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菩萨的净土,就在当下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7

佛、菩萨的净土,就在当下,只是众生的业力不同,所看到的也只能是跟他相应时空的情景。凡夫跟佛的沟通,本来是没有障碍的,但我们有怀疑,有业障,不隔自隔。只能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加持下,透过信愿的力量来把这个空间的隔阂打通。这一打通,我们这一念心就能够显现在西方极乐世界。

祖师的判教中,一般把它判为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解释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靠自己修戒、定、慧、六度的力量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样断过去。比较难,自力修行。再就是,靠佛力好像乘船,扯上风帆,顺着水流,又有顺风,一日千里。

其实众生的一切行为都生活在一种大的感应的状态当中,是阿弥陀佛用他的四十八大愿,用净土法门,用西方极乐世界,用弥陀光明,来给我们提供一个所应的净缘,让我们建立一个信愿持名,净业三福能感的这样的一个心理基础。

显感显应是我们今生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当下来给我们加持;显感冥应是我们至诚念佛,阿弥陀佛暗中来加持我们,自己不知道;冥感显应是我们宿世曾经有过信愿持名的善根,今生并没有念佛,但是宿世善根的熏习的延续,让我们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冥感冥应是你宿世有这样的善根,阿弥陀佛也在暗中给你加持。

一般来说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这四种感应是谈我们宿世的善根和今生的情况。

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

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并在上面写你的名字。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同时也在庄严极乐世界,我们信愿念佛的功夫,越精勤,莲华绽出的光色,就越灿烂。如果我们退心了,后悔了,莲华也会枯萎。所以这个一念心性是很不可思议的。

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一夫一妻法律允许的婚姻关系可以。口业,不妄语,小妄语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大妄语是没有证到什么圣果却说自己证到圣果。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业是要防止邪念出来,贪欲的、瞋恚的、愚痴的念头都要防止。

念佛一法,是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做决定的相信。我们都生活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中,众生的每个行为他都看的到,每句话,他都听的到,每个念头,他都知道。这个感应,虽然很深奥,但是他确实跟我们非常亲切,亲切到他的慈悲愿力在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个念头里,我们的一切,他都了了分明。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下一篇:家里丈夫一直在做家务,我学佛后感到愧疚怎么办?
 佛光注照 心不颠倒
 厌离娑婆
 胎儿发育不健全,医生建议拿掉是故意堕胎吗?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一法?
 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万德
 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由生变熟 熟能生巧
 什么叫证道?
 都用布施一法来对治悭贪
 参禅的人不念佛求生净土很危险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宣隆大师传 2、礼敬大师[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第三十二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知与行的对话[栏目:禅林衲子心]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四十一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开发直觉智慧 第六讲 观心的重要性[栏目:开发直觉智慧·透视身心的本质]
 要广结善缘[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应机说法[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不听话的阉鸡[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四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僧[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