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1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大四班:通节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比丘做为七众之首,自然应当有敢于荷担如来家业的誓愿力。佛住于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三学增上,以戒为基,渐次成就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云何令正法就住?闻思法义学而致用,从闻思入门以戒为师,发大乘菩提心,广学多闻,律法做为修道者所应遵循的行为法则,能使行者在精进前行的过程中不致于迷失。

  我们在日常的行持中,行住坐卧,一切行为都与戒律息息相关,无时无刻都在警策防心离过,那么要学戒,为了持戒精严,护诸威仪,必须对戒法透彻的理解,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态度端正,才会使身心清净,心无杂染的庄严身,也正是在庄严佛法。也就是充分说明了戒为无上菩提根本。就像一面镜子把人照见的清晰明了,严持戒律,不犯道禁,才能修清净的梵行。

  人造作的所依是身口意,如果没有正确的模式来规范,那么意识在放纵的状态下会生起种种的恶念,所以才会随之身口而造作杀盗淫妄等的罪业,起诸邪见邪说,随诸罪恶行径而堕入恶趣,生活在我们的这个世间,人与事物都在时刻的发展变化,其演变的过程中主要参照有助于自身发生变化的因素,那么善恶美丑所形成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品德。

  作为比丘,受于戒律理应严持,在日常的行持中要深入的熏修律法。如果能在每一个对镜现前的时候,都能有相应的戒条来衡量,校队是非的标准,那么戒的功德就是防非止恶,修行的根本也正是如此,以持戒为正因,在宁静无染中开发真智,最终圆满菩提道果,尽形寿严持比丘本戒,尽未来际行持大乘菩萨道,如理的闻思修,如法的做持毗尼,如发是广大誓愿,并付诸于日常的行为之中,那么所在的伽蓝道场清净,僧众和合,正法久住。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惭愧
下一篇:浅论“和”“同”大道
 认识苦受
 灯下漫笔
 春天里给自己的心田播下永恒的道种
 心的名字叫极乐
 常怀感恩,勉励自己
 围着经书打转转
 给世尊的一封信
 
 有些人 有些事
 道人风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十一)祈祷上师时应避免的问题[栏目:圣者言教]
 浅谈佛教的孝道思想(温泉)[栏目:佛教与孝道]
 “以戒为师”及其现代社会价值[栏目:律宗文集]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栏目:宣化上人]
 希求解脱首先要生起出离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正法的隐没[栏目:法增法师]
 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栏目:悟光法师]
 当代传承[栏目:秽迹金刚·文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第一种可见的沙门果[栏目:菩提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