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三)以菩提心摄持一切善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8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三)以菩提心摄持一切善法

  无论三门从事什么善法,内心所想的都应是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令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什么要如是发愿呢?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往昔他们为了我们而造了无边罪业,无论他们现前是正在遭受痛苦的果还是痛苦之因,这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而造下的。以今生的父母为例,自入胎直到出生,从出生直到成人的过程中,母亲为了养育自己造下了多少罪业?但她并不会把这些罪业转嫁到自己儿女身上,而是独自一人承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现前还在轮回之中漂泊。因此,现在也是我们回报这份恩德的时候了。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世人尚且知道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修行者更不用说了。我们的父母正在遭受种种痛苦,需要儿女去遣除父母的一切痛苦,因此现前正是我们回报的时候。

  但是我们应该将如母众生安置到什么地方呢?正如我们前面所讲解般,下士道与中士道都有不圆满的地方,只有上士道才是能成就佛果的圆满境界,因此我们要发愿将一切众生安置到佛的刹土。无论我们是闻法还是在修法,内心时时都要想到这一点:为了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听闻及修学一切教法乃至行持一切善法。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忘失的目标。

  讲解三殊胜时,我们也讲解过发心的重要性。因为欲令善根转变成无量,则必须要以清净之发心才能成办。有些修行者总是说自己的罪业非常沉重,但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业力不沉重的话,恐怕你就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还要记住的是,不要一味执著于自己的罪业有多沉重,如果天天沉溺于这样的痛苦之中,你的内心永远都是痛苦。当我们从逆缘的角度中知道自己的罪业沉重之时,就要及时忏悔往昔的罪业。不仅如此,还要想到顺缘的功德。也就是说,现前已经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就应该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无论自己行持何种善法,若能以菩提心摄持,功德不仅仅是增长几倍,而是具有了无量的功德。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即便罪业再沉重也能消尽。

  因此,我们要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以菩提心摄持自己三门所行持的一切事业,因为菩提心就是对治烦恼而成办佛果的殊胜方便道。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二)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四)以净观断除我慢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二)初行者不可轻视有相定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六)谴除无明二取即为成就佛果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四)闻法六度之忍辱度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四)善巧运用与依教奉行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七)修行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八)闻法精进度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二)死时无定死处无定死缘无定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七)不能以词句掩盖觅心法见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九十一 梵摩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指路走路[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降伏其心 二 如何对治昏沉散乱[栏目:万行法师]
 多罗尊者见闻记所述药师佛号功德[栏目:药师佛·文集]
 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栏目:华方田教授]
 正法的代表:准提咒--兼谈般舟三昧行法与准提法门之关系(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上师瑜珈 六[栏目:究给崔钦仁波切]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B 第344经(拘絺罗经)[栏目:界定法师]
 唐代佛教的世俗化(陆永峰)[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二十九愿、得辩才智愿[栏目:信愿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