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因果的真相 问与答(三)
 
{返回 因果的真相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6

因果的真相 问与答(三)

    问:平常我们有一些恐惧的心,比如说惧高症呀!像我怕看到血,这些是属于因果里面的因素吗?还是无关因果?
答:我们就从惧高症这一部分来探讨,一个人他会有某种恐惧的事情,事实上大部分是跟他这一生或过去生的成长过程中某些境遇有关系,而这些境遇已经变成伤口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
换句话说,有可能我们前生里面,曾经从很高的山上或是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然后在掉下来的过程,可能面临死亡将届的过程,或者死亡,这个过程已经变成我们梦魇的事情,然后我们已经忘了这个事件过程,或者我们差点掉下来所造成的恐惧,那它就变成了我们的梦魇,也就是噩梦。
    换句话说,它被留住而形成伤口,记忆不一定会造成伤口,可是记忆留住里面有受伤害的伤痕,有害怕的情结、情绪就是我刚才说过得失的那个“失”,可能失去生命所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它就产生了这种感受的留住,过程已经不复记忆,但它深藏在潜意识里面,因为这个感受留住以后,我们看到高的地方,就会害怕。
    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害怕的原因,但是我们就是害怕,那这也会形成我们的惯性,因为我们只要到高的地方往下看,就会开始害怕,那这个就是一个惯性。
    这个惯性有人就靠意志力来克服它,他就是逆自己的习性,害怕高,然后他就去面对那个高,从高处往下跳,他可能去玩高空弹跳。有人是用各种的方式,用意志力去克服它,这个习性可以透过我们的意志力去克服而溶解掉,不过这个害怕的习性被留着,是因伤口残留在潜意识里,这是比较跟得失有关系的。
    可是事实上,我们生命中有很多的惯性,我们必须要很细腻地去对照而观照,然后当我们观照出来的时候,我们刚才不是说吗?对你抗拒、你害怕的梦魇,你可以从觉知它,然后接纳它,甚至去享受它,从一边跑到另外一边,然后在往另外一边的过程中,在摆荡的过程中你要很警觉,而不是很昏沉的,也不只是靠意志力,要透过观照,你在做的时候,你要观照。
    事实上,生命是在抓跟放之间摆荡,执著跟放弃执著两边移动,因为执著太痛苦了,所以我们放弃执著,可是放弃执著还是在用力,但是没有办法,因为生命只有在两边摆荡的时候会让我们减少痛苦。
    可是事实上真的减少过痛苦吗?事实上不会,但是它是一种方便你逃过痛苦的自我欺骗的诡计,你当然要逃,但是在逃的时候要保持警觉,你是在逃避痛苦,渐渐地你逃的心也会溶解掉。
    所以,你不一定要很勇敢地去面对,只要保持警觉,你的惯性在那里,那你尝试去接纳、去享受它,如果准备还不足的时候,那你就允许自己准备不足,那你还是照逃,只是在逃避中你要保持警觉,觉知你是在逃。
    因为凡人是他在逃,可是他根本不知道他在逃,他习惯性地就是求乐、求离苦,事实上他求乐就是逃避苦的一个手段。因为内在不快乐,所以他要追求快乐,可是当你内在不快乐的因子消失了,你还需要追求快乐吗?
    你不需要!你内在就是很宁静、很清凉。真正的快乐,它是不需要任何条件成就的喜乐,它每天都可以很喜乐,下雨也快乐,阳光普照也快乐,暴风雨也快乐,事实上不管处于任何境遇都很自在,都很宁静,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快乐。
    我们谈回来,就是看到血会害怕,这也跟过去生的习性有关系,那这害怕它的根源可能是很多元化,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可是我们知道我们害怕,可能我们害怕我们死亡,或者我们害怕跟我们有缘互动的人或动物死亡,那死亡的现象就是出血。
    所以,看到血会让我们产生记忆深处的一个联想、一个恐慌跟害怕,但是我们已经忘了它是怎么样来的,换句话说,这与死亡跟生离死别有关系。
    我们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或者我们跟别人互动,或者我们养一个小孩,事实上我们已经给他跟我们一个生离死别的一个现象的因缘了,可是人的自我永远只要得不要失,你怎么可能只要快乐而远离痛苦,如果你要得,你也一定会有失,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失也会溶解掉,你有需要,你一定会有“得到”跟“失去”两种感觉产生。
    所以生、灭是自然界一个本然的现象,但是因为我们有惯性,我们的惯性就是我们要这个,我们不要那个。事实上,不可能我们要生不要死,那有可能,当你不求生也不惧生,你不求死也不惧死,那生、灭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它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是你对生命贴上了生死的标签,才让生死对生命产生了意义及得失的感受。
    我跟诸位师兄、师姐分享,如果生命没有死亡,生命就失去了一切的乐趣,也失去了一切的生机。如果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无量的,那你知道吗?生、离、死、别也失去了意义,你会快乐的无聊,那无聊的感受出来你就不会快乐。
    如果说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一个无量寿的世界,无量就是无限量的,事实上无量就不用计算了,这是无始无终的,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有惯性,你会在那个地方活的很无趣,你会活的一点都不快乐。因为生命过程就是那么的平静,那里面也没有白天,也没有夜晚,也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
    那你知道吗?那什么叫朋友,什么叫敌人,失去了意义了!因为有黑暗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存在,有光明才能彰显黑暗的存在,你怎么能只要光明不要黑暗,我要光明不要黑暗,你把黑暗丢弃了你也没有光明,你把死丢弃了,也没有生的快乐了,你的生命只是无趣而已。可是众生的痛苦是因为这个世界里有生离死别,这个生离死别,事实上是一个生命本然的状态,但是凡人自我意识、概念有分别,也就是有区隔他要这个,不要那个,甚至追求永恒拥有,而造成对生灭现象产生无边的痛楚与生死轮回。
    如果只要拥有但是不想失去,事实上那个“拥有”也失去了乐趣,那你纵然知道这些真理,但遭遇到那种离别或失去就是很痛苦。
    所以,佛菩萨就用他的神通力,用他福德的力量,来创造了佛国,然后来对照也就是来让这个地方的众生有一个梦想,往生后可以到那个佛国去。当在黑暗的地方时,你觉得光明很有趣,可是当把黑暗拿掉的时候,你纵使站在光明的地方,你会觉得很无趣。
    所以我跟诸位师兄、师姐分享,有很多在极乐世界的佛子,都是去那边以后才发那个愿,要到人世间来成长、来蜕变。因为那个地方快乐的很无聊,当快乐的很无聊时,怎么会有快乐?你要知道,快乐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才会彰显感觉那个快乐,然后当把痛苦拿掉的时候,那个极乐世界有什么快乐?
    所以你要知道,如果你的惯性都在,你到哪边你都不会快乐的,可是当你求快乐的心都消失了的时候,你到哪边都是极乐世界,而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法性、人的空性,这也就是我在这个地方分享,或未来有因缘要不断地分享给有缘众生的方便法,也就是究竟的离苦得乐之道。


