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做事须先察后入养成好习惯 中途放弃造苦果恶习留后世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7

做事须先察后入养成好习惯 中途放弃造苦果恶习留后世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七) 
 

  最初不应轻率而行,应当仔细观察,见自己能够成办之后,才可以趣入,如果没有能力成办,最初就不要趣入。与其行至中间半途而废,不如最初不趣入为妙。

  “须先观察然后趣入”的理由是:如果行至中途就舍弃誓愿,一旦养成习惯,以此等流作用,来世也会舍弃所受的学处等,由此当生增长许多恶业,在余生中增长苦果。

  “当生”指舍弃誓愿等的那一生,“余生”指那一生的来世。以当生增长恶业为因,其来世自然增长苦果。比如,今生弃舍誓愿,现前就增长恶业,在今生的来世增长苦果。若以等流力导致第二世也舍弃学处,则在第二世的当生增长恶业,在第二世的来世增长苦果。

  又因为首先是考虑做这件事,决定之后,将精力和时间都投注其中,因此放弃了修习其它善行的机会。如果中途又放弃,则此善业之果会极为低劣,这件事也没有究竟完成。因此,所做诸事终究没有一件圆满。

  比如,某学生考大学填志愿时,没有慎重考虑,随便填了数学系。学了两年后,学不上去,便转到物理系。这样两年的宝贵时间都浪费了,学习成果也可想而知,而且以后一见数学就不喜欢。像这样,做事常常做到一半就舍弃,如此养成恶习,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可见,一开始慎重抉择极其重要,凡事养成慎始慎终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总之,不论下定决心做什么事,假如这件事没有完成,也会障碍其它事的圆满。由此等流或习惯性,会导致誓愿受取的律仪也不坚固。

  如《入行论》说: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应估量自己的能力,有能力才做,没有能力就不做。而且,如果不做,最好最初就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坚持到底,没有完成之前不能中途放弃。

  做事中途放弃的过患:由于串习的力量,来世修善时也会习惯性地半途而废(造作等流果)。如是毁坏誓言的人将会增长罪恶和痛苦(士用果),并且会障碍后面所做的其它事,其果也会变得低劣,果的成熟也将推迟,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没有完成。(《入行论》原文:“先应观加行,应作不应作,未作为第一,作后不应退。余生亦成习,当增诸恶苦,障余及果劣,此亦未能办。”)

  以上是教诫我们,做事必须先观察再趣入。古德每造一部论典,首先都建立誓言,在未完成之前始终不放弃。他们的誓言都像刻在石头上,观察好了就不会更改,这也是由于对上述道理生起深刻定解所养成的品格。

  佛在菩提树下发誓:若不成道,终不起座。《杂阿含经》说:“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精进,常摄其心,不放逸住。”(比丘精勤修道,即使身体消瘦得筋连骨头,也不舍弃善法,乃至没有证果之间,一直不放弃精进,恒常收摄自心,不放逸而住。)《般若三昧经》中说:“九十天内不坐不卧,假使筋断骨枯,三昧不成,终不休息。”(九十日不坐不卧,如果没有修成三昧,即使筋断、骨枯,也终究不休息。)这些都是坚固力的体现。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度的生起次第、胜劣次第、粗细次第(益西彭措堪布)
下一篇:四摄中爱语、利行、同事的体性广说(益西彭措堪布)
 胜生无罪:六度最殊胜的功德
 如何发菩提心(仁慈)
 四弘誓愿略讲(达真堪布)
 佛教的解脱思想
 断除障碍菩提心的四个法
 略谈佛教的六度(演一)
 人不应该被压力打倒(星云大师)
 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达真堪布)
 判定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
 四摄中爱语、利行、同事的体性广说(益西彭措堪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feeling之7:「体」的feeling是什么?[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