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抱怨的危害
 
{返回 星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2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一、抱怨是丧志之始: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这个社会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赢得相对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二、抱怨是结仇之源:抱怨绝对不能获得欢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别人回给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来是共同打拼,但你总抱怨对方的不足,难道对方就会满意、钦佩你吗?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恒怨之”,“管鲍之交”就是说鲍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钱财、事业上没有半句怨言,所以两人才能相知相惜,才会有好的结果。

  三、抱怨是败德之行: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绪一定非常恶劣,就借酒浇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为对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厅里;因为对公司有很多不满,他可以请假出游,甚至泄露机密,使公司受到损失。抱怨的结果,可能对方损失有限,但自己则有更大的败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种种败德的行为,都由于抱怨而产生,殊为可怕。

  四、抱怨是造业之因:世上很多的打斗、毁坏、嗔杀等行为,都是因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业之因。一个人如果时时心存善念,纵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负,只要自己有修养,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为人所侵占,也不能为了虚浮的财利,造下难以弥补的冤仇、业报,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因此,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头,自己应该立刻有所警觉,自己要懂得回心反省。

  凡事能够将心比心,甚至“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能够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返回 星云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数字是个魔术
下一篇:女性应该从事什么职业比较恰当?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一讲)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三讲)
 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律修法门
 佛教的生死学
 做人的七品
 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说故事 8、厚德绵延 子孙发达[栏目:灵岩故事]
 请问读经是否必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才能往生,打了妄想行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素食是一种心情[栏目:新女人素食主义]
 西夏佛教新探(史金波)[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乘愿再来人自己知道是再来人?[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内观禅修法 敬礼三宝[栏目:护法法师]
 受戒[栏目:律宗文集]
 三、即身成佛(5)[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From the Storyteller to the Reader[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八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