{返回 因果的真相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的真相 问与答(四)
下一篇:因果的真相 问与答(二)
 因果的真相 第十章(四)快乐的菩萨法则即是拔除别人的痛苦
 因果的真相 第八章(三)摧毁你的惯性的唯一法门就是保持内心的警觉..
 因果的真相 第一章(二)远离邪曲的心,让灾祸的种子无从发芽
 因果的真相 第十三章(六)因纯净的慈悲而显露出的行动,哪怕只有一句话语..
 因果的真相 第四章(五)有为法就是方法,无为法就叫空性,就是去除一切惯..
 因果的真相 第九章 一颗智慧珠即可将晦暗的地狱化成光明的佛土(一)甜蜜..
 因果的真相 第六章(二)“想要”是一个毒品,是生命真正的痛苦所在..
 因果的真相 第四章(二)在我们身边,惯性造成的伤害已无处不在
 因果的真相 第七章(四)不要跟随自己的习性起舞,而错过了真正的回乡的路..
 因果的真相 第十三章(三)一定要面对自己的不善心,你才有机会蜕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人在病中的修持[栏目:宋智明居士]
 佛教学 第七章 佛教僧人[栏目:李富华教授]
 准提菩萨念诵灵验记(日本真言宗如实上人)[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散播慈爱(净法尊者编译)[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学研究断想[栏目:胡晓光教授]
 一轮明月即心池[栏目:首愚法师]
 中国佛教史话 竺佛念与二秦时代的译经事业[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相应1经 雪山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第四章 看明因果[栏目:看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