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粉碎自我(释妙智)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7

  粉碎自我

  《净土》2012年第4期

  作者:释妙智

  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过。直到我遇上某些事情某些人,让我明白,爱憎分明有失安详、言辞犀利等同口无遮拦、活泼率性无异于心浮气躁,观点明朗和态度强硬界限模糊,直来直往就是锋芒毕露……身为修道者,我所谓的个性原来具备如此巨大的杀伤力,简直可以彻头彻尾、连皮带骨地捣毁我的人生。为了不让命运太悲剧,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个性。

  出家人的个性应该是怎样的呢?貌似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出家人必须是同样的个性吗?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由此可见,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有类似或接近。我渴望类似或者接近我的师父。庄重沉稳、恬淡安详、欢喜洒脱、温和圆融、慈悲平等、安忍寂静,这些是我多年来从师父身上看到的完美品质。出家人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吧。

  估计与我不太熟识的人,也从偶尔的接触中得到了同样的印象。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那多半只是萍水相逢中给人留下的不完全错觉——“共性”而非“个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共性的个性是没有的。辩证法听上去总是有点绕。

  否则,我的师长不会用“年轻气盛”来形容这个弟子,更不会反复地告诫她:太多的棱角只会成为修道的绊脚石,或者说,修道正是为了去除你的棱角。因为你所有的棱角都是你所执著的习气,不战胜它,你将永远活在对立法中。要对生灭无常法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你才得以安宁。

  是的,我是多么自以为是地分别着善恶对错,冥顽倔强地拒绝着一切遮挡掩饰。虽然真实的骄傲比伪装的谦虚来得漂亮,诚实的肤浅比故作高深来得自然,我行我素也比装模作样好过得多。但修行也可以是一个由假及真的过程,每天训练微笑,到最后微笑就成了习惯,无论面对谁,都可以真心地笑出来,微笑或许会改变那个曾让你认为罪大恶极的人。即使不能改变什么,至少也不会失去什么。做一个温和柔软、和光同尘的人,于人于己都是好事。

  突然又想到了屈老夫子。屈老夫子坚持真理,却为个性所害。若是放下了那份执著,汨罗江便少了一个传说,我们也将少了一种美食。屈原被放逐后,江边的渔父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意思就是说:水清了咱可以洗洗帽子上的飘带,水脏了咱还可以泡泡脚嘛。主要的意思还是劝他处世不必过于清高,自找苦吃。屈老夫子却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贞自守。两种人生哲学都有所执,却都比不得佛教缘起性空的智慧。

  佛法告诉我们,修行没有证悟前,所有的努力全是为了粉碎自我。坚持真理是为了放下分别执著,而坚持个性与坚持我执没有区别,结果都是轮回。如果连“自我”都不明白,却嚷嚷着实现自我价值,那是最愚蠢的说法。

  一个人独处就有一段极致的沉静,一群人共处,我也不过是个活泼热闹的小和尚。高僧大德不是装出来的,但我必须向高僧大德看齐。

  (完)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的东林寺夏令营日记(张怡心)
下一篇:因果故事两则(静心)
 星云的教育领导风格初探(黄文树)
 明心见性与功德修养(陈音如)
 念佛的微妙道理
 胡恭叔念观音菩萨得救的真实故事(惟贤)
 随顺世缘修禅净(明一)
 石揆禅师之“痴绝”(甸甸)
 自我的回归 从麻木中苏醒(济群法师)
 执着人生(达亮)
 谈修行与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紫虚)
 点亮菩提之灯(德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七九)[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23经 不得定者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慧明法师开示录·附录[栏目:慧明法师]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耽乐饮酒戒第二[栏目: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我们要摄受哪些众生?[栏目:达真堪布]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16.千圣不传[栏目:善祥法师]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九)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弯腰一刻[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八章:缘之概要[栏目:菩提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