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富贵学道难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2

富贵学道难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佛遗教经》

  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何以富贵学道难呢?一个人今生能得到富贵,也是他的宿世行善积德的异熟果。而在享受种种五欲六尘快乐时,迷惑造业者多,财、色、名、食、睡的种种诱惑,令他享乐唯恐不及,很难产生向道修行之心。

  在南阎浮提,是需要八苦的激励,苦难的逼迫,才能令人产生厌苦之心,踏上修行的道路。如果沉溺于富贵的意乐,是很难产生超越意向的,这就是儒家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在痛苦当中,往往能超拔,而处身于安乐富贵之乡,如老象溺泥,大多会沉沦法身慧命。

  佛贵为太子,然不是一般凡夫,乃是乘愿再来,示现八相成道的古佛,是故佛不会迷惑颠倒。然在佛的示现中,色界天人常来警诫太子不要沉溺五欲,令太子在四个城门见到生老病死及沙门修道相状,帮助太子夜半逾城出家修道。释尊作为大富贵者能够在富贵当中感觉到生命本体上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他能够超拔出来。在佛的比丘弟子中,有很多释迦族的王子与贵族,他们是受佛陀德望的感召,毅然决然而出家的,其宿世善根亦是非常深厚的,有些是大权示现的菩萨,助佛弘化的,故他们在释尊座下很快就能证到圣果。所以富贵学道难是此土一般众生的情形概述,然而佛与其弟子有其特殊例外的因缘。

  吾人如果出身于富贵之中,应观照生命本体性苦难,激发学道之心。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乃一切富贵者之光明坦途。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众生有感 弥陀即应
下一篇:供斋荐亡的注意事宜
 净土宗教程 序 目录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西方确指》尽形修习,造极为则;念佛三昧,心力所成
 《西方确指》持志久远、堕空邪见之恶果、学道当明心
 《无量寿经》之宝池德水
 净业善知识
 无相念佛非业力凡夫境界
 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发菩提心 功德殊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六罗汉礼供文释 第一课[栏目:十六罗汉礼供文释·索达吉堪布]
 昂首与低头的智慧(胡安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栏目:道坚法师]
 学佛问答 第六四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课 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让呼吸带来喜悦[栏目:幸福禅]
 信心与净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无死的金刚心 第20章 魔石[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结归极乐」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气候[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