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小乘与大乘、显乘与密乘的次第
 
{返回 侯松蔚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2

  小乘与大乘、显乘与密乘的次第

  第297期明觉 文:侯松蔚

  《百喻经》中,有一个「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虽然左脚是左脚,右脚是右脚,但都是同一个人的脚。好比大乘和小乘均为佛教的一部分,根源皆来自本师释迦牟尼佛。若互相蔑视、攻击,就像认为其中一只脚比另一只脚优胜,因此伤害另一只脚,最后那个人一定连站也站不起来。

  被人称为「小乘法门」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等,并非小乘独有,而是一切出世间法的共同基础,故名「二乘(大乘、小乘)共法」。(大乘独有的六度四摄,则为「大乘不共法」。)即使是大乘经论,亦屡屡提及四谛十二缘等,盖大乘法义均离不开苦、空、无常、无我、缘起等始见於小乘经论的前提。

  实际上,大乘和小乘的根本分野不在於所修法门的内容,而在於行者有否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云:「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粗浅了解,其大乘亦唯尔许。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宗喀巴大师更引龙猛菩萨《宝鬘论》中「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一偈,证明声闻之所以不是菩萨,主因并非见地或其他修持,而是不具足菩萨的广大愿行。

  所谓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志向。光是想利益众生或仅欲自己成佛了事,均不算菩提心。由於成佛须要圆满慈悲与智慧,故没有慈悲心度众生,根本不可能成佛。即使其行为上修持六度四摄,若无菩提心,则一切行持均失去内涵,沦为形式,落入小乘之流,不会成为成佛资粮。正如《圣道三要》所言:「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仅有出离心)不成无上觉。」

  相反,在菩提心摄持下的一切善业,即使仅为世间善行,都会转化为出世间的成佛正因,功德亦远远胜於没菩提心所作的同一行为。《道次第摄义》有谓:「大乘道命为发心,是菩萨行根本依,能转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因此,有些人声言修「出世间法」者,不应浪费时间於「世间善业」,实乃荒谬的错见!

  所有菩萨都是入世利益众生而修成的,六度四摄兼具自利与利他,菩萨戒中包含「饶益有情戒」,大乘经典《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不在世间行善,去哪里利益众生呢?!

  说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另一原因是:前者要旨是培养出离心,即深感轮回是苦而求解脱之心。一个人若不了知自己在轮回的苦,便不会推己及人,明白他人的苦,慈悲心也无从生起;不尽悉三有过患,即不会追求解脱,自己不欲解脱,自然也不会祈愿他人解脱。不希求自他离苦得乐、同得解脱,就等於没有菩提心。因此,从小乘去到大乘,是一个连贯、渐进的次第,仅有先后之别,而无相违之处,不应彼此毁谤。(当然,过往生曾有修习者,今生根器较高,有可能直接趣入大乘。)

  前述《百喻经》的比喻仅指大乘、小乘,但显乘、密乘的关系亦应作如是观。本专栏首篇已曾解释,显、密是大乘中一套先后次第。因为从显教习得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同样是密法的基础――出离心摄一切修持入内道,菩提心摄一切修持入大乘道,空性见则摄一切修持入正轨。

  修持密乘仪轨时,观想器世间现为越量宫(本尊宫殿),宫殿的四门代表四无量心,四门上的四窗表四神足、顶盖四小横梁表四正勤,五层围墙表五根五力,华网等七种挂饰表七觉支,八主柱表八正道,顶椽上的二十八条支架表示十八空加上十波罗密,华盖上的宝伞表悲心……由此可见,密乘并未忽略显乘的法义。唐・输波迦罗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即藏文《妙臂问续》)明言:「念诵之人,持戒为本,精进忍辱,於诸佛所深心恭敬,发菩提心、勿使退转。恒须念诵,莫有懈怠……持诵之人具此七法,即灭诸罪,乃获成就。」

  进一步而言,密法修持更是直接奠基於显教的证德上。密乘仪轨的许多细节,如观空、生起及收摄中围,均有赖「性空缘起互彰显」的定解,才足以如量观修。正行时,通达诸法无我正见,同时自观本尊,空慧与天身显相於一心中和合无异(显空无别),方可发挥密法的真正效能,俱时成办法身及色身亲因。

  以上所言,乃本於宗喀巴大师的著名主张「圣教无相违」。一切三藏经论教法,均应如此看待。轻蔑或毁谤圣教任何一支分,均为舍法或谤法,罪业极大,足致堕落地狱;对於密乘行者,这更是莲花部三昧耶及十四根本堕之一。是故,认真的修行人,必须殷重修学一切显密教法。

  ※本文作者为香港能仁书院佛学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多个藏传佛教道场之译者、干事、顾问。


{返回 侯松蔚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对显密理论与实修的误解
下一篇:密宗到底在修甚么?
 「输得起」的大将之风――转恶缘为菩提道
 学佛切忌望文生义(下)
 通达圣教无相违,极大罪恶自消亡
 三昧耶戒的忏悔与还净
 汉藏皈依误解举隅
 对显密理论与实修的误解
 小乘与大乘、显乘与密乘的次第
 灌顶与三昧耶戒(一)
 如何分辨真假上师
 密宗到底在修甚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释迦牟尼佛传 第四十八章 涅槃[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相应28-34经 根本出定与顺意经等七则[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读(人间佛教的展望)有感(满纪)[栏目:人间佛教]
 观想的要领[栏目:达真堪布]
 认知结构的检讨(梁乃崇)[栏目:佛教与科学]
 宝塔顶上 飞空跳跃[栏目:金山活佛]
 密乘十四教戒的开示[栏目:海空法师]
 事师五十颂讲记[栏目:专门修法[道前基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栏目:吴立民居士]
 佛法仪规不能臆测[栏目:侯松蔚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