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叫菩提?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9

什么叫菩提?菩提是觉的意思,也就是佛果的意思。心是众生能发之心,菩提是所得之果,发有激发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发生的意思,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发成佛的心,就叫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一切菩萨为什么有慈悲心?是由于他的同体心出来了,并以这个同体心来系缘苦难的众生,他的悲心就上来了。由这个悲心,他一定要发出救度众生的愿力。所以他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由这个菩提心巨大的动力机制,推动他无量劫以来捍劳忍苦地修菩萨道,由菩萨道最后成就佛果。

一个君子的行为,或者一个能做成事业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别人,多满足别人的愿望,多让别人欢喜,多体察别人的需求,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恒顺众生。

海森堡的测不准定律就告诉我们,一切量子、粒子的基本状态离不开人的念头、想法和观察的方式,离开人的一种观察的手段,观察的目的,这个量子是什么情况,人是一概不知的。佛法告诉我们万法唯心,三界唯识。山河大地,一切的环境都是建立在我们的念头基础上的,离开人当下这个念头,没有外面的世界。

问: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可往生否?
答:金台是上品上生的莲台,你求什么要有自知之明,平时有没有作到上品上生的行持,积累了这个资粮没有。银莲台或者一般的莲台来了,你不去,不去过了这一站,最后一班车你就上不去了。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什么莲台来了,上去再说。

中国的古代,这个道德开始不是复合词产生出来的,首先是道,然后谈德,道与德,那这个道和德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有它的内涵和境界的差异的。这个道就是体,德就是用。这个道,就是宇宙人生的法界的本体,这个德,是契合这个本体,在社会道德生活当中的规范的显现,是它的用,这样的道与德它就产生了一个密切的关联,你怎么才有德,必须要有道,有大道才有大德,小道有小德,无道就缺德。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为什么会瞋恨?
下一篇:佛对所有众生的念头,悉知悉见
 念佛·一心不乱
 缅怀释迦牟尼佛
 逆境当中成长
 随喜、赞叹
 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
 不可思议的法门
 什么叫助念?
 最高境界
 佛、菩萨的净土,就在当下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栏目:大乘佛教理论]
 敏公大和尚对香港居士团的开示[栏目:智敏上师]
 孝之终[栏目:禅林衲子心]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八)怨憎会苦[栏目:圣者言教]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三讲 业之因果[栏目:龙钦前行]
 团结四众 共创和谐(了中法师)[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步行禅[栏目:济群法师]
 印光大师法要 参、劝信愿专称[栏目:智随法师]
 33 心中的启明星[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如何避免修行中遭遇冤亲债主的困扰?[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