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烦恼寂灭心地净明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96

  烦恼寂灭心地净明

  ⊙静寂清澄,心地净明,无生灭相,无得失想。
  
  
  心境寂静清澄,这是本来就是这样。人人的心地都是净而明,很清、很净,一片的净土。但是,我们都在后天的环境中,自我惹来了很多烦恼,污染自己。人我是非,心态造成了环境,我们去招惹来心里,因而让『静寂清澄,志玄虚漠』的志,常常受到外面的境界所摇动。
  
  所以,『守之不动』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尽管我们读经,诵、背都很熟,甚至拿来作文章,一大篇的论文,几句很美的文句能够作出一篇一篇很美的文章。然而无论诵经、作文都很熟,却无法尽到『守志奉道』,自己的内心守不住,时时都是心猿意马,还是到外面招惹很多烦恼来我们的心地。所以我们说修行不容易,就是不容易在此。
  
  我们若能心地净明,很清,念头不要到外面去招惹很多的杂念,摇动我们的心,若没有这样,我们就是真正名副其实『静寂清澄,心地净明』。
  
  『静寂清澄』的后面,不要忘了『志玄虚漠』。『志玄虚漠』,接着又有一句是什么?『守之不动』。我们若在起心动念,念头开始在摇摆之时,就赶紧:『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再接下去呢?『亿百千劫』。这句是我们的静思法脉最主要的脉动。
  
  记住,希望人人保持心地净明,『无生灭相』。其实,我们清净的心地,没有什么可生灭的形相。如来清净的本性,既然如来清净的本性都已经寂静了,寂静,哪有什么样的生灭相呢?哪有那么多的杂念,念头老是起起灭灭生烦恼,让我们的心定不下来呢?这全是妄想烦恼。
  
  妄想烦恼从哪里来?得失之心。这种得失之心,就是思想,又怕得,又怕失。我们若有这个得失妄想之心,心绝对是定不下来,所以我们必定要一直到了解『无生灭相』,自然就『无得失想』。
  
  再回过头来,要能得到『无得失想』,心的念头能够定住,必定要『无生灭相』,破除生灭之相,我们才能回归到心地净明。心地净明的境界长什么样?那就是『静寂清澄』,回归到我们的源头来。
  
  用这样的方法说明,不知大家能否了解?其实,修行要能真正暸解,实在是有一点困难。即使在佛世时代,佛陀最亲的人,随他出家的王族,也是有起起落落的无明。
  
  他的表弟,就是姑母的儿子,叫做窒师,他也随佛出家了,不过还是习气未断。他认为:我是从王族来的,我是佛的姑母的儿子,我在僧团中应该是在人之上,所以任何事情应该你们都要尊重我。那种自大、骄傲等等的慢心。
  
  有时候,如果在说话时,与僧团的上座长老,他在上座长老之中也不让人。开始若要说话,他要先说,还要给他很多时间听他讲话,已经让僧团之中起烦恼了。若是长老辈想要更正他一下,他就发脾气,就瞋怒了,开始就说:『我是佛的表弟,佛的姑母的儿子。』就炫耀他的身分。所以僧团中已经忍无可忍,就去向佛陀说。
  
  佛陀就将窒师叫来,佛陀就说:既然你已经随我修行,你更要在僧团中与人和睦,在僧团中应该对所有长老要尊敬,如此才不愧是佛的姑母的儿子。你应该是注重人格。人格不是名称,人格是来自于内心的修行。你要受人敬重,就要从内心清净,要『恒修善,莫生瞋』,要常常生起善念,念头连连接接要起善念,对人有恭敬心,时时降伏你的瞋心。
  
  这种瞋心、妄想、骄傲等等,这就失去善的念了。所以,窒师,你应该要断瞋、断骄慢。甚至要『习行诸善,修梵行』,要好好练习,这个念头要养成,见到人就要随顺,要用宽心,要用善心待人处事。这必定要从修梵行开始。
  
  梵行,就是称为清净行,要清净。心如何能去除污染之心,行为要调伏得善又顺,这叫做梵行。
  
  修行,有时候会觉得不是很容易。哪怕是在佛的身边,长久的时间,这念心要能降伏得不会从外面惹来烦恼,这个名誉、得失的心要降伏下来,不容易!
  
  却是又想,既然要来修行了,为什么个人不将烦恼自己收摄起来?『发心如初』,不就『成佛有余』吗?这个『静寂清澄』的境界,在『心地净明』,我们的心地原来都是很净、很明,没有什么生灭相,何必去计较呢?无得失啊!
  
