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量寿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如何解释?
 
{返回 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7

信众:无量寿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师父能解释解释这句话吗?

师父:刚才你提的那个问题,那个“无明”的问题,不知道你听了有没有一点点,这位有智慧的居士呀?

信众:既然你说到了这个问题了,那我就接着问“无明”的事,你说这个无明是自然有的?还是因缘生的呢?

师父:这个我们这里理解无明,其实要用种智慧来理解无明,否则我们没有办法看清无明的真相。无明并不是一个实体,所以它既不是因缘有,也不是从哪里生来,从哪里跑来的,无明没有来也没有去,无明也不是说有,也不是说没有,你不能把无明做实有的这样的去定位。

信众:你理解的不错,从佛教的概念上,有两个角度,一个因缘生的,再一个就是咱们的这个本性,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我想无明不可能超出佛性的范围内,独自存在,永远不灭的,我也说不清楚。

师父:就是按照你问的这样讲,无明它不是离开佛性之外而有的,所以不能称为它有。

信众:也不能称为它无。其实我啥意思呢,我本身并不是在这个无明上打转转这个意思。既然说从这个自性上生起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为什么产生了无明呢?比如说我们在修那个清净本性,那还能不能回来,再产生无明呢?

师父: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你认为我们的佛性本来是清净的,如果你说我们本来就清净的话,怎么变成无明了呢?

我们的佛性清净,是在智慧的状态下它才清净的,我们没有觉悟之前,我们也不能说它是清净。所以说我们要受一个戒,叫妄语戒,我们总不能说我们凡夫,现在就是佛吧,我们这样说的话,我们就叫打妄语。所以从智慧的角度来看,是清净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得到智慧。所以不是说因为从清净变成了无明,不是那样,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觉悟是无明,不过我们觉悟了,这个无明就无所从来,无所从去。

信众:我现在打到这个窝窝里面了,不管怎么说都不对。  

师父:好的,我们多打打,就会有智慧了。  

信众:我问下一个问题吧,在那个无量寿经里头,我看到有这样两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我就想这句话是一个什么状态?

师父:《佛说阿弥陀经》里讲,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于五浊恶世能说此经典,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赞叹呢?因为很多的众生是没有办法来了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净土的法门对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对于这个清虚之体、无极之身,是需要信,没有办法以智来解。是需要对佛的这种信任,对佛的人格的完全信任,是完全对三宝的依赖,所以是靠信得度的,不是靠智得度的。所以就是你能明白,你不能告诉我;我如果能明白,我也不能告诉你,这是靠信去讲的,是不立文字,靠一种信心,心与心之间的传递。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依信来得度的,不是依智而得度的,还是可以思量的,佛能思量,所以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谢谢你这样问,阿弥陀佛。


{返回 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吃了肉念经罪过相当大?
下一篇:佛法和命运是相通的吗?
 戒、定、慧的含义
 作慈善很多都是骗人的,我们还应该捐款吗?我今天晚上就会捐款,会有功德吗..
 初学佛读什么大乘经典最好?
 上师是佛吗?
 为什么要放生?
 是不是跑到慧日寺来就是修行?
 在单位人际关系总是不那么融洽,一直在挽回补救,好像都不怎么理想。..
 我们居士在家中能进行火供吗?
 胎死腹中有何影响?
 不皈依学佛算是佛教徒吗?修行一定要皈依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六讲 下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其实不想走[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貌似学佛?[栏目:实修教言]
 念佛三昧不易得[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随缘成长 第二篇 随兴培养心情[栏目:郑石岩教授]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六)[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浅谈生起次第[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五)[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王船山与佛教的不浅因缘[栏目:圣辉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