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5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著能所的观念,产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场。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著、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完成了佛道。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下一篇: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四
 包容异己
 <六祖坛经>讲座第一天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观照当下一念
 六祖坛经(10)
 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当离四病─心要真清净当离四病[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准提法门的人间佛教性格(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一听到佛号就哭[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A Refuge in Renunciation[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皈依问答(二十七):每天修六次皈依导师佛宝时,是否需要观想佛陀的身相?[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法空恩师讲《广论》107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72 立地成佛[栏目:大机大用]
 相应5经 善语为胜利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