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不久的往生者被别人控制去做坏事或害人,要如何化解?
 
{返回 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7

往生不久的往生者被别人控制去做坏事或害人,要如何化解?并且如何帮往生者脱离这个灾难。

海涛法师开示:往生者被控制,传统的讲法也有可能,譬如说你碰到一个恶知识,这个人私心很重,贪心很强,然后你把亡者的名字给他立个牌位,然后它就变成他的兵将,因为有些庙里面有大鬼,对不对?主持者本身如果是以金钱、贪心为动机的,然后他拜的那个绝对就是个鬼了,互相利用,我供养你,你帮助我。当然,这些会有法力,是些不好的法力。那如果你走错了,像以前人家很多堕胎胎儿,花几千块他帮你超度,很可怜啊!那个堕胎胎儿就会被他绑在那边,就像泰国囝(jian)仔仙对不对?他们在拜小孩子的尸体,然后展现各种的法力,像魔术一样,可以替他办很多事,特别是属于赚钱这些东西,这些是真实的,这些控制灵魂的方法世间是有的。所以,这些当然它有它的业报,然后家里人也不懂佛法,这个时候你只能靠自己和佛法的力量,为它们念诵三宝的功德、回向,甚至你的悲心、愿力很强,召请,它就可以脱离那个地方。脱离,这要你自己发的愿跟悲心,观想它被关在那个地方,就像你儿子被关在监狱,你要找有力人士来申诉,对不对?就有可能先把他提早放出来,就这个意思。所以,自己的悲心、动力、资粮也要够,要够才行。就像光目女、婆罗门女,她可以下到地狱,对不对?别人去不了,她可以下到地狱,为什么?因为她的发心、虔诚,所以她可以到地狱,亲自到地狱,所以这一点,我想是个人的动机的问题。

我们现在就比较省事,自己也不想努力,用嘴巴问,到处问,问错了怎么办?你会发觉问这个往生者,问三个通灵人,给你三种答案,接下来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是从错误里面学习经验,对不对?所以现在我认为这个事情,你要去问谁之前?先看看对方的德行、修行够不够?如果德行、修行不够,宁可不问,问自己快一点---努力修就好了。如果对方德行不够、修行不够,又有金钱动机,你最好不要问,因为他会随便给你一个答案,然后问题是他也不能负责任。就像我常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去香港,有一位小师父说他有神通,我看到一个老和尚很久没来,我觉得奇怪,就问“那位老法师,最近怎么都没看到?”我跟传喜法师说“到底怎么了?”小和尚刚好经过那边,就问他:“你知道吗?”他说:“师父,他死了,死的很惨,现在很苦啊!”我跟传喜法师赶快写大牌位,两个都写,写好放在那边,准备要好好回向,等放着要回向的时候老和尚来了,我们两个都傻眼:“怎么没死?”又问那个小和尚,他说:“师父,看错了。”你看,偶尔也会犯错,他说这个卫星频道弄错了,真的是玩笑开大了,不过至少我们两个很高兴,幸好没死。所以这个你怎么讲,他讲得千真万确一样。所以这个通灵,也并不是他故意要骗,也真的有声音在跟他讲,问题是只是一个小鬼,就像各位以前在玩的那个钱仙什么的,你一问它,它都给你答案,对不对?它只是乱跟你回答,所以这个不是佛法,不是遍知一切,机率百分之二三十,但是对普通人来讲就会很在乎(甚至当成百分之几百的相信),因为大部分问的都是至亲的眷属,所以就会很在乎。有时候问一个,答案是:没有错,它现在去极乐世界、生天了。我们一下就放下,放心不继超度了,结果再问别人,答案是:听说它在地狱。怎么差那么大?都忘了帮人家超度和回向……。所以我想,在这一点,问不问倒是另外一回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你如法的修持回向给他们,你不能说因为是你的亲人你才问,我们要把所有众生都当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时刻都那么认真就对了,这样才是比较究竟的。

文章来源:海涛法师_苗栗弘法禅院_修行释疑1/2
开示地点:台湾苗栗弘法禅院


{返回 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夫妻经常不和睦...前几天梦到...这个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下一篇:弟子已经受菩萨戒,对丈夫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看不顺眼,会起烦恼心,为什么?要如何超度两人的怨亲债主?
 我吃素不吃肉,是不是也是一种放生?
 如果时常保持正念、善心,是否会忘了周遭的人事物,这样好吗?
 一个人满身病痛该持什么佛号?
 “当愿众生离苦得乐”很重要吗?
 学佛的人如何开智慧?
 造一般的像跟造佛像,有何差别?
 我介绍烟供给其他的师兄,但他们不接受,说不想造口业。也不随喜。怎么会这..
 父母亲在养鸡,可以忙他忙用东西给它吃吗?厨余,算共业吗?受五戒的人还可..
 为什么放蒙山时不可以吃东西?不可以喝、不可以上厕所?
 夫妻经常不和睦...前几天梦到...这个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慧如)[栏目:净土宗文集]
 一句胜多闻[栏目:圣开法师]
 进入灵性的世界[栏目:万行法语]
 中观思想的实践[上](释传道)[栏目:中观宗文集]
 正念[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看的清看不清[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栏目:张秉全居士]
 “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二[栏目:因明与辩经]
 s-32 无量寿经起信论(清 彭际清著)[栏目:《无量寿经》之注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