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7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

  如果我们一切的修行,无论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总是存在著能所的观念,产生主客二元的对立。除非是究竟了悟,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否则,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经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对立,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变现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沦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个道场。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觉得没有意思,就想:干脆换一个法门来修。

  这种种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觉性设定在某种环境与某些条件之下,然后希望去追求、去获得;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众生的无明,就是一直不断地向外执取某些东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别人同情,而不知我们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别、放下爱恨恩怨,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清净无染的本心。然而,众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照都是我们的觉性,时时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只要于一切境界能不执著、无所住、无念、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这就完成了佛道。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下一篇: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二处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
 《净土十疑论》译解 8
 决定往生
 生活禅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六祖坛经(4)
 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四
 从心开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陈兵)[栏目:原始部派小乘大乘·佛教理论综合研究]
 证据[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如何培养对因果法则的信念?[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04-030《佛说幻士仁贤经》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世界是各人心所现[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十二)[栏目:菩萨本行经白话]
 登莲花山小记[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 (一名阿阇世王品)[栏目:所依经典·显]
 天台宗的中兴者——湛然大师(佛智)[栏目:天台宗文集]
 感性直觉-汁与渣[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