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6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大四班:通节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比丘做为七众之首,自然应当有敢于荷担如来家业的誓愿力。佛住于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三学增上,以戒为基,渐次成就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云何令正法就住?闻思法义学而致用,从闻思入门以戒为师,发大乘菩提心,广学多闻,律法做为修道者所应遵循的行为法则,能使行者在精进前行的过程中不致于迷失。

  我们在日常的行持中,行住坐卧,一切行为都与戒律息息相关,无时无刻都在警策防心离过,那么要学戒,为了持戒精严,护诸威仪,必须对戒法透彻的理解,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态度端正,才会使身心清净,心无杂染的庄严身,也正是在庄严佛法。也就是充分说明了戒为无上菩提根本。就像一面镜子把人照见的清晰明了,严持戒律,不犯道禁,才能修清净的梵行。

  人造作的所依是身口意,如果没有正确的模式来规范,那么意识在放纵的状态下会生起种种的恶念,所以才会随之身口而造作杀盗淫妄等的罪业,起诸邪见邪说,随诸罪恶行径而堕入恶趣,生活在我们的这个世间,人与事物都在时刻的发展变化,其演变的过程中主要参照有助于自身发生变化的因素,那么善恶美丑所形成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品德。

  作为比丘,受于戒律理应严持,在日常的行持中要深入的熏修律法。如果能在每一个对镜现前的时候,都能有相应的戒条来衡量,校队是非的标准,那么戒的功德就是防非止恶,修行的根本也正是如此,以持戒为正因,在宁静无染中开发真智,最终圆满菩提道果,尽形寿严持比丘本戒,尽未来际行持大乘菩萨道,如理的闻思修,如法的做持毗尼,如发是广大誓愿,并付诸于日常的行为之中,那么所在的伽蓝道场清净,僧众和合,正法久住。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惭愧
下一篇:浅论“和”“同”大道
 西安参访见闻记
 地球在呻吟,众生在哭泣
 心是生命无尽的积累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说说吃素食的好处
 成佛之出离心
 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学会布施
 觉悟四大苦空
 要学会“心甘情愿”地做事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受持破惑类(十问十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大师)[栏目:因果原理]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六) 四摄法[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苦由何来[栏目:体方法师]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四章 成就神力见如来之二[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D 第372经(颇求那经):本经叙述颇求那比丘对于四食不甚了解,佛示之以因..[栏目:界定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卷[栏目:净界法师]
 善言淑世[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