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七)依三清净的目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5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七)依三清净的目的

  【此等必要,如在盛入美食前洗刷器皿般,即是为了堪能禅定之法器。】

  我们讲解地处寂静、身寂静和意寂静的目的在于何处?如果我们在打坐前不具备这些方便道,仅仅是为了平息一切妄念,即便临时能压制烦恼,这样的修法也很难起到调伏烦恼、断除烦恼的效果。因此,我们的修法必须要借助这些方便道,决不能轻视。

  比如我们平常都用同一个锅煮饭,但是由于太懒惰又不爱卫生的缘故,吃完每顿饭后没有把锅刷干净,就直接煮下一顿饭,长此以往,这个锅就会非常脏。如果继续在这个锅中煮饭,即便你把米洗得多干净,煮饭的时间有多标准,因为锅本身不干净的缘故,最终煮出来的饭也绝不会是香喷喷的。如同这个道理般,如果我们的禅修不配同前面的方便作为辅助,直接为了止息妄念而止息妄念,这样的修行不是堕于昏沉就是妄念,见解难以增上。

  我们在讲解显密差异期间讲解过密宗的殊胜之处,修行方便多就是其中的一点。很多人平常也看了不少的禅宗教言。禅宗在明心见性之上讲得非常殊胜,但是在如何才能达到明心见性以及对方便的运用之上,可能并不像密宗这么丰富。当然,在座也有很多修学禅宗的弟子,他们也会说“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等言语。我相信你们也知道,密宗最终印证见解和禅宗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有时候用不同的文字诠释,但实际上真正的实相是超越言语的。所以禅宗有一句话叫做:“言者不知,知者不言。”无上窍诀大圆满最终印证见解也是离作敬行、超越言语的,因为心的本性本来就是任运自成。但在赤裸这些见解的方便之上,密宗方便更为丰富。当然,禅宗对戒、定和慧三学也非常重视,但在方便之上还是没有密宗丰富。因此,我们现前讲解的这些方便,对于迅速成办解脱,有着很大的利益,在修行过程中,这些方便辅助都不能缺少。若缺少的话,即便你今天所修的法,从修行本身的角度而言非常不错,但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何处?就是因为前面的烦恼习气仍旧掺杂于今天的修行之中,如同煮饭前没有洗锅一般,即便其它方面都做得很好,做出的饭仍旧不会很香。

  以上讲解地处清净、身清净和意清净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这一点,让我们把锅刷干净再煮今天的饭,今天的饭就会非常香。也就是说,配同前面的辅助再进入正行,即便不是完全没有昏沉和掉举,相对来说,昏沉和掉举会少很多。由此可知方便的重要性。正如我等历代传承祖师说:“以方便为次要,智慧为主要者,则已堕入声闻之灭谛矣!”要记住,即便你的禅定有所进展,只要轻视方便,最多也只能得到小乘之见解。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六)修学密法应认真细致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八)对修行者的忠告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一)闻法六垢之不希求正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三)生不起无常观是业力沉重的表现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四)真正的善法就是调伏自心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三)解脱七支坐法和方便七支坐法的区别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八)不要用空性的语言遮盖自己的见解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二)调伏内心才是修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六)外障饿鬼与内障饿鬼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八)修行不要执著觉受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八)珍惜人身 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三)调伏内心方为解脱要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想自己是弥陀,这样念佛如法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前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五百罗汉 042、献花授记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关于堕胎婴灵的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18.登顶之美[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放下就如此痛快[栏目:明一法师]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7[栏目:果平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