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返回 济群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当我们感到疲惫、烦恼或痛苦时,难道不希望从中解脱吗?我们通过娱乐来转移目标,通过发泄来加以对抗,通过毒品来麻痹心灵,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寻求解脱。但这些方式只能带来暂时的安慰,而且是充满副作用的安慰。就像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佛教虽然承认生命发展有规律可循,但命运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命运建立在因果基础上;另一方面,感果的过程又取决于因缘推动,是众多条件的和合。今生的生命状态固然和命运有关,但因还需要缘来成就。在由因感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结局。

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理,提出“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即涅槃;道谛是平息痛苦的方法。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轮回和解脱的原理。


{返回 济群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的智慧
下一篇:空山寂无语 随处可安禅
 无知&错觉
 为什么衰老、疾病、死亡会给人带来痛苦?
 为什么汉传、藏传的大德那么重视《行愿品》,奥妙何在?
 怎样培养无量的心胸?
 空性会减低人的执着,会不会加强人对世界的淡漠?
 学会为他人着想——这是慈悲心修行的开始
 把希望寄托在一根稻草上,最后只会沉得更深,更难浮出水面
 佛法珍贵难得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无尽的宝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三、无常是苦[栏目:学诚法师]
 学佛的精神[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缅甸宗教法允许九派同时存在?[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相应8经 佛陀经[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怜惜众生苦 敞心向轮回(达真堪布 )[栏目:忍辱]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再谈放生(索达吉堪布)[栏目:放生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