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51
【第六七则】
问: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答:佛先说业果取舍,故应於业果,深生净信,方知取舍,知取舍乃能离於三途苦。以故昔诸大德如阿底侠尊者等,首重开示业果法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下一篇: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施不应行法?
何者为静虑自性?
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慈心生起之量?
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等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理凤仪北汤天佛经
[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二集
[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第一义谛
[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禅者的包容
[栏目:达照法师]
真如性现 尘去光现
[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