不仅耗费我们有限的生命,也将加速地球的毁灭。

善行能使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获益。这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的诠释。其实,我们在行善时不必关注外在结果,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真正的利益,在于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这一结果与行善是同步的,是当下就能感受到的。

佛法认为,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只要人类的贪嗔痴还存在,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就不会停止,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不会停止。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克服心中的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返回 济群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知&错觉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标准与慈悲
 佛法珍贵难得
 空性会减低人的执着,会不会加强人对世界的淡漠?
 驱散乌云 觉性朗然
 与魔共处
 标月指
 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
 为什么汉传、藏传的大德那么重视《行愿品》,奥妙何在?
 无知&错觉
 空山寂无语 随处可安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恩佛诞节──纪念佛陀降生人间二五五五年[栏目:宽运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九四、《佛教圣经》序[栏目:慈航法师]
 原来如此[栏目:哼哈一如说]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三篇 7-3-1 一、十六阶智[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通往自由与智慧之路 十 在日常生活保持正念[栏目:隆波通禅师]
 四阿含思想在中印佛教时期不同的表现形式(妙心法师)[栏目:阿含思想研究]
 守规矩[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馆[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栏目:郑石岩教授]
 精进之差别?[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