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放生应具备的两个要点(达真堪布)
 
{返回 放生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39

放生应具备的两个要点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明天是我们秋季大放生的日子。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将近400头牦牛今天已经回家了。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我们救了这些牦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救它们呢?是因为它们曾经救过我们,所以我们才有机缘救它们。放生时,我们要给它们念经、做皈依,就是要给它们种下解脱的种子。

  它们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肯定无数次地救过我们,无数次地利益过我们。所以,大家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这些牦牛,感恩这些父母众生。

  今生今世,它们变成了牦牛,被送到了屠宰场,在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把它们救回来了。为什么它们会投生为牦牛,差一点儿被杀呢?就是因往昔所造恶业的感召。而这个业是怎么造的呢?也是为我们而造的。就像现在的父母为儿女造业一样。这些父母不择手段地去赚钱,就是为了儿女。同样,我们所救的这些众生也曾如此。它们曾经为了我们的快乐和利益,不择手段地造业,结果导致投生为旁生,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和痛苦,感受着即将被宰杀的恐惧。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感恩。

  仅仅感恩也不行,我们还要报恩。先有感恩心,再有报恩心。

  应该怎样报恩呢?就是要发慈悲心。我们发誓发愿,希望这些父母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小乘行人也可以有的发心。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更应该发心:我现在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一定要精进修行,今生解脱,即身成就。我要拔除他们的痛苦,我要给予他们安乐。

  放生时,大家要以这样的慈悲之心跟它们接触,跟它们结缘。然而,你不能发空愿,以后必须要精进学修,让自己早日解脱,快速成就,然后去度化它们。你要有这样的发心,有这样的信念,有这样的心态。

  反之,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认为“我通过人力、财力等,把它们救回来了,这些众生应该感恩我”……这是不合理的,不能有这种心态。

  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与报恩的心跟它们结缘,这样我们解救的不只是它们的生命,同时也解救了它们的慧命。生命是短暂的,慧命才是永恒的。若生命没有了,这不算什么;而慧命若暂时地没有了,这才是大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解救它们的慧命,给它们种下解脱的种子。

  我们要发愿,愿自己能够尽快度化它们。它们都是与我们有缘的众生,现在已经为它们种上了解脱的种子,再度化它们就容易了。

  佛第一转*轮的时候,有八万天子得度。这些天子在投生为昆虫的时候,曾经跟释迦牟尼佛结上了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第一转*轮的时候,他们成为了佛的第一批眷属。佛给他们传法,他们都得地了。

  我们也一样,现在就要发愿,等我们将来解脱成佛的时候,它们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一批眷属,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度化它们了。

  行为固然重要,但是心态更重要。在做任何善事时,心态是最重要的。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不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心,要有一颗善心。

  我们念佛、念经、做善事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发心,最重要的是心态。发心才有功德,不发心就没有功德。若是不发心,虽然你做的是善事,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善果。什么叫发心?发心就是无怨无悔,心里没有杂念。心发出来了,就没有这些不好的心态了,这是很重要的。

  在做善事时,也不能缺乏智慧。现在很多人都做善事,比如放生、布施等。尽管你在做善事,但如果缺乏智慧,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没有智慧,即使善事做得再多,也不能解脱,不能圆满。

  总之,在做放生等任何善事时,都不能缺少这两个要点。只有心发出来了,才有功德;只有有智慧的摄持,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放生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悲执着与随缘放生(果新子)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智慧而科学的放生(行愿法师)
 放生手册(海涛法师辑)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仪轨)——索达吉堪布
 放生应具备的两个要点(达真堪布)
 再谈放生(索达吉堪布)
 戒杀放生的功德(慈诚罗珠堪布)
 佛教放生习俗的形成及其流行(圣凯法师)
 神变月放生缘起
 不要再杀生了!(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慈悲执着与随缘放生(果新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僧伽[栏目:白云禅师]
 降伏其心 二 学佛就是学做人[栏目:万行法师]
 忏悔从前的坏种子(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黄胜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弘一律师论唐密(林武贤)[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良知就是知耻、知愧、知恩[栏目:包容的智慧]
 四十华严卷 26-30[栏目:03 四十华严]
 改过要发畏心[栏目:蔡礼旭老师]
 80、佛法教导安忍,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象?[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为死囚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