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学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8

三学

  <一>三学乃学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学。又作三胜学,全称戒定慧三学。

  (一)增戒学,又作戒学、增上戒学。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

  (二)增心学,又作定学、增意学、增上意学、增上心学。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

  (三)增慧学,又作慧学、增上慧学。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此三者为佛教实践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菩萨地持经卷十以六度配三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波罗蜜为戒学,禅波罗蜜为定学,般若波罗蜜为慧学。盖三学实为佛道之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三学若加上解脱与解脱知见,则成所谓「五分法身」。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本事经卷六、四分律卷五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阅「戒定慧」2908)  

  <二>就学习之满、未满而分有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种之人。据大智度论卷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四之解释:

  (一)有学,指四向三果。「有学智」则指苦法智忍之慧,乃至向阿罗汉第九无碍道中之金刚三昧慧。「有学法」指无漏有为的有学之五蕴。

  (二)无学,指阿罗汉果。「无学智」则指阿罗汉第九解脱智。「无学法」指无漏有为的无学之五蕴。

  (三)非学非无学(,指异生(即凡夫)。「非学非无学智」则指干慧地之不净、安那般那、欲界系之四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等。「非学非无学法」指有漏之五蕴及无为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四〕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刀
下一篇:戒定慧
 内护摩
 八福田
 十戒
 三坛大戒
 大乘四果
 世间食出世间食
 一知半解
 五分法身
 五种般若
 深禅定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大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不选贵的,只选对的[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比丘尼传 5 梁 南晋陵寺令玉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生命内在体验之经验交流[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十三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为什么有些人事事顺利,而有些人却处处受挫呢?[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两只红鞋[栏目:日常的佛心]
 维摩诘经 方便品第二[栏目:白话佛经]
 缘缔始终之理[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二节 沙门的礼敬问题[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