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六)观修不倦生死、怨亲不定而生厌离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8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六)观修不倦生死、怨亲不定而生厌离心  

  【不倦生死者,如《致弟子书》云:“未有不曾住过之地处,未有不从腹育之众生,未有不经岛间之河流,无有虚空不遍之处所。”一个众生作我母亲之数量无法计数,数数投生于一类众生之尸骨,若堆聚一处,其体积之巨,则可等同于此世界,如今尚未生起厌离,即具如是过失。】

  如《致弟子书》中所说:“未有不曾住过之地处”,无论全世界哪一个地方,哪怕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我们都曾经住过很多很多次。“未有不从腹育之众生”,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养育过我们,我们也曾做过他们的父母。“未有不经岛间之河流,无有虚空不遍之处所”,无论外器山河大地什么地方,我们都曾经住过;无论内情有情众生什么身份,我们都曾经当过。一个众生做我们母亲的次数是无法计数的。如果把我们无始以来投生为一类众生的尸体聚集一处,可能比我们现前居住的地球还大。如今我们对轮回仍旧没有厌离,还在执著世间,追求世间名利,充分说明我们业及烦恼沉重。

  比如有些人总想移民,对现前的住处总是感觉不满意,实际上,我们投生在这个世界的次数无可计量,就是巴掌大的地方我们也投生过很多次,如今还不满足的原因,当然是内心烦恼沉重。可能有些人会质疑说:“往昔我是否享受过这一切,我一点都不记得,所以我要去见识见识。”细致观待,我们小时候去过、享受过的地方,如今还记得吗?即便那是世界上风景最美、条件最好的地方,即便当时我们感觉多么满足,恐怕到了今天,我们的内心还是像没有去过一般。所以,羡慕轮回,不是因为我们在轮回中没有享受过,没有满足过,而是内心烦恼沉重的表现。因此,我们应该对轮回心生厌离,从此追求解脱之果位。

  【怨亲不定者,如《亲友书》云:“父变为子母成妻,诸人为仇或为亲,具有颠倒性之故,世间少许无定准。”此生亦如上述:“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故无有实义,彼等唯不离贪嗔之自性。】

  轮回中怨亲不定。如《亲友书》中所说,轮回流转,父亲可能会变成儿子,母亲可能会变成妻子,众生之间有时可能是仇人,有时又可能投生为亲人,没有决定性。比如前世的亲人,今生可能成为自己的怨敌;前世的怨敌,今生可能变成自己的亲人。

  往昔有一位修行者,看见一个妇女一边怀抱一个小孩,一边吃着一个鱼干,旁边有一条野狗,想吃鱼干的骨头,这个妇女就拿石头去打这条野狗。当时这位高僧大德以神通观察,发现这个妇女怀抱的小孩是前世谋杀她的凶手,她口里吃的鱼和用石头击打的野狗,是她前世的父母。看到这一幕,这位高僧大德不禁感叹:“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轮回就是这样,往昔的冤仇可能成为如今搂在怀中的亲人,往昔的亲生父母如今变成自己的仇敌,甚至有时还在吃自己父母的肉。轮回中怨亲不定,具有颠倒性,所以我们要远离轮回。

  有时我们也可以观察身边的人事,有多少亲密无间的好友,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反目成仇。所以轮回中的一切怨亲都没有实义,都是由于贪嗔痴烦恼沉重才有这样的显现。我们应该通过修学轮回过患而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进而断除轮回显现之因——贪嗔痴烦恼。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七)总说轮回痛苦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八)五他圆满之导师圆满、正法圆满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一)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七)方便教授于次第根机之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五课(二)依止导师是成办解脱的前提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精进修法方能直面无常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三)摧毁正行善根之恶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六)修行者应尽可能吃素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无记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四)课后嘱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少林文化与少林学[栏目:华方田教授]
 目前南传佛教国家的几个派别,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六十七世 蕴空尝忠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一直伤害我,我一直忍耐,如何以对?[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07-095闻法思维[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十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一种全民运动[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先知己过,再学恕人[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十地顿超无难事(明一法师)[栏目:精进]
 五十二、宣化上人 关于“神通”问题的开示[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