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三)四无色天
【(2)四无色天】
下面讲解无色界四空处,也就是四无色天。它当然也是在四禅的基础上树立的,但相对来说已经开始进入断见。
【于四禅之想,心生厌离已,遮止形状、颜色、质碍色之三想,犹如虚空,于无现一切法之等持中专一安住,显现逐渐隐没,即空无边处;】
对于四禅之想心生厌离,遮止一切形状、颜色、质碍色等三想,犹如虚空一般,在没有显现一切法的禅定中专一安住,显现逐渐隐没,就是空无边处。空无边处已经开始遮止一切外境,像我们当前所呈现的这些像已经不存在,但并不代表当时什么都没有。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初转*轮的时候,当时无色天的众生也手捧鲜花来听法。空无边处还有很细微的识,针对这个识当然有他的色身,只是没有像我们现前这么粗糙的色身。
【等持之耽著亦已止息,心识于微明中,无有方隅而安住,即识无边处;】
对禅定的耽著已经止息,心识在稍微具有一点明了中无有方隅而安住,就叫做识无边处。
【心识之本体,即何者皆非,空无实有。其止息识之耽著,于无有所取之相中安住,即无所有处;】
这些都是在止息一切五根的前提下,在完全无分别状态中,犹如闷厥和酣睡。但要记住,第六识当中虽然感觉不到闷厥和酣睡状态的能所对立,但这种状态并非没有能所。我们在讲自现的时候,对外境显现的任运八门,生起我产生任运八门还是任运八门产生我的细微之念时,已经形成能所对立,从而堕落轮回边的第一识阿赖耶识。我们通常讲解过程中,好像第八识阿赖耶识很粗糙一般,其实它是非常非常细微的,在第六识当中无法感觉。
【于任何有无之耽著,皆已舍弃,何者亦不作意而安住,解脱一切皆无之执著(虽无粗分,但细分未灭),入世间无念之极顶者,即有顶定。】
舍弃有和无的耽著,于何者亦不作意而安住,这时虽然没有粗分的意识,但很细分的意识还没有消尽。要知道,三界还在轮回的范围中,轮回来自于识,所以世间禅定还在识的范围中。世间无念之极顶,就是有顶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想非非想处。
以上是四无色天,也就是四空处,通常都是在稍有明分和完全遮止一切显现的无念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