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3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一)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就是持戒

  从小乘十八部乃至无上窍诀大圆满,都在讲解见修行果。平常我们在修法中树立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守持不同的戒律,最终成办果位。修行和见解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为。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时,阿难及一切信众祈请释迦牟尼佛:“佛涅槃后,以何为师?”佛陀曰:“以戒为师。”清净戒律是迅速成办解脱之基础,我们从初次进入佛门开始,对于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宗誓言,都应一一清净守持为妙。

  有者对守持戒律心存畏惧,但细致观待,所谓持戒,就是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平常无论是破小乘戒律、大乘学处,还是触犯三昧耶戒,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若能时时提起正念,调伏内心,一切戒律都在清净之中,因此无论在听法还是修法期间,无论在座上还是座下,时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内心。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增上。

  无始以来,我们所造烦恼虽然沉重,但只要能时时提起正念,遣除一切烦恼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乃至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无量。即便不说这些善行,仅仅进入佛门这一瞬间,功德也是无量的。细致观待,在我们没有进入佛门、没有信仰佛法之前,我们的内心永远没有取舍,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只要自己觉得行就会去做。但从进入佛门那一刻起,我们的内心开始有取舍了。即便作为在家居士,有时候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做一些不太如法的事情,但在做的时候,相信内心都是充满忏悔的。想一想,当时这种忏悔心、取舍心的功德有多大。以后在信仰佛教的整个过程中,无论身做礼拜,口诵咒语、经文,以及放生、斋僧、修建所依等善事,功德都非常非常大。

  进入佛门后,如果受过皈依戒、居士戒、菩萨戒,或者得过成熟灌顶和解脱窍诀法,已具备三昧耶戒,就要去学学这些戒律。如果由于自己智慧等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对很多名词和道理不是很精通,那该如何清净守持这些戒律呢?简单说,就是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趋向于善法之中。若有恶念要及时断除并做忏悔,祈祷上师加持,恶念早日消尽;若起善念,则回向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并祈祷上师加持,善念日日增上。若能做到这一点,持戒已在其中圆满。无论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还是无上窍诀大圆满守持誓言和无守持誓言,都从观待自己的内心开始。

  观待内心做得如何,就看看由于调伏内心的缘故贪嗔痴烦恼减少了多少,信心和慈悲心等一切功德增上了多少,用世间的话语来说,你的性格改善了多少。若这几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则充分说明你时时护持自己内心的功德在增上。若这几方面的条件并没有增上,那所谓的功德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体现在我们的内心之中。这一系列道理都应该时时观想。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十一)闻法六度之智慧度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二)观修四厌离法而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三)调伏内心方为解脱要旨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六)何谓自然秘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二)善巧方便地对治昏沉掉举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四)真正的善法就是调伏自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六)依止具德具缘上师是调伏内心的前提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一)圆满闻法才能得到传承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三)衡量见解增长的标准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八)纵使千百劫 所造业不亡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旁生道的痛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四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菁华语录[栏目:星云日记]
 什么是菩萨种姓?[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我个人觉得,研究农药与不杀生、低碳等理念是相违的,可是人类又需要农药来提高产量。您怎么看待这个矛盾?[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来果禅师与《高曼寺规约》[栏目:温金玉教授]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圣赞法师法语精选(之二)[栏目:圣赞法师]
 我是菩提学会预科班的学员,请上师对我们组的学员说几句祝福和鼓励的话。[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心是万缘之“开关”[栏目:雪漠]
 童蒙止观讲记(悲华禅师)[栏目:天台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