  大家如果平时自我调摄,规矩就是如此,威仪就是如此,僧团的生活就是如此。若如此,不就是常常这片心地道场都是很整齐、很清净吗?所以,修行说来也很容易,却也是很困难,只在一念心。
  
  所以,前面经文中,『亦不闻正法』。这种骄慢等等的无明烦恼这些人,哪怕是在正法中,在僧团中,在佛住世之中,这种法没有入他的心。法若入心,自然就自度,佛度、自度,自然我们的心就调伏得很好。
  
  所以佛陀说:『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不就是说过,外面的境界、内在的心理,应该本来就是清净,本来就是寂灭,这个『相』本来就无生无灭。这是我们众生起心动念,造了外面的境界,惹来了人与人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情绪。所以本来都没有什么,不过,庸人自扰,本来『常自寂灭相』。
  
  看,佛陀说『我虽说涅槃』。涅槃,是印度话,华言就是叫做灭度。灭度,就是众生『厌生死苦』。
  
  
  ⊙我虽说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
  
  
  我们若知道生死是苦,要知道六道轮回,若是凡夫,由不得自己在六道轮回中,这种六道轮回的生死,我们修行,我们知道了,所以我们就要厌生死,不要再迷恋于生死中。要修习,要修行,修梵行。
  
  我们希望能够清清楚楚,造何因、结何缘,过去的要赶紧去除,因缘赶紧做一番了断。我们现在这辈子重新开始,下好的因、结好的缘。所以要『灭』,要度我们自己,灭掉烦恼度自己,这就是要修梵行。心要常常保持很清净,人我是非,要常常自我警惕,是非分清楚。别人要来惹我们烦恼,我们不去接受。我们此时,今生此世的此时,就已经『断诸烦恼』。
  
  这我们若能够清楚,把握住,这一念清净善心,就是梵行,『守之不动』。『发心如初』这一念心——我要修行,我要坚定,我不怕辛苦,我不怕人家来磨我;这念心很清净。而且我们的心有开阔的空间,不去接受外面的烦恼来塞在心里,若能如此,现在修行就是灭度——灭掉了种种的烦恼,度了自己的心。
  
  所以,佛陀『我虽说涅槃』,我虽然这样说涅槃法。大家以为是最后的一天就叫做涅槃,其实不是;这是我们每一天生灭中,我们要好好静寂、寂灭下来。寂灭,心要寂,灭烦恼。所以这个『灭』称为『涅槃』。
  
  
  ⊙是亦非真灭:灭,即涅槃。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这三种惑。惑,就是不明白道理。你不了解道理,尽管让你一直在背、诵,朗朗上口,能说一大篇的道理,却还是迷于道理中,自己的内心无明常常生起,这也就是『惑』,这种惑于『见思』。更比『见思惑』——看到、思想的惑以外,更深的叫做『尘沙惑』,尘沙就微细,很多、很多烦恼。
  
  烦恼就是归纳于无明,这是根本的无明,所以我们要度,度『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在过去也已经向大家分析。随着未尽之业,还有『分段生死』——前世、今世、来世,一段一段的生死。那么『变易生死』是在思想中、心念中,还是这样在变易,没有『守之不动』,这一念还未到达。
  
  所以,要能够『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那要到菩萨,而且是『等觉菩萨』的境界才有办法。但是,不是达不到,只要我们可以把这个心,日常的烦恼看得开,自然心念清净。
  
  刚才说,灭除了种种的烦恼,度了我们的清净之心。所以人人『性自真常』。
  
  
  ⊙性自真常,体自寂灭,则为真灭,法虽本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
  
  
  我们的性本来就是真而常,如来本性、真如本性,本来就是这么清净。『体自寂灭』,我们的本性之体,你如果要说本性是长什么样?本性就是寂灭,就是『真灭』。这个『寂灭』的意思,就是完全真正清净,灭除了所有的烦恼。
  
  先灭除了人我是非种种的烦恼。我们凡夫开始修行,要先把这些是非相,我们要清楚,不对的要灭除。所以『体自寂灭』,我们自己的心性本体,就是这么真,没有污染,就是那么规矩、寂灭、清净,这叫做『真灭』。很守规矩,要尽人事、守规矩,这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你若有尽人事、守规矩,就表示你的内心是守法、守真。
  
  所以说,『法虽本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你若不好好修道,怎能契会道理呢?各位,学佛,我们必定于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环境中,自己要约束自己,约束得很好。群众中人人个体约束,那就是一个整体之美,这才称为道场,这才叫做『静寂清澄』。这种很美的道场,这么美的道场是在本地——心地风光。
  
  心地的风光就是明净,我们人人心地的风光本来是明净的,无生灭相,就不必常常有烦恼。『什么人怎么样』。事情要这样做,『我就是偏要如此』,这样不和群、不合众,若如此,外面的境界怎么会美呢?佛陀教育我们,希望我们的心要自我调伏。
  
  佛陀,虽说涅槃,却非真灭。不是到最后那一天,而是在平时的时间里,我们要不断灭除烦恼。『诸法从本来』,本来就是寂灭。我们要如何让自心清净,要如何让自心『常自寂灭相』,我们的心要自己清净、寂灭,灭诸烦恼。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好好管好自己的心,约束好我们念念的念头,一定要记得我们是修行者。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设方便化难度
下一篇:行道进德得成佛
 佛德普令众生成菩提
 妙法妙药治众病
 持戒修福种正因
 行于大菩提道
 宇宙无边 诸法源远
 了彻生死大事
 诚心供养离斗诤
 行众善业 见无数佛
 深心之所欲
 传承无上大乘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