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0
  【第六七则】
  问: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答:佛先说业果取舍,故应於业果,深生净信,方知取舍,知取舍乃能离於三途苦。以故昔诸大德如阿底侠尊者等,首重开示业果法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下一篇: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大悲生起之量?
 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
 试分别二谛之义?
 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仇,乃至飞禽走兽。何..
 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萨迦耶见以我为所缘,生起实有执,同时与我相连之贪着随起之概况?..
 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四章 止与观[栏目:佛教禅修直解]
 空谷的回音 附录[栏目:宋智明居士]
 心念的作用,要是有福报,那就很幸福![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禅不是宗派[栏目:怡僧法师]
 人人皆具如来藏[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身与心的关系(严耀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台湾的宗教问题[栏目:明日的佛教]
 比丘尼传 5 梁 乐安寺惠晖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依止佛法弭恶臻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栏目: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
 为什么菩萨把众生当成利益自己的对境?[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