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三、无常是苦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0
三、无常是苦 
  1.苦苦 坏苦 行苦
  大家都知道,佛教对苦的分类,有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很好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是苦的,比如刚才谈到死亡的痛苦。发生火灾、发生地震、发生车祸、罹患疾病等,都是非常痛苦的。
  坏苦,每个人都会衰老,都在逐步衰老、变化;我们一件很好的衣服,忽然间破了一个洞;我们有很多的财物,忽然间被人家抢走、偷走了等,这都是坏苦。对于坏苦和苦苦,世间的人都是能够认识到、感受到的,都有体会,是共世间的。
  还有一个苦,叫做行苦。行苦不太好理解,也不太好感受。所谓“行苦”,就是“无常故苦”。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从无常这个定义来讲,它是痛苦的。因为无常,所以它潜伏着不确定性,潜伏着危机,潜伏着恐怖,潜伏着没有答案,这本身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一个痛苦。我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但是它很快就会变化,烦恼、贪嗔痴出来了,就不能让好心态持续;我们读了很多的书,但是记不住;我们做过很多事情,好的事情不容易记得住,坏的事情一直想抹却抹不掉。外在也是一样,外在种种的因素、环境不知不觉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一出家门,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也难以预料,更不可能去左右和掌握。气候也是一样,干旱的时候,要雨水,偏偏没有雨水;发水灾的时候,偏偏还在下雨。这些都是行苦,都是无常。
  2.人世间的本质
  无常是人世间的规律,是人世间的本质,所有的有情与无情都逃脱不掉。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体会和把握无常的规律?它虽然是无常,但也是有规律的。外在的山河、大地、宇宙,内至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心、我们的心念,都是无常的。所以学佛法,就是要在无常方面去下手,去着力。常常听到“念死无常”,死是无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死亡的境界是最强烈的,也是无常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我们要解决死亡的问题,要解决“无常故苦”这样一个规律,要超越这个规律,就需要学习佛法。
  死亡本身并不是很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人都逃脱不掉死亡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害怕的是什么呢?害怕的是死亡以后会怎么样,死亡以后还存在不存在。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是怎么存在的?假如死亡以后会存在,那么它会更好,还是更差?更多的人关心的是死亡以后的境界,是对死亡以后的关注、担心和害怕,而不是死亡时的一瞬间。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了解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跟死亡以后有什么关联,跟后世有什么关系。这些非常重要。
  比如一个小孩生病的时候,父母就非常担心,他们的担心包括很多方面:担心小孩的病不会好,担心小孩的病会越来越严重,担心小孩受苦,担心小孩会害怕,担心小孩出院以后日子不好过、身体差等。这个担心是代表一切的。同时,这个担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关心,是对自己儿女的关心。对自己来讲是担心,对对方来讲就是关心。
  实际上,担心也好、关心也好,仅仅表示人的一种心情、一种内心的状态。我们要让对方身体好起来,那就需要找医生,看病吃药,注意饮食、卫生、健康,等等。从身体方面来讲,应该这样来对待。那我们从心灵方面、从内心方面,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的心态。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四、苦乐源自内心 生命相续无限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三、饶益有情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坚决整治寺庙乱象 促进佛教健康发展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二讲
 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四、共业增上
 用心感知别人的情绪
 现前种因 当来结果
 楞严感悟系列篇之一:从开悟到成佛
 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3-025真爱之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为什么现在水源这么枯竭,到处是干旱?[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承先启后 1989.9.1~1989.9.30[栏目:星云日记]
 五戒释义[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相应14经 生起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06-069不放逸能圆满一切善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天女与猕猴[栏目:般若]
 人生只若花开花落[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