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修福种正因
『四谛十二缘,六法度众生,持戒修福缘,种植善因缘。』
学佛必定要落实于生活中,心要顾得好,念念善,时时积福。若心念一偏差,那就苦无量。到底苦是如何来?佛陀说『苦、集、灭、道』四谛法,这是我们根本的修行方向。
我们应该要好好来分析,这辈子几十年,到底我们做了多少善与不善的事情?起心动念、喜怒哀乐等等,稍微分析一下,这种『集』,这就是一辈子生活中所集来的苦。
苦的事情,不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天下间气候不调和,一年的时间有多少的事情也是令我们担心。一个月不下雨,开始担心了——菜畦干了,民生用水告急;媒体开始报导何时会干旱。二个月过去了,就抬头问天:有云吗?会下雨吗?求雨的心。或者是一年的时间,每天都在下雨,地上的五谷杂粮种子,没有太阳,根一直败坏,种子烂掉等等。没有出太阳,农夫会担忧。
时间若拉长,民生的食品就涨价了,生活困难的人更增加负担。再久一点,气候不调顺,五谷杂粮歉收,人人担心。夏天、冬天,四季气候等等,受寒的人很辛苦,尤其是偏僻的地方,建筑简陋,这种冷要如何过一个冬天?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天下不调和。
到底我们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稍微分析看看,真的令我们欢喜的事情不多。欢喜,有意义的欢喜,或是无意义的欢喜呢?这也是要再过滤。不知道有人如此用心吗?
所以『四谛』,『苦集』──集于人人的生活中,如何起心动念、如何的动作;这是普天下人。佛陀向我们开示,我们若能了解就能反省:要如何灭苦,如何能让不调和的极端气候缓和下来。现在虽然在国际间已经有警觉了,不过无法可施,只能呼吁。
我们不是有说起了英国,圣诞节这个节日,大家的消费,每一天差不多二百万只的火鸡丢弃当厨余,还有馅饼几千万个丢弃了。总而言之,光是食物,为了过个节,浪费掉多少。
若能将这些浪费掉的东西,转而去帮助失业中、生活困难的人;或者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多少人饿死、冻死,将这些浪费掉的东西,变成新鲜的、保温、吃得饱的东西,去帮助那些同样在英国的人。若能如此,这不就是多做了很多好事吗?光是过一个节日,逞一时的欢喜,到底欢喜得有意义或无意义?虽然国际间都警觉到了,英国也是警觉到,但是能否政令禁止浪费?没办法。
台湾也是,同样大家开始准备要如何度过节日,放烟火,又是污染、又是浪费。但是有什么方法来制止不要放烟火?很浪费,大家知道,却是无法可施。
以此来比喻,就可见天底下人人的颠倒。所以佛陀教育我们,普天之下,『集』来的苦,就是变成了共业在这个时代。
我们就要觉悟,要来『灭』。『灭』,原因是这样这样来,知道吗?若知道的话,及时觉悟;觉悟就要制止,不要再继续造业。浪费的人,叫他要省,省来要施舍给苦难人,这才是真正的方法——『道』。要他施舍,但不是强逼他施舍,是要教育他欢喜懂得施、懂得舍。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必定有道理,就说道理给他听,所以『苦、集、灭、道』。人人若能走在这条道路——觉悟道路、菩提道路,若如此,这个世间就可以得救。『四谛法』是如此。
『十二因缘』要再让我们知道人来世间,计较不要很多、埋怨不要很多,因为这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因缘。我们自己所造的恶,就是好的家庭,我们到了,这个家庭就有变化,或者是自身的无明烦恼、多忤逆等等,这都叫做正报,也就是正因。
虽然是一对很不好的父母,无论是身、心有障碍,或者是家庭贫穷多苦难,只要我们有带着善、福的正因来,不断努力,将来会是富甲天下。若是有人,所谓『富不过三代』,那就看他下一代的孩子,到底依于这样的父母环境中,是否有带着福业、善业来?若有,这个家庭就是不断发展下去;否则,也是人生无常,国土危脆。
所以,此『十二因缘』就是专门在为我们分析,所以不必埋怨,不必计较,顾好我们这念心。接下来就要很积极,以六法度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种的『六法度众生,持戒修福缘』,人的规矩要好好守好,除了懂得布施,还要懂得守规戒,来『种植善因缘』。
这都是佛陀这样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前面说用种种的方便,随众生根机来设教。其实,佛陀只是要说第一义,就是至高无上,唯一真实的道理。『若有众生类』,能遇到佛,还是有缘人、有善根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种一些善因。这是昨天说过的。
所以接下来这段(经)文说,『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我们过去若有因缘听过法,曾听法就懂得布施、懂得持戒、懂得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过去生中有此福业,曾遇过佛法。这样的人,这辈子再来人间,也有因缘继续闻法,懂得守规戒,懂得造福业。像这样的人,『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绝对能成佛道。
