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一、因果轮回的概念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6

  一、因果轮回的概念

  深入思考和理解“因果1轮回”的概念是使心转向佛法的初步动机。很多不了解佛法的人只要听说“因果轮回”几个字就认为是迷信而拒之千里;一般初学佛的人也由于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果轮回”的概念而导致信心不稳定;甚至很多学佛多年的人也因为对“因果轮回”的概念认识得不够深刻而导致修行进展缓慢。

  因果的概念

  很多人误认为:如果相信业力2因果,就会在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之后把自己困在里面并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不相信,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比较自由。还有些人认为因果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所以,有时候尽管也能看到、体会到发生在身边的因果关系,但不想深究下去。

  事实上,“业力因果”是一条客观的自然规律,它不是佛陀制定的学佛的人才需要遵循、不学佛的人就不用遵循的法则,而是一个客观真理。遍智的佛陀彻见情器世界所摄的万法都遵循着因果规律:“以如是因、如是缘,而现前如是果。”也就是说,“业力因果”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果的过程。就像要有米才能煮出饭来一样,米就是因;但仅有米也是无法成饭的,还要有锅、有灶、加水、生火等各种条件,这就是缘;全部的因缘都具备了,最后饭一定会熟的,这就是果。不管你相不相信、承不承认,只要因缘聚合,最后饭都会熟。“业力因果”的这个因、缘、果的过程,不仅作用于外在现象,同样也作用于内心意识。内心意识的“业”,就像是刻在心上的痕迹,随着心的意识持续不断地流动,比如白天做了一件事,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我们仍然记得昨天所做的那件事,这种记忆就像刻在心识中的痕迹,能够在因缘合适的时候再度显现。由于我们内心分别念的动机不同而产生善、恶、无记的各种“业”,这些“业”的种子被保存在我们心识的第八识——阿赖耶识3中,等到因缘合适的时候它们又会萌发并显现力量,这就是业的规律作用于内心意识的方式。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情器世界所摄的万法无一不遵循着这条因果缘起的规律,包括一切众生所感受的一切痛苦和安乐也唯一遵循这条规律,安乐决定由善业产生,痛苦决定由恶业产生,虽然果报不一定马上成熟,但因缘完全具足时就一定会现形。

  虽然苦乐二果源于黑白二业是无欺的因果规律,但并不表示我们对所有的结局束手无策,恰恰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因、缘、果”的规律,通过改变“因”或“缘”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正是我们学习业力因果规律的积极意义。

  比如,如果不想让饭煮熟也有办法,你可以把火关掉,把锅从灶上取下来等等,这就是通过改变“缘”来改变“果”,这样,当我们知道自己做了不善的恶业之后就可以想办法改变产生相应恶果的“缘”(比如通过有相忏悔、发菩提心、修空性智慧等方法),使后果不成熟或让后果减轻一点;由于“因”不同,产生的“果”也不同,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因”来改变“果”,比如你把锅里的米换成沙子什么的,那么不管怎么煮都不可能成饭了。

  利用这个业力因果的运作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断恶行善来改变自己今生后世的命运。如果你以不相信、不承认的态度不去理睬它,任事态自然发展,你就会不可避免地被困在因、缘里面,到最后就只能等待相应的苦乐感受了。

  以上万法因果的显现缘起是从凡夫体验的角度来讲的。

  轮回的概念

  众生由于分别执著而造作身口意的善、恶、无记等各种业,这些“业”的种子被保存在我们心识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等到因缘合适的时候它们又会萌发并显现力量,这些“业”就是使众生流转于六道轮回4的“因”。

  白天清醒安静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内心的念头无法控制地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相续不断。即使只是一个人呆着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也会情绪波动,有时想起某人而愤怒,有时忆起某事而愉快,时而焦躁时而安祥……。如果心不安静的时候,我们就看不清内心的起心动念,忙于做这做那、说东说西,其实这还是因为心识在不停的运作、不停地起分别念,进而导致身行、口说。晚上睡觉时,尽管我们正睡着,可是在梦里却感觉像白天一样能看、能听、能感受,这表明我们的心识还在继续流动运作。

  死后的情形跟这相似。因为心的意识习惯执著有“我”,执著像我们活着时一样的一个由五蕴5合成的身体,所以在身体死亡之后,持续流动的心识受着业力的牵引继续借助某种五蕴合成的形体而存在着(有些形体不一定五蕴全部具足)。六道轮回的境相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不同意识的反映,比如:当一个强烈嗔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已经产生了如地狱般的痛苦感受,这是已经种下了地狱的种子,虽然此时地狱道的果报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可是当身体死亡之后,这个嗔恨的意识受着嗔恨力量的牵引继续借助一个五蕴合成的形体(此时以地狱众生的形体)在地狱道中存在着;当某个强烈贪念生起来的时候,就像是饿鬼道众生无法满足的痛苦感受,这是已经种下了饿鬼道的种子,虽然此时感受饿鬼道痛苦的果报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可是当身体死亡之后,这个贪爱的意识受着贪执力的牵引继续借助一个五蕴合成的形体(此时以饿鬼道众生的形体)在饿鬼道中存在着;嫉妒、傲慢、愚痴等意识流动运作的规律也都跟这相似,身体死亡之后,心识受着相应业力的牵引继续借助一个五蕴合成的形体分别在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存在着。

  众生流转轮回的推动力就是自己曾经所造“业”的种子。我们每天有多少个善恶的妄念,就是播下了多少个轮回善恶二趣的种子,因缘和合、果报成熟的时候就要承担多少个苦乐感受。

  心意识的流动不经过刻意对治是不会自动停止的,它会一直一直持续下去,所以佛法中常常说:众生在六道轮回中随业漂泊、无法自主。

  虽然在证悟者的体验里,我们当下所感知的这个外在世界及内心世界就是业的种子在因缘和合时所显现的幻化世界。同样的外境,由于业力不同导致内心的感受也不同,比如:人看水是水;鱼看水是家;天人看水是玉液琼浆;阿修罗看水是眼泪;饿鬼看水是脓血;地狱众生看水是熔化的岩浆;对于已经清净一切业力的佛而言却是不可思议的法界。有些人感觉这个世界像美丽的天堂;有些人感觉像痛苦的地狱。无论是内心的各种感受,还是人间、地狱、天堂、饿鬼等外在的一切境相,其实都是由于业力不同所产生的幻影。六道轮回事实上就是由于实有执著而产生二取分别念,进而造作各种善恶业,由业所产生的幻影。

  但是在凡夫的体验中,六道轮回的苦乐感受和千差万别的外境是真实不虚的。就像我们现在生而为人,人间苦乐的感受是明显可见而且无时无处不困扰着我们,我们对痛苦的忍耐非常脆弱,头痛就是头痛,脚痛就是脚痛,即使是一根针扎一下都会喊疼,少吃一餐饭也会觉得饿……这些苦乐的感受不会因为你不相信而不存在。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二、认识痛苦
下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光明之旅 第四章 守护誓言 一、为什么要守护誓言
 33、意生身
 28、边地
 5、五蕴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一、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一)菩提..
 15、十不善业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三、出离心如量生起的标志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五、正修上师瑜伽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三、生起菩提心(二)自他交换平等法..
 23、共同外前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缘起论?[栏目:洪修平教授]
 附帖3:人间佛教现代律仪[栏目:包容的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