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劝反省不造恶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0

劝反省不造恶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著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著而不改变自己的恶习,就会永远受到习惯的支配,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

  平日除了随时修正自己外,必须避免自已‘造业’。业,是思想的累积与行为的总和。有净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但我们通常所说‘造业’是指造恶业;如果是善业,就会用行善、布施、持戒、忍辱等名词直接说明。

  人,如果时常造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障碍著我们,这就是所谓的‘业力’。例如一个有菸瘾的人,他第一次抽菸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但是今天抽几支,明天抽几支,时间一久,不抽菸就会觉得很痛苦;喝酒、赌博也是如此,习惯养成后要戒掉是很困难的。

  我认识一个人,他有一次去参加忏云法师所主持的斋戒学会,七天皆吃素且过午不食。他戒期结束后下山回家,看到鱼、肉就拼命地夹著吃。他母亲告诉他吃慢一点,他就回答:‘七天都没屹肉,要赶紧补一补,均衡一下。’母亲说:‘哪不是枉费了七天的斋戒吗?’他说:‘这是业力所牵,没办法的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业力,无时无刻牵引著我们的行为、思想,不是一时就能转变的。所以,一方面要观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恶,另一方面,要时时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错误、所犯的毛病,现在足否改正?如还有缺点,就要下定决心修正,不要再为业所转。

  反省,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也比较会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劝告;而一个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运命’而不被‘命运’
下一篇:虚伪与真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皈依开示(2011年元旦)
 宇宙万有本体论(2)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八
 往内在寻找自性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净土十疑论》译解 1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三
 安住心性
 《净土十疑论》译解 1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七十 至心回向[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具有平衡性的饮食才是先决条件[栏目:一生要素]
 大乘佛教起源的探讨(梁茂良)[栏目:大乘佛教理论]
 拥有[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人生指南[栏目:毛凌云居士]
 会换角度叫智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药师佛法门的殊胜利益(梭巴仁波切)[栏目:药师佛·文集]
 能舍小小戒吗?[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演讲因缘[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什么是无尽藏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