⊙若闻法布施:诸众生既闻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义,依教修行,上闻诸法,并施教与众生。
『若闻法布施』。也就是说众生,我们若能闻法,曾听闻佛法过,又能起正信的心,闻、思、修,听法之后,好好思考。
就如刚才说『苦、集、灭、道』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就要去想:苦在何处?那就是『集』。如何『集』?要好好想想,生活中到底如何能『集』,『集』到让这个人世间会变化无常,影响到天地万物,到底什么力量『集』来的呢?知道之后,就要赶快修。不只是知道。知道气候变迁异常,是人类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工业来影响、污染,全都知道,但是无法可施。这就是要如何『灭』,灭掉这些不应当的行为。不过好像很困难。这个大环境困难,是出于人心困难。
要盼望大环境来改变,不如人人的环境,自己心境改变。自己的心境若改变,大环境自然好。但是,小小的环境改变有用吗?没办法!所以佛陀要天下人,人人都能了解,佛法一定要在人间普遍推动。
所以『若闻法布施』,听法之后应该舍,舍弃了贪欲、享受,甚至要在生活中节俭,然后付出,为天下苦难人而付出。这是正法布施、正确的布施。
『起正信』,于法中要起正信,还要思惟其中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我们若了解,所思惟的正确,生活中就是正规、正向,这是依教修行。这就是因为过去『上闻诸法』,就是过去有听到法,并且施教于众生。不只是我们听到,佛法若要能够普遍,人人听了,人人去辗转施教,这样就对了。『上闻诸法,并施教与众生』,这是听法最重要的。
⊙或持戒忍辱:人如能心常念戒,忆念受持不忘失,不作诸恶,是名持戒。若遇非理逆情相干扰事,能以宽阔情怀为恕,安忍不动,是名忍辱。
『或持戒忍辱』,意思是说人人能心常常念戒。常常说:『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道场需要戒,社会的事业也需要戒。人人守规矩,行于轨道上,什么样的大公司、事业,都能做得很好。何况我们修行的道场,人人守规戒,这很有道气的道场,就能接引众生。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忆念受持不忘失,不作诸恶』,如此称为持戒。这个诸恶,就是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开口说话,善的心说出来的话都是法;戒不在我们的心里,说出来的话就是偏差。我们守戒就是防非止恶,所以修行者必定要时时守戒。
我们持戒也要忍辱。『若遇非理逆情相干扰』,对方很没道理,就让他吧。佛陀都会遇到提婆达多,时时逆情、逆理,佛陀要如何对付他呢?佛陀就是以宽阔的情怀来原谅他。
『无我不原谅的人,也无我不相信的人,也是无我不爱的人』,人人若能将此『三无』看透彻,世间还有什么好计较?所以『安忍不动,是名忍辱』。要如何将情感打开,慈悲等观,平等去看,应该就没有什么可计较、可烦恼。
⊙精进禅智等:精者无杂,进者不退;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众善,无有懈怠,是名精进。
『精进禅智(等)』。那就是精而不杂,进而不退。我们不要有杂念心,向前前进,对的事我们应该『做就对了』。昨晚在台北关渡,一群企业家,人坐得满满,听他们分享,『静思系列』这些书对人的影响。有一位大企业家,他说最受用的是:『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而且在回答他的人就说:『是啊!了解之后,做就对了。』
对啊,做就对了。无论是何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对的事情,及时把握时间做就对了。任何一个地点,是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付出就对了;人与人之间,我们原谅就是对了,『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一切都是法,很多企业家都很受用。所以『精』就是将我们的心如何去除杂念,然后我们往对的方向,『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众善,无有懈怠,是名精进。』
各位菩萨,无论是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影响天地万物一切。当然这要人人发心,辗转相教,将佛法好的观念向外推行出去,这对我们的环境、人生、森罗万象,都是好事。不过,我们世间遇到了佛法,要好好『把握当下,恒持剎那』,天下众生共同一念心,如此就能佛法救世间。要救世间就要先救人间,要救人间就要先救自己心灵的空间,所以心灵道场照顾好,时时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