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3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
第280期明觉 文:周小玲

  在俗世的眼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爱是无限的。

  因为爱,我们孕育了生命。生命就是爱的结晶,生命就是爱的延续。

  生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爱亦随着生命绵延不断。所以,爱是无限的。

  如果说,子女是父母的延续。那么;个体生命虽然有燃尽的一天,但爱的结晶∶「生命」却是生生不息 。

  因此;从另一角度来看,生命也是无限的。难怪传统的中国习俗很重视传宗接代。此外,传统的中华民族还很重视人格的塑造与承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

  我们知道,当人接收太多不良的资讯,这些资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态,而心态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以,古代有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暗喻要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培育下一代。

  中国的传统智慧与佛家的修行方法颇有吻合之处。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很重视种子灌溉的理论。种子指人的品性,分良好的种子及不良的种子。良好的种子例如:慈、悲、喜、舍、坚忍等。不良的种子有如贪心、妒忌、瞋恨等。修行的人要每天浇灌良好的种子,培育良好的种子;让未生起的鼓励它生起,给已生起的创造有利条件让它继续不断成长茁壮。对付不良的种子,要创造不良条件让未生起的不良种子永不生起;对已生起的不良种子要终止或削弱它的生存条件,让它不能继续生长。因此,佛家很重视观察自我的思想(念头)、情绪、行为等,佛陀有关「四念处」的教导就是一套很有系统的修行方法。2

  话说回来,当我们知道生命是无限地伸延下去,生命的素质亦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无论是透过基因遗传,抑或透过文化传播。我们相信,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恰恰反映了这个群体的文化教育与修养。

  至於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如何影响国民的生活,则是不言而喻了。

  而佛家所讲的「共业」,且看今天一些发达国家面对的社会经济等问题,确实值得世人深刻地反思。

--------------
1. 引自孔子《论语》。
2. 出自佛教《四念处经》。巴利文翻译组学报,第二期第三页。二零零六年。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出版。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诵与心性修炼
下一篇:佛教有若干宗派,是谁创办?有何根据?
 佛海生红莲
 施舍与交换
 走出迷茫
 佛教艺术杂谈
 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
 散去的盛宴
 认取真心
 佛教相信有鬼的存在否?
 憨山大师
 佛教有若干宗派,是谁创办?有何根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道不要太聪明[栏目: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入菩萨行论》第10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唐以后唯识学的南下[栏目:严耀中教授]
 习禅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直视心的本性(萨迦法王)[栏目:其它善知识]
 内外兼修的皈依(济群法师)[栏目:三皈五戒]
 福德日记12月5日─学习智慧[栏目:福德日记]
 欢迎罗达克利西那先生致词[栏目:太虚法师]
 九届:心灵的环保(济群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