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聚净戒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7

三聚净戒

  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菩萨三聚戒、三聚清净戒、三聚圆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三聚圆戒。即:

  (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  

  (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  

  (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

  (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
  (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
  (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报恩。
  (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
  (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
  (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
  (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
  (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为大乘僧、俗之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解深密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法藏)〕


{返回 佛教词汇小百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种别解脱戒
下一篇:菩萨戒
 六凡四圣
 摩诃止观
 第三禅
 三坛大戒
 大乘禅
 出世间禅
 十信
 南宗禅
 牛戒
 在家二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栏目:陈兵教授]
 理直气和[栏目:日常的佛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3[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但除妄心,不除佛法[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一)~C 三、说处经[栏目:界定法师]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九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修行要发菩提心[栏目:如瑞法师]
 长者檀若世质[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百喻经 28 为妇贸鼻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